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天宇 朱建生 陳 朋 伍驚濤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 合肥 230031)
通過在彈丸內徑向放置EFP戰(zhàn)斗部,在彈丸掠飛到目標上方適當距離后,適時引爆EFP戰(zhàn)斗部,可實施對頂裝甲的攻擊。這種掠飛攻頂攻擊方式在反應裝甲、復合裝甲等新型防護技術的出現,裝甲武器的前裝甲,側裝甲防護顯著加強的情況下,是打擊裝甲武器薄弱之處既頂裝甲的一種有效攻擊方式[1]。
相對于普通破甲彈而言,掠飛攻頂戰(zhàn)斗部需采用徑向裝藥,其裝藥半徑和長徑比受到彈丸口徑的限制,戰(zhàn)斗部結構設計直接影響著EFP的成型,而EFP的速度、長徑比和比動能等[2]是影響侵徹能力的重要指標。本文將以徑向型EFP戰(zhàn)斗部作為研究對象,應用LS-DYNA仿真軟件,結合正交分析方法對不同裝藥半徑下變壁厚球缺型藥型罩壁頂厚、罩口罩頂厚度比、藥型罩外曲率半徑[3]和裝藥長徑比[4]對EFP成型規(guī)律的影響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彈丸口徑為93mm的徑向型EFP戰(zhàn)斗部結構參數進行優(yōu)化研究。
在93mm口徑彈丸內徑向放置EFP戰(zhàn)斗部,戰(zhàn)斗部裝藥半徑D/2和裝藥長徑比h/D都要受到彈丸口徑的制約,如圖1所示,其中D/2為裝藥半徑,R為外切圓半徑,h為裝藥高度,三者需滿足三角函數關系,因此裝藥長徑比不能過大,本文中裝藥長徑比最大為1。當裝藥半徑為31mm時,最大裝藥高度為62mm,構成外切圓半徑為44.63mm,此時已達到最大裝藥半徑。同時綜合考慮彈丸壁厚、戰(zhàn)斗部殼體厚度和相關元器件所需空間,為了節(jié)省空間,EFP戰(zhàn)斗部采用船尾型裝藥。因此本文中選取29mm、30mm、31mm三個裝藥半徑分別進行優(yōu)化設計。
圖1 徑向EFP戰(zhàn)斗部示意圖
本文中采用LS-DYNA進行仿真分析,藥型罩設計為變壁厚球缺型藥型罩,裝藥為船尾型裝藥[5],由于裝藥為軸對稱結構,所以簡化為二維軸對稱問題,采用1/2模型。為了簡化計算,模型中不考慮戰(zhàn)斗部殼體的影響。如圖2所示,其中δ為藥型罩壁頂厚,r為藥型罩外曲率半徑,h為裝藥高度,裝藥半徑為D/2。在計算時間達到30μs時刪除掉炸藥單元和與藥型罩的接觸,計算到300μs時終止計算,此時EFP頭尾速度差為0,EFP已成型。計算模型采用LAGRANGE方法進行計算,炸藥選用8701炸藥,藥型罩材料為紫銅。具體材料參數見文獻[6]和文獻[7]。
圖2 仿真模型示意圖
本文中裝藥類型和藥型罩材料已經選定,裝藥半徑分為29mm、30mm、31mm三種分別進行分析討論。為優(yōu)化EFP戰(zhàn)斗部結構,確定了藥型罩壁頂厚δ,藥型罩罩口與罩頂厚度比λ[8],藥型罩外曲率半徑r,裝藥長徑比N四個設計因素,分為四個水平[9],具體因素、水平取值見表1。
表1 因素、水平取值表[10]
使用L16(45)正交表對上述因素水平進行正交分析,正交表見表2。
表2 L16(45)正交表
本文選取300μs時EFP的速度V,比動能Es,長徑比L/D三個指標對仿真結果進行評定[11]。計算結果使用極差法進行分析,具體方法參考文獻[9],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裝藥半徑為29mm的EFP極差分析
對裝藥半徑為30mm和31mm時的計算方法相同,為了節(jié)省版面,這里不再列出。下面使用曲線圖表示不同裝藥半徑下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如圖3所示。
圖3 各指標隨因素變化曲線
根據圖3可以清晰看出藥型罩壁頂厚δ、罩口罩頂厚度比λ對EFP速度起反向作用,裝藥長徑比N對EFP速度起正向作用;藥型罩壁頂厚δ、藥型罩曲率半徑r對EFP長徑比起反向作用,裝藥長徑比N對EFP長徑比起正向作用;當裝藥半徑為31mm時,EFP長徑比L/D受藥型罩壁頂厚δ、藥型罩曲率半徑r和裝藥長徑比N影響均較大,但不具有方向性。各指標受各因素影響大小排序如表4。
表4 裝藥半徑29mm時各指標受因素影響排序
根據表4中數據綜合分析可得裝藥半徑為29mm的EFP戰(zhàn)斗部優(yōu)化方案為δ(21mm),λ(0.6),r(47mm),N(1)。
