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璐
一、情境導入
(播放《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和岳飛《滿江紅》朗誦表演視頻)
師:通過剛才的視頻,我們了解到為國征戰(zhàn)是古人責任和擔當?shù)闹匾w現(xiàn),而將邊塞的征戰(zhàn)、生活寫成邊塞詩的創(chuàng)作當初唐朝時期最為盛行。這里面的創(chuàng)作者一般包括兩個群體,一個是沒有去過邊塞,但是想借邊塞詩來表達自己為國殺敵、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和抱負的,比如李白的《關(guān)山月》。而還有一個真真正正就在邊塞生活和任職的群體,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高適和岑參?!澳钋奥窡o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边@是高適的送別。那么岑參是如何描繪戍邊戰(zhàn)士的送別的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先看學習目標: 1.初讀詩歌,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能簡單描繪詩歌內(nèi)容和畫面。 2.品讀詩歌,能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鑒賞詩歌,基本讀出感情。 3.對比閱讀,結(jié)合背景資料,探討本詩風格成因,明確歸納詩歌意蘊。
二、感知文體讀詩歌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并交流展示。
(學生自由朗讀后,指名一生讀)
師:就字音和節(jié)奏方面誰來評價一下
生:“中軍置酒飲歸客”的“飲”應該讀四聲,意為“宴請”,他讀成了二聲調(diào)。
生:他的朗讀很有節(jié)奏感,但好像全詩都是一個節(jié)奏223,有點太單調(diào)。
師:你敏銳的觀察力很了不起??!如果你來朗讀,會如何處理呢?
(生試讀,節(jié)奏有變化,自然不生硬)
師:這位同學不僅點評得好,而且朗讀得也好,詩歌朗誦要有節(jié)奏,但有時候要根據(jù)表達感情的需要,停頓時間的長短會有所變化,甚至有些停頓還可能合并。朗讀詩歌不僅要注重字音和節(jié)奏,還需要處理好輕重緩急,現(xiàn)在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練讀詩歌。提示:重讀強調(diào)、輕讀柔美,緩讀抒情、急讀緊張或憤怒……然后小組合作展示。
(小組合作朗讀,略)
師:這兩組同學自告奮勇展示合作的成果很勇敢,也頗有邊塞將士的豪邁氣概。字音節(jié)奏處理到位,部分情感也有自己的理解把握,非常棒!下面請結(jié)合注釋理解詞義,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梢酝阑ブv,答疑解惑。
三、由景入情悟詩歌
師:題目往往是解讀詩歌的窗口,請大家齊讀題。這個題目好長啊,你能讀出什么信息?盡量把信息表述完整。
生:在一個大雪天,送武判官歸京。
師:“歌”為何意?
(出示幻燈片:“歌”是一種文體,通稱“歌行體”,這種文體音節(jié)、格律都比較自由,富于變化。)
師:你能從文中找到例子嗎?
生:每一句的末尾都不像律詩那樣講究押韻,如雪、開、薄。
生:有些句子不講究對仗,更沒有講究對偶,但有的卻部分對偶了,所以,它也符合格律比較自由的特點。
師:本詩韻腳比較自由,句式比較靈活,符合歌行體的典型特征。岑參的詩歌風格以“尚奇”為主,自從他進入邊塞任職之后,風格由秀妍的風格逐漸變化,站在了邊塞詩人的高峰。大家找找看,你能從詩中找到邊塞的影子嗎?
(學生回答略)
師:正是這些邊塞特有的景物意象,組成了本詩特有的風景。請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景的句子,說說作者是如何描寫邊塞風光的,寫出了怎樣的特點。
生1:后兩句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以春景寫冬景,發(fā)揮聯(lián)想,運用比喻,既寫出詩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現(xiàn)了邊塞特有的奇異風光。不僅不覺得冷,反而有幾分生機;“忽如”二字不僅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之態(tài),而且再次傳達出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意境,頗富浪漫色彩。
生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边\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極言邊塞奇冷的風光,寫出了萬里濃云的景象。
生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薄跋隆弊仲x予了暮雪人格,細節(jié)描寫呈現(xiàn)雪花之白和旗幟之紅,形成鮮明對比,表現(xiàn)了邊塞奇麗風光的同時又展現(xiàn)出作者蓬勃的生命力。
師:美麗的現(xiàn)象背后往往掩蓋著不易察覺的辛酸。面對如此奇麗瑰麗的雪景,詩人欣喜萬分,但是戍邊戰(zhàn)士們的實際生活是怎樣的呢?我們從詩中描寫天氣的句子中可以窺得一二。同學們,你們覺得邊塞八月天氣如何?
生:寒冷。
師:詩中是從哪兩個方面揭示當時的天氣寒冷的?
生:正面描寫:“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薄板j@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眰?cè)面烘托:“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師:環(huán)境如此惡劣,為何戍邊戰(zhàn)士們?nèi)栽趫允兀渴鞘裁戳α吭谥С炙麄儕^勇前進?又是怎樣的心態(tài)使得他們看到滿天飛雪不覺苦寒,反而浪漫地歌頌和欣賞其奇麗風景?”
