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召 邱樹芬 孫丹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探討宮頸上皮內瘤變LEEP術后HPV病毒感染的消退情況。方法:本次研究時間范圍為2020年2月——2021年2月,研究對象為在此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300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患者術后宮頸修復情況、HPV病毒檢測結果。結果:300例患術前HPV陽性293例,占比97.7%。在行宮頸上皮內瘤變LEEP術后一個月HPV陽性率266例,占比88.70%;術后三個月HPV陽性率196例,占比65.3%;術后六個月HPV陽性率137例,占比45.7%;術后12個月HPV陽性率為61例,占比20.3%。通過檢測情況發(fā)現(xiàn),CINⅠ、Ⅱ的HPV感染陽性率也明顯下降。結論:對于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來說,宮頸上皮內瘤變LEEP術較為安全有效,但是該手術也有復發(fā)率和病變殘留的情況。在手術結束后,HPV持續(xù)陽性的患者復發(fā)率較高。
關鍵詞:宮頸上皮內瘤變;HPV病毒感染;LEEP術
【中圖分類號】R271.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10--01
宮頸癌是比較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多人因此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宮頸癌的原位癌高發(fā)年齡在30至35歲,浸潤癌的高發(fā)年齡為45至55歲。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癌發(fā)病年齡段有下降的趨勢。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宮頸癌細胞篩查的應用廣泛起來,有效實現(xiàn)了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宮頸上皮內瘤變是與子宮頸浸潤癌密切相關的一組癌前病變,從宮頸癌前病變發(fā)展至宮頸癌時間最長可達十余年,所以宮頸癌其實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LEEP刀技術是采用一系列的環(huán)型鎢絲電極,治療各種宮頸病變,是先進的治療宮頸疾病手段[1]。在治療過程患者感覺不到疼痛,手術更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并且能夠比較好地避免出血或感染等其他并發(fā)癥。LEEP刀最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它取代了傳統(tǒng)的手術刀,整個手術時間非常短,非常安全。本次研究以我院300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宮頸上皮內瘤變LEEP術后HPV病毒感染的消退情況。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間范圍為2020年2月——2021年2月,研究對象為在此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300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年齡24—55歲,平均年齡(37.8±6.2)歲。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進行經(jīng)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經(jīng)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證實。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為知情,并且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有性伴侶;②臨床資料完整,愿意配合治療者。
排除標準:①已經(jīng)確診為浸潤性宮頸癌患者;②中途退出研究、拒絕配合檢查治療者。
1.2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進行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技術、陰道鏡檢查及活檢進行診斷。醫(yī)生使用宮頸專用取樣刷收集患者宮頸外口以及頸管的脫落細胞,經(jīng)系統(tǒng)處理成為直徑為2.0cm的薄層細胞片,使用95%乙醇固定,巴氏染色,觀察患者宮頸上皮細胞中是否存在異型細胞。手術時間選擇在患者月經(jīng)干凈后三至七天進行,告知患者在手術前三天和術后三個月禁止同房。在進行LEEP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陰道鏡檢查,根據(jù)患者的檢查結果,結合病變大小、性質、生育要求選擇LEEP術的方法,選擇合適電刀大小[2]。指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根據(jù)患者病變情況選擇合適的電圈,根據(jù)陰道鏡檢查結果決定切除范圍。在宮頸12點處距碘不著色區(qū)外處進行垂直于宮頸表面進刀,旋轉切除病變組織。CINⅡ、Ⅲ改用錐形電圈行錐形切除。切除范圍應超出病變組織0.8cm,深度為1——2cm。再使用小環(huán)形電極伸入頸管約0.5cm,分前壁和后壁二次從宮頸內口向外口方向切除頸管粘膜組織,后進行止血,手術結束。在患者陰道填塞碘仿紗布,2天后取出。
在手術結束后指導患者服用抗生素3——5天,手術一個月內禁止同房?;颊咴谑中g結束后可伴有陰道分泌物增多的情況,可能有少量陰道流血。
術后進行隨訪,詢問患者術后創(chuàng)面修復情況,了解患者陰道流血量以及陰道分泌物變化情況。在術后三個月、六個月復查患者宮頸修復情況,并且進行HPV病毒檢測。
2 結果
300例患者術前術后HPV感染情況:術前HPV陽性293例,占比97.7%。術后一個月HPV陽性率266例,占比88.70%;術后三個月HPV陽性率196例,占比65.3%;術后六個月HPV陽性率137例,占比45.7%;術后12個月HPV陽性率為61例,占比20.3%。通過檢測情況發(fā)現(xiàn),CINⅠ、Ⅱ的HPV感染陽性率也明顯下降。
3 討論
宮頸癌作為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多年來一直廣受醫(yī)學界關注?,F(xiàn)今宮頸癌發(fā)病年齡段不斷下降,我們必須提高重視程度,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治療,降低宮頸癌患者的死亡率。從宮頸上皮內瘤變發(fā)展至宮頸癌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所以在此過程中如果能夠準確診斷,及時展開治療,能夠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fā)生。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有著緊密關系[3]。HPV感染是宮頸癌前病變以及宮頸癌發(fā)生的關鍵和必要條件。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上皮內瘤變LEEP術后HPV感染的陽性率較術前明顯下降,并且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宮頸HPV感染的陽性率會不斷下降。術前HPV陽性293例,占比97.7%。術后一個月HPV陽性率266例,占比88.70%;術后三個月HPV陽性率196例,占比65.3%;術后六個月HPV陽性率137例,占比45.7%;術后12個月HPV陽性率為61例,占比20.3%。綜上所述,對宮頸上皮內瘤病變患者行LEEP術手術,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并且該方式較為安全,操作簡便,能夠降低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縮短手術時間,并且在手術結束后患者的并發(fā)癥較少。并且LEEP術在治療的同時有著一定的診斷作用,能夠發(fā)現(xiàn)陰道鏡下多點活檢不能發(fā)現(xiàn)的嚴重病變,避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參考文獻:
[1]湯建利, 金笑天, 潘敏. 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LEEP術后HPV持續(xù)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 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 2020, 32(05):34-36.
[2]孟麗, 張迪, 張海蓉. 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LEEP術前后人乳頭狀瘤病毒負荷與疾病預后的關系研究[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8, 25(11):23-25.
[3]張晶, 張德宇, 王丹波. 宮頸上皮內瘤變LEEP術后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臨床分析[J]. 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 2018, 45(06):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