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張涇實驗小學 錢紅霞
江蘇省無錫市八士實驗小學 李 晶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塑造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體育教學是完成學校體育任務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中對心理、身體、教學設計等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20 年春季學期,由于突然暴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近三個月的超長版寒假,學生長期處于居家、松散的生活狀態(tài),運動意識、習慣和能力,整體下降。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上好體育課呢?我認為要不斷進行自我調節(jié),了解學生自學自練意識、自鍛能力和習慣個性等發(fā)展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思想、教學形式和組織方法,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增強其體質。
體育教學,促進體格的健全、意志的錘煉、心智的成長,從“心動”到“身動”,心理健康教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復學后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也就是疫情期間的學情分析。疫情期間各學科都組織學生進行線上學習,線上體育課同樣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孩子們每節(jié)體育課都積極主動上得滿頭大汗,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網絡曾熱傳這樣一個視頻:學生躲在被子里面上體育課,被家長各種喝斥,還無動于衷?,F實生活中學生的狀況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去給六年級的學生上體育課時,問過他們一個問題:放了這么久的假,你們想開學嗎?我想答案大家可能都猜到了,孩子們齊聲又無奈地說:不想。我當時聽到這個回答,還是有一點意外的。雖然學生不想開學,有他們各自的理由,有的是害怕文化課學習太辛苦,有的是因為假期在線學習,無人監(jiān)督放飛自我,導致擔心自己和其他同學差異太大,有的則是單純害怕人多聚集增加被傳染的風險。雖然我們的體育課沒有筆頭作業(yè)、考試等方面的負擔,但是學生也并沒有因為想上體育課而產生想要開學的愿望。樂觀的一點在于學生們敢于在體育課上吐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六年級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就是整整齊齊保持距離,安安靜靜地戴著口罩出現在操場上,課上稍微運動幾下就氣喘吁吁;四年級的學生相對有活力,依然表現出對體育課的積極與熱情,似乎疫情對他們沒有產生什么影響。對比之下,我強烈地感覺到整個假期六年級學生多數是體型變得圓潤了,動作變得遲緩了,覺得有必要給他們的課堂練習增加一定量的身體素質練習,以便于恢復體能,增肌減脂。怎樣控制學生戴口罩時的運動量是一個問題,由于口罩遮住了學生的大半張臉,我不能直觀地觀察到學生運動后的臉色、出汗量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缺氧頭暈跌倒等傷害事故的可能性大增。解決的策略是在戴口罩運動的時候更要合理控制運動強度與負荷,比平時更多地去詢問學生的身體感覺,增加休息時間,休息時讓學生控制距離露出口鼻呼吸,在稍強運動刺激后進行脈搏心率測量,對學生的耐受力與恢復程度多一些關注與監(jiān)測??傊w育課堂要將保證學生安全始終放在第一位。
在我看來,構成課堂教學最基本的三要素就是教材、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掌握了學情,怎樣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就要看教師的能力與水平了。我們在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疫情下的體育課更是障礙多多,困難重重。
疫情下的體育課,室內課占比必然上升,所以要重視室內體育課的設計,讓學生在有限的室內空間動起來。上室內課時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體影音設備先帶領學生進行有氧室內操,網上有很多資源都可以免費下載。室內手指操和一些音樂活潑、動作簡單可以調動全身的室內操,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事先進行篩選,有選擇、有針對性地使用。一、二年級可以選擇十二生肖動物模仿操;三、四年級可以選擇動作稍微舒展一點的有氧韻律;五、六年級可以接觸如搏擊操之類節(jié)奏稍快、學生覺得更有挑戰(zhàn)的室內操。在帶領學生練習之前,要對視頻播放角度不夠清晰的動作多帶領學生練習幾次,避免學生因跟不上節(jié)奏而影響參與的積極性。在動態(tài)練習之后,可以給學生們講解、播放一些體育安全健康知識,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一起研究解決,也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做一些團隊心理建設的室內游戲……當然,也可以結合校本課程,如中國象棋,根據不同的年級安排不同的教材。室內體育課也可以很精彩。
室外體育課,跟原來的課堂相比,因疫情影響,增加了很多的障礙。如場地,一般情況下同時在操場上體育課的會有三、四個班級,此時,班級和班級之間就需要劃分學生的活動區(qū)域,互不干擾,互不交叉,學生的活動范圍受到了限制;又如體育器材的使用,為了避免交叉感染,體育活動器材基本不外借,不流動使用,體育課的形式受到了限制;再如,有些體操技巧類的內容需要他人幫助保護,為了盡量減少師生之間的肢體接觸,我們就要想辦法降低難度,使學生可以獨立完成,體育課的內容受到了限制。在如此多的限制情況下,體育室外課怎么上呢?器材受限我們可以自備簡單體育器材進行多種運用,例如可以讓六年級的學生自備短繩和羽毛球拍,在無風的天氣,完成基本學練內容后安排學生進行簡單的羽毛球運動,在有風的天氣就可以跳跳繩,保證基本的運動量。其實每個年級上體育課都有很多解決場地器材受限的方法,只要平時多留意,就會發(fā)現各種小游戲、小比賽、傳統(tǒng)活動同樣充滿趣味,且有一定的運動量。
過去的體育教學由于受傳統(tǒng)封閉式的教學思想束縛,造成了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得認真賣力而學生收獲并不大的“常見病”。如何把教、學、練有機地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把增強學生體質和發(fā)展學生能力落實到每一節(jié)體育課和體育活動中去,是現代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大課題。為此,一方面在體育課程課堂中實施開放式教學,增加師生、同學間雙邊和多邊的信息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練、自控、自調的體育鍛煉能力;另一方面設法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啟發(fā)學生思維,并用科學的觀念認識運動規(guī)律,加強實際操作,使學生能夠掌握和運用有鍛煉價值的練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的習慣,在教師引導下不斷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潛能。
體育課,不僅僅是野蠻體魄,更要文明精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除了考慮教學內容的運動量、運動時間,還需要教師依據教學目標,運用一定的體育理論,對體育教學的方向、目標、內容和條件實施合理調控,與學生密切配合,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活動中,變學會知識、技術和技能為會學知識、技術和技能。在疫情期間的體育教學中,更要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練的學習興趣,提升對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認知度和達成度。
體育課的教學,其最終指向是學生的運動習慣和運動能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動、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體育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把體育課所學所練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情況自然而然地運用到課外體育活動的“玩”上,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也就是說要向40 分鐘課堂要教法,要學法,要積極性,要自學自練的本領。疫情期間的體育教師一定要更新教學思想,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喜愛運動的習慣,提升體育能力,讓自主練習成為常態(tài)。實施開放式的體育教學,因為師生間、同學間不可有近距離的接觸,這就要求師生間有廣泛的語言交流,便于教師對學生認知活動進行實際跟蹤,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智力和非智力發(fā)展情況,因材施教。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要善于啟發(fā),巧于點撥,用語言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讓學生在自學自練的活動中獲得多邊反饋信息,尋找和改進鍛煉方法,進而使學生在自我追求中把體育教育轉化為自我動機,產生能動性,培養(yǎng)自學自練的能力和習慣,增強變“讓我學”為“我要學”的力度。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中國按下了暫停鍵,也正是在這靜悄悄的居家生活中,人們的生命認知、社會情感、健康意識、生活理念,都有了明顯的變化。運行鍵再次開啟,讓我們珍愛生命、健康生活,以更積極的姿態(tài),更健康的體魄迎接每一個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