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睿翔,吳 旸,張 晨,王禹萌,李星星,金 剛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UA)是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介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SA)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間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其臨床不穩(wěn)定性主要取決于冠狀動脈局部病變本身的不穩(wěn)定[1]。UA病人中,年齡65歲以上者約占60%[2]。研究表明,平均每年有6%~8%的UA病人發(fā)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死亡,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極高[3],若未能及時進行對癥治療,將嚴重影響病人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4]。近年來,已有較多研究證實了比索洛爾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但因其受到臨床研究的方法或樣本量等限制,導致療效的確切性和安全性尚存在爭議。本Meta分析旨在評價比索洛爾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療效及安全性,以期為臨床提供循證依據。
1.1 納入標準
1.1.1 研究類型 比索洛爾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語種為中文或英文。
1.1.2 研究對象 符合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UA臨床診斷標準[5],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為Ⅰ級或Ⅱ級,年齡>60歲,性別、病程不限。
1.1.3 干預措施 所有病人均予休息、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辛伐他汀,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用辛伐他汀與比索洛爾。
1.1.4 結局指標 ①心絞痛癥狀療效;②心電圖療效;③心絞痛發(fā)作頻次;④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⑤不良反應。
1.1.5 療效評定標準 ①心絞痛癥狀療效評價標準,顯效:心絞痛完全消失或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治療前的90%;有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介于治療前的50%~<90%;無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無減少或減少次數(shù)<治療前的50%。②心電圖療效評價標準,顯效: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靜息心電圖缺血性ST段下降,治療后回升>1.5 mm,或主要導聯(lián)T波變淺>50%或T波由平坦轉直立;無效:靜息心電圖與治療前基本相同甚至靜息心電圖ST段較治療前下降≥0.5 mm,主要導聯(lián)倒置T波加深≥50%或直立T波變平坦,或平坦T波轉為倒置[6]。
1.2 排除標準 ①非RCT;②重復發(fā)表的文獻;③結局指標不符合要求的文獻。
1.3 文獻檢索方法及策略 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CNKI)、萬方(Wanfang)、維普(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中有關比索洛爾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RCT,文獻檢索年限為建庫至2020年3月。檢索策略如下。
中文數(shù)據庫檢索策略(以CNKI為例):
#1 “不穩(wěn)定心絞痛”
#2 “比索洛爾”
#3 “辛伐他汀”
#4 “隨機對照試驗”
#5 #1 AND #2 AND #3 AND #4
英文數(shù)據庫檢索策略(以PubMed為例):
#1 "Angina,Unstable"[MeSH]
#2 (((((((((((((((((anginas,unstable[Title/Abstract]) OR unstable anginas[Title/Abstract]) OR angina pectoris,unstable[Title/Abstract]) OR angina pectori,unstable[Title/Abstract]) OR unstable angina pectori[Title/Abstract]) OR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Title/Abstract]) OR unstable angina[Title/Abstract]) OR angina at rest[Title/Abstract]) OR angina,preinfarction[Title/Abstract]) OR anginas,preinfarction[Title/Abstract]) OR preinfarction angina[Title/Abstract]) OR preinfarction anginas[Title/Abstract]) OR myocardial preinfarction syndrome[Title/Abstract]) OR myocardial preinfarction syndromes[Title/Abstract]) OR preinfarction syndrome,myocardial[Title/Abstract]) OR preinfarction syndromes,myocardial[Title/Abstract]) OR syndrome,myocardial preinfarction[Title/Abstract]) OR syndromes,myocardial preinfarction[Title/Abstract]
