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zhèn)袁莊小學 于志群
小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經歷由形象到抽象的過渡過程,要通過帶領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理解幾何性質,使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技巧。通過積累更多的觀察、思考、解題等經驗,豐富學生的空間思維,從而使學生逐漸領悟到圖形與幾何的學習方法,從空間、方位和運動等方面建立起空間思維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就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主要以具體化、形象直觀化為主。教師要能夠帶動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探究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從而在提升學生洞察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空間意識。
首先,教師可以圍繞規(guī)律認知,帶領學生認識物體形狀。通過給學生展示各種實物,讓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這些實物形狀的共性特征和區(qū)別,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時,可以從實際生活中給學生找尋一些平行四邊形的物體,如鋸條、折疊床等,通過帶領學生觀察這些物體的形狀特征及變化性質,激發(fā)學生想象,促使學生形成空間概念、構建空間思維體系。其次,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下,教師應從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能力。通過訓練學生觀察、分析、找規(guī)律等,不斷塑造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依托實際觀察和想象力解讀各種物體的空間位置和形狀信息。例如,教師在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時,可以從實際生活中給學生找尋一些素材,如樓房、電視等,通過帶領學生數“面、角、對角線”等,幫助學生更加牢固地記憶和理解幾何關系,提升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為了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中的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效果,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幫助學生在思維深處搭建有效的空間模型。
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講解立體幾何知識。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各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以“辨別方向”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太陽系的圖片,讓學生在感受宇宙奧妙的同時去辨別各個行星的位置,提升學生對空間位置的感知能力。其次,教師應重視利用多媒體技術具體化圖形信息,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意識。例如,在日常幾何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垂直、平行、對稱的性質。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圖形變化的過程,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找尋圖形運動的軌跡,促進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提升。
想要切實提升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教師就需要加大對相關知識點的教學力度。通過帶領學生思考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能力得到提升,同時能更有效地記憶和理解空間幾何知識,進而形成綜合性的空間意識。
首先,教師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空間知識。以“長方體體積計算”為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使用教學工具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思維牽引。如教師可以隨手拿起教科書給學生做測量示范,通過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測出教科書的長、寬、高,計算出教科書的體積。其次,教師應激活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想象中找尋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以“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為例,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中為學生布置一些問題。通過幫助學生構建空間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思考解題思路和方法。通過給學生講述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發(fā)散學生的空間思維。
總之,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空間思維能力培養(yǎng)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學習情緒、思維方式等,不斷給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充分進行觀察、想象與操作,建立空間思維,從根本上規(guī)范、發(fā)散、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