生:昂揚樂觀的精神。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中透出詩人高昂的樂觀主義精神和開闊的胸襟。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表現(xiàn)出這種化苦為樂、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寫出千古名句。
師:請同學們再次齊讀寫景的部分,讀出這種精神和情懷。注意本詩情緒的轉(zhuǎn)折。
四、知人論世鑒詩歌
師:面對如此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人在堅守,有人將歸去。這不可避免地將面對一場送別。留守者如岑參,在《逢入京使》中聲淚俱下:“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痹凇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中,岑參剛到任,依然要留守,無言地踐行著王昌齡在《從軍行》中的誓言:“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闭埰肺哆@些詩句分別帶來什么情感體驗?
生1:“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我讀出了送別的場景,但它跟一般的送別感覺不同,場面不但不傷感,反而很熱鬧。
生2:我認為這兩句是以樂景襯哀情,寫宴飲的熱鬧場面反襯出下句的送別時的留戀、惆悵之情。
生3:“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泵枥L了送別時是冰天雪地的惡劣環(huán)境,增強悲壯意味,也隱含詩人對朋友的擔憂之意。
師:詩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體現(xiàn)了中國繪畫中的“留白”這一藝術(shù)手法,運用留白手法,寫得含蓄,卻言有盡而意無窮,引發(fā)讀者無盡的思考?!吧交芈忿D(zhuǎn)”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不舍,而雪地上的馬蹄印跡又把送別的思念延伸到遠方,空留詩人在原地無限惆悵。本詩字字傳神,融情于景。這樣的結(jié)尾,真如撞鐘,清音有余,含蓄雋永。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詩句嗎?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師(展示柳永的《雨霖鈴》):請男生讀第一段、女生讀第二段,體會本詩送別時是哪種情感?你從哪一句讀出了什么感情?
生:我從“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讀出了傷感、哀怨。
生:我從“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讀出了戀戀不舍。
生:我從“寒蟬凄切”讀出了蕭條肅殺之境。
師:你們的感受很細膩,請同學們再次齊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生齊讀)
師:通過對比朗讀,你感覺到岑參的詩是什么風格?”
生:豪邁的。
生:昂揚樂觀。
師:所以,本詩要讀出什么感情基調(diào)?
生:豪邁的氣概!
師:非常好!那么岑參詩歌為什么會形成這種風格?
幻燈片出示背景材料:
1.邊塞詩盛行于盛唐時期,是邊塞生活的藝術(shù)反映,可以抒發(fā)渴望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狀寫戍邊將士的鄉(xiāng)愁,表現(xiàn)塞外連年征戰(zhàn)的殘酷艱辛。
2.岑參出身沒落官宦世家。他懷著建功立業(yè)的志向,辭家西行萬里,兩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歷時六年。武判官即是他的前任。
3.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
師:通過了解以上背景材料,試著從知人論世角度解析豪邁詩形成的原因。
生1:從寫作背景上看:岑參出身沒落官宦之家,有闖蕩邊關(guān)建功立業(yè)以興復祖上榮德的責任和使命。再加上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心態(tài)比較積極樂觀。
生2:從背景材料看,當人們的物質(zhì)得到滿足的時候,總想著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奔赴邊疆,上陣殺敵,報效祖國成為了當時人們的價值追求。所以,他們面對惡劣的環(huán)境才會躊躇滿志,相信不久就能建功立業(yè)了,也就倍感驚喜,積極樂觀了。
師:不僅本首詩,大部分邊塞詩都是積極樂觀的,你積累的有哪些?
生1:《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p>
生2:“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p>
生3:剛才老師上課前讀的“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生4:“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p>
師:同學們讀這些詩的時候,感覺是什么?
生1:積極樂觀的情感
生2:大多是表達報效祖國、建功立業(yè)的決心的。
師:這就是邊塞詩的特點。是特定時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時代產(chǎn)物。請同學們再讀本詩,讀出乍見八月飛雪的欣喜,讀出邊境苦寒生活的悲慨,讀出戰(zhàn)士們以苦為樂的昂揚樂觀精神,讀出送別友人的不舍和惆悵,更重要的是讀出詩人豪邁的感情基調(diào)。
(生齊讀,師適時引導)
師:全詩從塞外冰天雪地的綺麗風光著筆,通過特殊的環(huán)境描寫,抒發(fā)了雪中送友的深摯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產(chǎn)生的無限惆悵之情,烘托出邊塞將士和詩人自己的豪邁氣概和壯烈胸懷。我們一起總結(jié)一下用到的鑒賞詩歌的方法,有:誦讀、煉字、修辭方式、多角度描寫對比閱讀、知人論世……
師:請同學們課下完成以下作業(yè):
1.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和默寫這首詩。
2.靈活使用多種方法賞析李白的歌行體送別詩《夢游天姥吟留別》,寫一篇300字的賞析片段。
3.閱讀推薦書目:葉嘉瑩《給孩子的古詩詞》。
師:今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祝大家在詩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愿大家的生活充滿詩意,下課!
教學反思: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對詩詞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對這篇詩歌的理解應該不成問題,所以,教師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討以把握詩歌內(nèi)容,體會其思想感情。本課主要集中在品味語言、體味詩境這一部分,授之以漁。
在以教授方法為主線的課堂教學中,本課設(shè)計上引入多文本閱讀,讓學生在關(guān)聯(lián)同類型或反類型等詩歌的過程中塑造詩情詩境,實現(xiàn)詩教方法的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