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研究”專欄
主持人語(陳法春):
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為新形勢下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和理論遵循。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注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據(jù)求是網(wǎng)不完全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后十余次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既確定了總體框架,又指明了具體路徑,其核心要義就是“向世界展現(xiàn)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把國家形象的對外自塑、建設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緊密相連。為了更好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5月31日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其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本刊推出了“對外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研究”專欄。
本專欄收錄六篇文章,以期反映國內學界對于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實踐探索?!段覈鴮ν庠捳Z體系建設中的國家意識與國際意識》一文提出,我國對外話語體系建設必須具有鮮明的國家意識和開闊的國際意識,縱深挖掘人類文明的思想精髓和共同價值,橫向推動中國文化、學術和思想的對外表達,在中外文明交流與互鑒中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包容氣度?!吨v好中國故事,創(chuàng)新話語體系》一文強調,對外話語體系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對外話語體系建設要站穩(wěn)中國立場,追求共同價值,挖掘有效資源,真誠坦率溝通,避免自說自話,提升語言能力,建立話語體系?!吨袊伯a(chǎn)黨建黨準備階段翻譯史研究綜述》一文針對學界關于建黨準備階段翻譯史的研究成果,分別從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研究目標、研究對象及內容等方面進行了考察與分析,初步總結了建黨準備階段翻譯史研究的現(xiàn)狀與不足,提出了解決思路和研究展望?!吨袊适屡c中國聲音的跨文化翻譯與傳播》一文認為,在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跨文化翻譯與傳播過程中,要樹立起“確立中國話語權、宣傳中國價值觀、闡釋中國精神、展示中國力量”行動的目標,按照信息等值傳遞、效果靈活對等的跨文化翻譯與傳播原則,研究國外受眾心理,實現(xiàn)精準傳播。《基于中西融通的文本選擇與對外譯介》一文建議,面對全球化過程中的“逆全球化”聲音,林語堂的中國文化對外譯介實踐啟示我們:要瞄準西方受眾及其特定文化需要,作出有針對性的清晰籌劃,制定合理的措施,采取合適的策略,助力中國文化走進西方受眾的心里。《譯言興邦:中國對外話語的外文再現(xiàn)方式》一文指出,外文再現(xiàn)方式應更加注重適應目標受眾的文化背景和閱讀習慣,倡導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立場的前提下,把外文再現(xiàn)方式“委任”給實踐者,使其能貼近不同群體受眾,以易于受眾理解接受的方式,在內容取舍上,采取完整再現(xiàn)(全譯)、局部再現(xiàn)(節(jié)譯、摘譯)和輪廓勾勒(編譯、譯述)等相結合的再現(xiàn)方式;在語言形式上,采用不同詞頻的詞匯、不同復雜程度的句式結構,以及不同的修辭手段,再現(xiàn)原文的意義,以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