#3 #1 OR #2
#4 "bisoprolol"[MeSH]
#5 (((((((((((((((((bisoprolol fumarate (1:1) Salt,(+-)-Isomer[Title/Abstract]) OR bisoprolol fumarate(2:1) Salt,(+-)-isomer[Title/Abstract]) OR bisoprolol hydrochloride[Title/Abstract]) OR hydrochloride,bisoprolol[Title/Abstract]) OR bisoprolol methanesulfonate salt[Title/Abstract]) OR bisoprolol,(+-)-isomer[Title/Abstract]) OR bisoprolol,fumarate (1:1) salt[Title/Abstract]) OR bisoprolol,fumarate (2:1) salt[Title/Abstract]) OR CL-297939[Title/Abstract]) OR CL 297939[Title/Abstract]) OR CL297939[Title/Abstract]) OR concor[Title/Abstract]) OR EMD-33512[Title/Abstract]) OR EMD 33512[Title/Abstract]) OR EMD33512[Title/Abstract]) OR bisoprolol fumarate[Title/Abstract]) OR fumarate,bisoprolol[Title/Abstract]) OR bisoprolol,(-)-isomer[Title/Abstract]
#6 #4 OR #5
#7 "simvastatin"[MeSH]
#8 ((((zocor[Title/Abstract]) OR MK-733[Title/Abstract]) OR MK 733[Title/Abstract]) OR MK733[Title/Abstract]) OR synvinolin[Title/Abstract]
#9 #7 OR #8
#10 (e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ublication Type] OR randomized[Title/Abstract] OR placebo[Title/Abstract]) schema:all
#11 #3 AND #6 AND #9 AND #10
1.4 文獻篩選和數(shù)據提取 由2位研究者獨立完成并交叉核對,出現(xiàn)分歧時由第3方進行討論后決定。提取的數(shù)據內容包括:①基本情況,如:第一作者、時間、樣本量、年齡等;②干預措施;③結局指標。
1.5 文獻質量評價 由2位評價員按照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手冊的偏倚風險評估標準獨立進行評價,如有分歧則商議解決,必要時與第3方協(xié)商決定。主要包括:隨機序列的產生、分配隱藏、對研究者和受試者實施盲法、結果評價的盲法、結局數(shù)據不全、選擇性報道、其他偏倚來源。最終對文獻偏倚風險做出“低風險”“高風險”“不確定性風險”的判斷。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Cochrane協(xié)作網提供的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二分類變量采用相對危險度(RR),連續(xù)性變量選擇均方差(MD)作為其效應指標,觀察指標測量單位不同時,應用標準化均方差(SMD),效應量采用95%置信區(qū)間(CI)表示。若納入研究統(tǒng)計學異質性較小(P>0.05,I2<50%),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合并分析;若異質性較大,根據文獻質量進行敏感性分析。納入多于10篇文獻時進行發(fā)表偏倚分析。
2.1 文獻檢索結果 通過檢索數(shù)據庫獲得155篇文獻,排除重復文獻以及不符合納入與排除標準的文獻,最終納入26項RCT[7-32],涉及2 527例病人,其中,試驗組1 265例,對照組1 262例。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
2.2 納入研究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情況
2.3 納入文獻偏倚風險評估(見圖2、圖3)
圖2 偏倚風險匯總圖
圖3 偏倚風險比例圖
2.4 Meta分析結果
2.4.1 心絞痛癥狀總有效率 25項研究[7-9,11-32]報道了心絞痛癥狀總有效率,各研究間統(tǒng)計學異質性較小(P=0.05,I2=35%),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心絞痛癥狀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RR=1.25,95%CI(1.20,1.29),P<0.000 01]。詳見圖4。
圖4 兩組心絞痛癥狀總有效率比較的森林圖
2.4.2 心電圖改善率 11項研究[7-8,15-18,22-23,26-27,31]報道了心電圖改善情況,各研究間統(tǒng)計學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76%),采用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心電圖改善率優(yōu)于對照組[RR=1.38,95%CI(1.18,1.61),P<0.000 1]。詳見圖5。
圖5 兩組心電圖改善率比較的森林圖
2.4.3 心絞痛發(fā)作頻次 12項研究[8-11,13,17,19-21,24,28-29]報道了心絞痛發(fā)作頻次,各研究間統(tǒng)計學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91%),采用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心絞痛發(fā)作頻次少于對照組[MD=-2.26,95%CI(-2.56,-1.97),P<0.000 01]。詳見圖6。
