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哲
(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江蘇淮安 223001)
眾所周知,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精力和好奇心都比較旺盛,是學習語言的好時機。在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中,死記硬背占很大一部分。學生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來學習詞匯和語法,一段時間之后,必然會喪失對這門語言的學習熱情。而運用自然拼讀法,教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它能打開學生的英語學習之門,讓學生得以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接觸英語,學習英語。
自然拼讀法又稱“原音拼合法”,是當前國際上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英語教學方法。學習英語時,學生首先要做的是學會26個基本英文字母,然后熟悉每個字母對應的發(fā)音,之后,通過自然拼讀法了解基本的語音體系,認識58個字母組合的發(fā)音。在學生掌握這些發(fā)音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教師能讓學生熟練運用自然拼讀法。在新課標的教學背景下,教師主要通過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如何才能將自然拼讀法這一教學方法因地制宜地“植入”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讓自然拼讀法和小學英語教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幫助學生達到學業(yè)水平要求?這些都是廣大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國內學生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在課外接觸英語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自然拼讀法滲透到日常教學的方方面面。自然拼讀法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幫助學生構建字母與字母自然發(fā)音之間的關聯(lián);②讓學生根據(jù)“元音+輔音”或“輔音+元音”字母組合,成功地拼讀陌生的單詞;③讓學生根據(jù)“輔音+元音+輔音”字母組合,成功地拼讀陌生的單詞;④讓學生成功地拼讀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的陌生單詞;⑤讓學生能夠聽讀音、辨別詞匯;⑥擴充學生的單詞儲備量,并讓學生能閱讀一些簡單的英語文章。
在小學階段,如果缺少特定的英語學習語境,則教學內容會變得異常的抽象和空洞,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也會增加,這樣學習的效果肯定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自然拼讀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語境,同時結合教材中呈現(xiàn)的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識,促進學生內化語言知識,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下享受英語學習帶來的快樂。
例如,在教學“Our animal friend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動畫和英語知識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制作動畫,展示文章中涉及的英文動物和身體部位名稱,還可以設置動畫功能:只要點擊動物,就會有相應的動畫展示和拼讀示范。動物形象可以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此外,當看到會發(fā)出聲音的動物形象時,學生會不自覺地進行跟讀,這有助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地掌握單詞的讀音,如在點擊“tail”的時候,學生能看到一只小狗出現(xiàn)在視頻中,且視頻中還會播放“tail,tail”這樣的拼讀過程。這種方式有助于快速擴充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在學習閱讀語篇的時候,倍感輕松,同時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以單詞為基礎,所以學生應盡可能地認識不同的單詞,不斷擴充自身的詞匯量,這樣才能在英語閱讀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例如,在教學“Colour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以其中一個單詞為例,引導學生掌握拼讀,如“green”這個單詞表示顏色,其中有一個元素“ee”。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之前學過的單詞中,有哪些單詞包含了這一元素。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含有同一元素的單詞進行學習和操練,如see、feet、tree等。在拓展完單詞之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自身理解,讓這些含有同一元素的單詞構成一個特殊的句子,如“I can see a bee in the tree.”以不斷加深學生對此類單詞的印象,幫助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認識更多的單詞,也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在小學階段,學生一般是活潑好動的,因此,教師在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時,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表現(xiàn)機會,讓學生更好地將自己的個性展示出來。鑒于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拼讀的錄音,讓學生進行模仿,之后整合文本內容,演繹相關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要句型,即便在日后的閱讀中再次遇到這些句型,學生也不會感到陌生,這樣既節(jié)約了學生閱讀時思考的時間,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
例如,在教學“Our school subject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朗讀課文中的句子并進行錄音,如“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I like...”,盡量模仿專業(yè)的語音語調,待學生熟悉之后,再邀請幾位學生來到講臺,將這個片段演繹出來。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對特定的句型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當學生在閱讀中再次遇到此類句型的時候,肯定能游刃有余地解決相關問題。由此可見,在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出發(fā),組織學生使用常見的句型,模仿句子的語調,跟隨文中句子的情緒變化,一遍遍地聯(lián)想,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這對學生后續(xù)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益處。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自然拼讀法,訓練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在組織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自然拼讀法,聯(lián)系上下文,并對整篇文章的思想和情感進行探索。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發(fā)音規(guī)律,自主地學習陌生的單詞和句子,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自主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At weekend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文中的對話內容,自主地創(chuàng)作繪本,讓學生以繪畫的形式展現(xiàn)閱讀的內容,同時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jù)學生已掌握的英語知識,制訂專屬的周末計劃。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一方面能強化學生對英語課文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強化學生的語言輸出。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織學生參與組內討論和交流,在互幫互助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總之,自然拼讀法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開啟英語閱讀學習的一把鑰匙。教師應將這把鑰匙交給學生,為學生日后的英語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學會用自然拼讀法創(chuàng)設語境,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單詞的拼讀與書寫,精確地掌握課文的結構與含義,從而不斷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