王寶卿,胡順省,吳書寶,姜啟雙,王恒華
(1.山東省臨沭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山東 臨沭 276700;2.山東省臨沭縣玉山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臨沭 276711;3.山東省臨沭縣農業(yè)農村局,山東 臨沭 276700;4.山東省臨沂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臨沭縣分局,山東 臨沭 276700)
蘋果炭疽病,又稱蘋果苦腐病、晚腐病,是一種潛伏性侵染病害,也是蘋果生產中的常見病害,國內各蘋果產區(qū)均有發(fā)生,尤以華北地區(qū)發(fā)生較重,個別品種發(fā)病率達20%~40%,嚴重影響蘋果的產量與品質。此外,該病除危害蘋果外,還危害梨、棗、葡萄、山楂、核桃和柿子等多種水果,嚴重影響果產業(yè)的發(fā)展,為更好地了解與認識該病害的危害與發(fā)生規(guī)律,并進行有效防治,現將其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引起蘋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性階段為圍小叢殼菌〔Glomerellacingulate(Stonem.)Spauld.&Schrenk〕,在自然條件下很少發(fā)生,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容易發(fā)生,子囊殼埋生于黑色的子座內,其內子囊平行排列,子囊棍棒狀,子囊孢子單胞,無色。無性階段為膠孢炭疽菌〔Collec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分生孢子盤埋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涌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盤內平行排列一層圓柱形或倒鉆形的分生孢子梗,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常成團,呈粉紅色,單胞,長卵圓形,兩端含2個油球。菌絲的發(fā)育溫度為12~40℃,最適溫28℃。菌絲形成分生孢子的最適溫度為22℃左右。分生孢子在28℃條件下,經6 h可發(fā)芽,9 h萌發(fā)率達95%以上。
主要危害果實,也危害枝條和葉片,隨著春季氣溫回升,越冬病原菌開始初次侵染,通過雨水、昆蟲等侵入枝條傷口、果實等。侵染時間需要5~10 h。蘋果炭疽病病原菌的潛育期在果實不同發(fā)育階段的時間長短不一,一般情況下,幼果期較成熟期的潛育期長。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炭疽病病原菌可多次侵染。果實發(fā)?。撼跗诠娉霈F淡褐色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大,軟腐下陷,腐爛果肉剖面呈圓錐狀向果心擴展。病斑表面逐漸出現黑色小點,隆起,排列成輪紋狀,潮濕時突破表皮涌出粉紅色粘稠液狀物,最后全果腐爛,多數脫落,也有的干縮成黑色僵果留于樹上。果實采收后,在包裝、運輸及貯藏過程中,如果溫濕度條件適宜,帶菌果實陸續(xù)侵染發(fā)病,造成果實大量腐爛。枝條發(fā)病:多發(fā)生于老弱枝,病蟲枝及枯死枝。最初在表皮形成深褐色不規(guī)則形病斑,逐漸擴大,隨后病部潰爛龜裂,木質部外露,病斑表面也產生黑色小粒點,嚴重時病部以上枝條全部枯死。葉片發(fā)?。撼R鹪缙诿撀洹S啄廴~片感病初為紅色、紅褐色或黃揭色小點,略凹陷,不規(guī)則針尖大小,病健交界不明顯,葉片暈環(huán)寬幅常超過病斑的大小;老葉受害初期為淡褐色或黑色小點,隨著病斑擴展及葉齡的增大,病斑周圍帶有紅褐色或深褐色暈環(huán)。
蘋果炭疽病的發(fā)生受品種、氣候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品種因素:不同品種對蘋果炭疽病的抗性及感染率不同,果皮松、果點大而深,果實迅速膨大期遇高溫多雨的中晚熟品種發(fā)病較重。一般來說,富士、元帥等品種中抗病,祝光等高抗病。氣候因素:適宜的溫濕度條件是蘋果炭疽病發(fā)生的重要影響因子,高溫、高濕有利于發(fā)病。蘋果炭疽病病菌孢子萌發(fā)最適溫度28~32℃,最適相對濕度為95%以上。因此,當溫、濕度達適宜時極易進入發(fā)病高峰期。環(huán)境因素:果園周邊適生寄主多、行間間作高稈作物、排水不良的粘土及洼地果園,果樹樹體郁閉度高致使通風透光效果差、修剪及農事操作造成傷口多、冬季不清理或清理不徹底的果園以及夏季陽光直射灼傷果實表面等均有利于蘋果炭疽病的發(fā)生,其發(fā)生率和發(fā)病程度較高。
蘋果炭疽病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主要依靠農藝措施,輔以藥劑防治。1)清潔田園。晚秋清除落地病果和病枝,結合冬季修剪,剪除干枯枝、病蟲枝、僵果等并及時燒毀,以減少菌源。重病區(qū)還可在休眠期噴布50~100倍五氯酚鈉或5%~10%不脫酚洗油1次。2)合理農事操作。一是合理修剪疏枝,加強樹體塑造,剪除徒長枝、競爭枝,及時剪除病枯枝,增強通風透光效果,降低濕度,減少發(fā)病。二是避免人為碰傷枝條、果實,減少病原菌侵入口。3)藥劑防治。為提高防治效果,提倡交替用藥、連續(xù)用藥,幼果期主要采取保護性預防,中后期采取保護性預防和針對性治療相結合的措施。果實前期:6-7月幼果期開始噴藥,可噴50%多菌靈、托布津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700倍液,或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200~240倍,或50%退菌特5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應交替使用。生長期:在發(fā)病嚴重時,自6月上旬的開始,每15 d噴藥1次,連噴4~5次,即可控制其危害。近年各地使用保果靈30~40倍液或95%乙磷鋁 80倍液或64%殺毒礬600倍液對該病的防治效果均較好。4)提高抗性。一是增施有機肥,適當增加磷鉀肥的使用量,合理施用氮肥。二是及時排出果園積水或改造果園至不積水。三是做好蘋果套袋。一般在5-6月生理落果后1個月內完成。套袋先噴1次波爾多波。采前1個月去袋以利果面著色。5)貯運前嚴格剔除病果、傷果,貯藏期間定期檢查,發(fā)現病果及時清除??捎?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1 000倍液浸果或噴果,減少發(fā)病??刂瀑A運期間的溫度以0~1℃低溫貯運則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