圖6 兩組心絞痛發(fā)作頻次比較的森林圖
2.4.4 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 共11項研究[8-11,13,17,19,21,24,28-29]報道了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各研究間統(tǒng)計學異質性較小(P=0.06,I2=43%),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MD=-2.14,95%CI(-2.24,-2.05),P<0.000 01]。詳見圖7。
圖7 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比較的森林圖
2.4.5 不良反應 21項研究[8,10-22,25-28,30-32]報道了不良反應,各研究間統(tǒng)計學異質性較小(P=0.01,I2=46%),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RR=0.78,95%CI(0.64,1.02),P=0.08]。詳見圖8。
圖8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的森林圖
2.5 敏感性分析
2.5.1 心電圖改善情況 在心電圖改善方面,剔除羅敏等[18]研究后,異質性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剔除前: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76%),RR=1.38,95%CI(1.18,1.61),P<0.000 1;剔除后:異質性較小(P=0.83,I2=0%),RR=1.40,95%CI(1.27,1.53),P<0.000 01],剔除后結果異質性較小。
2.5.2 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 在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方面,逐一剔除納入研究后,異質性未發(fā)生變化;在變換效應尺度和效應模型后,異質性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變換前:異質性較小(P=0.06,I2=43%),MD=-2.14,95%CI(-2.24,-2.05),P<0.000 01;變換后: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86%),SMD=-2.30,95%CI(-2.46,-2.15),P<0.000 01],變換后結果異質性變大,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研究方案造成的偏倚因素。對其余結局指標分析后顯示逐一剔除文獻前后、改變效應尺度和效應模型前后,研究結果并無明顯變化,敏感性分析結果表明Meta分析結果穩(wěn)定。敏感性分析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敏感性分析具體情況
2.6 發(fā)表偏倚 對所納入文獻進行發(fā)表偏倚分析,發(fā)現(xiàn)漏斗圖散點分布不對稱,表明存在一定發(fā)表偏倚。詳見圖9~圖13。
圖9 心絞痛癥狀總有效率發(fā)表偏倚倒漏斗圖
圖10 心電圖改善情況發(fā)表偏倚倒漏斗圖
圖11 心絞痛發(fā)作頻次發(fā)表偏倚倒漏斗圖
圖12 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發(fā)表偏倚倒漏斗圖
圖13 不良反應發(fā)表偏倚倒漏斗圖
近年來,UA在老年群體中的發(fā)病率表現(xiàn)出逐年升高趨勢,該病不僅對心臟造成較大損害,還可能誘發(fā)多種系統(tǒng)紊亂性或功能受損性癥狀,應及時治療[33]。辛伐他汀是治療UA的常用藥物,可以形成羥甲基戊二酰輔酶的良好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更好地減少膽固醇與三酰甘油,還具有一定的內皮細胞調節(jié)功能,并且可以減少相關的C反應蛋白,形成血栓的抑制作用[34]。比索洛爾屬于選擇性較高的受體阻滯劑,有助于緩解交感神經的張力狀態(tài),降低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并預防其對心肌組織所產生的損壞性影響,從而起到保護心肌的作用,并能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35]。比索洛爾聯(lián)合辛伐他汀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對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有明顯的療效[36]。
本研究結果表明,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辛伐他汀與比索洛爾治療UA病人,在提高臨床療效及心電圖改善率、減少心絞痛發(fā)作頻次及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單用辛伐他汀,且安全性較好。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納入26項RCT,數(shù)量有限且樣本量偏??;②按照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手冊標準,發(fā)現(xiàn)納入文獻的質量偏低,可能存在一定的發(fā)表偏倚;③僅有2篇文獻提到了采用的隨機方案,其余文獻僅提及隨機,未對隨機方案進行描述,所有文獻均未提及是否采用盲法及分配隱藏,可能導致選擇偏移;④病人的基礎疾病、治療療程以及研究的背景、方案等存在差異,可能會導致其他混雜偏倚。
現(xiàn)有證據表明,辛伐他汀聯(lián)合比索洛爾治療老年UA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使用辛伐他汀治療,且安全性較好,但還需要更多高質量、多中心、大樣本的RCT來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