由表5中可以看出EFP長徑比L/D已基本符合要求,如果長徑比過大,EFP容易發(fā)生斷裂,因此在影響程度相同時可先考慮速度V和比動能Es,結合表5數據綜合分析可得裝藥半徑為30mm的EFP戰(zhàn)斗部優(yōu)化方案為δ(21mm),λ(0.6),r(49mm),N(1)。
表5 裝藥半徑30mm時各指標受因素影響排序
根據表6中數據綜合分析可得裝藥半徑為31mm的EFP戰(zhàn)斗部優(yōu)化方案為δ(21mm),λ(0.6),r(47mm),N(1)。
表6 裝藥半徑31mm時各指標受因素影響排序
將優(yōu)化方案使用LS-DYNA分別進行建模仿真,再進行對比分析。仿真結果如下。
如圖4所示,裝藥半徑為29mmEFP戰(zhàn)斗部仿真時間為300μs時,EFP頭尾速度差為0,EFP成型過程已結束。采用優(yōu)化方案的EFP戰(zhàn)斗部結構在300μs速 度 V 為 2230m/s,比 動能 Es為 158.77J·mm-2,長徑比L/D為4.92。
圖4 裝藥半徑為29mm時優(yōu)化方案EFP成型過程
裝藥半徑為30mm的EFP戰(zhàn)斗部成型過程如圖5所示,在300μs時EFP速度V為2280m/s,比動能Es為168.79J·mm-2,長徑比L/D為5.58。
圖5 裝藥半徑為30mm時優(yōu)化方案EFP成型過程
裝藥半徑為31mm的EFP戰(zhàn)斗部成型過程如圖6所示,在300μs時EFP速度V為2270m/s,比動能 Es為 176.34J·mm-2,長徑比 L/D 為 8.72。此方案下EFP長徑比過長,且由圖6可以看出最終成型的EFP腰部過細,在侵徹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斷裂[12],且半徑較小,導致侵徹半徑小。由表6可以看出藥型罩曲率半徑r對速度V和比動能Es影響最小,但對長徑比L/D影響較大,可通過調整藥型罩曲率半徑r減小長徑比。其他因素仍使用優(yōu)化方案,藥型罩曲率半徑r不同時EFP戰(zhàn)斗部在300μs的成型結果如圖7所示。
圖6 裝藥半徑為31mm時優(yōu)化方案EFP成型過程
圖7 不同藥型罩曲率半徑下的EFP成型結果
當藥型罩曲率半徑r為48mm時,EFP戰(zhàn)斗部在300μS時速度V為2290m/s,比動能Es為175.58J·mm-2,長徑比L/D為7.28。當藥型罩曲率半徑r為49mm時,EFP戰(zhàn)斗部在300μs時速度V為2300m/s,比動能 Es為 178.17J·mm-2,長徑比 L/D為 6.38。當藥型罩曲率半徑r為50mm時,EFP戰(zhàn)斗部在300μs時速度V為2320m/s,比動能Es為 180.16J·mm-2,長徑比L/D為5.56??梢悦黠@看出藥型罩曲率半徑r為50mm時,各指標數據最優(yōu),且通過圖7可以看出r=50mm時,EFP戰(zhàn)斗部腰部明顯改善,且半徑增大,因此當裝藥半徑為31mm時δ(21mm),λ(0.6),r(47mm),N(1)為最優(yōu)方案。
通過比較29mm,30mm,31mm三個裝藥半徑下的優(yōu)化方案可以得出最終設計方案為裝藥半徑31mm,藥型罩壁頂厚δ=21mm,藥型罩罩口與罩頂厚度比λ=0.6,藥型罩外曲率半徑r=47mm,裝藥長徑比N=1。
利用通過LS-DYNA仿真軟件,結合正交分析方法對不同裝藥半徑下變壁厚球缺型藥型罩壁頂厚、罩口罩頂厚度比、藥型罩曲率半徑和裝藥長徑比對EFP成型規(guī)律的影響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如下。
1)藥型罩壁頂厚δ、罩口罩頂厚度比λ對EFP速度起反向作用,裝藥長徑比N對EFP速度起正向作用;藥型罩壁頂厚δ、藥型罩曲率半徑r對EFP長徑比起反向作用,裝藥長徑比N對EFP長徑比起正向作用。
2)EFP結構參數對EFP速度、比動能和長徑比的影響大小順序并不是固定的,是裝藥半徑和結構參數的共同作用結果。
3)裝藥半徑的增大,會不同程度地提高EFP的速度、比動能和長徑比。
4)得到了彈丸口徑為93mm的徑向型EFP戰(zhàn)斗部結構優(yōu)設計方案,EFP速度V為2320m/s,比動能Es為180.16J·mm-2,長徑比L/D為5.56,各項指標均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