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雯 (廣東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附屬小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新時期,要給青少年上好系統(tǒng)的黨史教育課,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打牢打實傳承紅色基因的基石,引領青少年在黨史學習中汲取成長力量,將自己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從而主動肩負起應盡的責任,積極投身時代,將“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一部黨的歷史記錄了黨從誕生到逐步走向強大,黨史學習在青少年成長中具有重要價值。
黨史記錄了黨的發(fā)展歷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獲得發(fā)展、不斷走向強大,正是憑借優(yōu)良傳統(tǒng)。青少年學習黨史,會系統(tǒng)地了解黨在長期發(fā)展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了解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不同歷史時期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從而承繼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學習與生活中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做到客觀地正視自己,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健康成長。
青少年學習黨史能夠增長自身的歷史經驗智慧。黨的百年歷史經歷了挫折和風雨,經歷了從危難走向強大的發(fā)展過程,最終站在了舞臺中央,通過學習黨史,青少年能夠從黨的發(fā)展歷史中汲取成長的智慧。
理想是帆,信念是舵,青少年健康發(fā)展離不開理想信念。黨史學習將引領青少年從黨的成長與發(fā)展中汲取有益的精神滋養(yǎng),樹立遠大理想,讓他們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堅定不移地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地跟著黨走,將自己培養(yǎng)為社會主義接班人。
引領青少年學習黨史,會使青少年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中受到熏陶,自覺提高思想高度,將個人主義置于集體主義之下,擺脫個人主義思想,主動肩負起應盡的責任,積極投身時代,將“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黨史學習要對青少年產生深刻的影響,需要尊重青少年認知特點,對黨史學習進行系統(tǒng)化的設計,開辟出有效的黨史學習路徑,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黨史學習首先要解決“學什么”的問題,這就需要聚焦紅色基因,將紅色基因傳承作為黨史學習內容選擇的基本標準,提煉高質量黨史學習內容,引導青少年系統(tǒng)地學習黨史知識,對青少年進行信念教育。
1.黨史知識教育
黨史學習首先應對青少年進行系統(tǒng)的黨史知識教育,增進青少年對黨的認識與了解,提高黨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發(fā)揮學校教育和少先隊的教育功能,利用課堂教育主陣地,對青少年進行系統(tǒng)的黨的知識教育,讓青少年從黨的誕生到發(fā)展再到強大形成深刻的認識。同時應幫助青少年厘清幾個核心問題,通過黨的知識教育,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什么是正確的理論,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帶領廣大群眾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什么能夠始終表現(xiàn)出優(yōu)越性等。只有通過系統(tǒng)的黨的知識教育,才能提高黨的影響力,引領青少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2.理想信念教育
黨史知識教育是手段,是為了更好地對青少年進行信念教育,在學生心中厚植紅色基因。因此,黨史知識教育時,應以信念教育為方向,將“聽黨話、跟黨走”作為黨史信念教育的基本目標。在黨的知識教育過程中,要讓廣大青少年意識到黨的誕生是基于信念,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共產主義。要讓青少年認識到黨能夠引領全國人民不斷走向勝利更是因為信念,在偉大信念的支撐下,勇于實踐,開拓創(chuàng)新。
黨史學習能否對青少年產生影響,關鍵在于黨史學習成果是否得到有效內化吸收。這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隊員自身,只有尊重青少年認知特點,關照少先隊員特質,選擇適合青少年的黨史學習形式,才能有效激發(fā)青少年學習黨史的主觀能動性。
1.黨史學習要活起來
黨史學習要基于青少年認知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知識教育活動,讓青少年獲得深刻的體驗。如結合建黨百年重大契機,組織少先隊員開展黨史知識競賽活動,借助競賽活動激發(fā)青少年黨史學習積極性;開展講黨史故事活動,讓青少年在講述黨史故事過程中,感受黨員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高貴品質、可貴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質,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開展黨史經典詩詞誦讀活動,從紅色詩詞中感受先輩們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開展唱紅歌活動,讓青少年在唱紅歌的過程中受到強烈的熏陶。系列化的黨史學習活動,將較好地激發(fā)少先隊員學習黨史、宣傳黨史的積極性,形成學黨史、講黨史、爭先進等濃厚氛圍。
2.黨史學習要動起來
黨史學習要取得實效,需要轉變“書本教育”的做法,讓黨史學習動起來。研學是學習黨史的一種有效形式,它引領青少年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這個大課堂,在系列化研學活動中獲得真切的體驗,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fā)揮更大的價值。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兩館一園”在黨史學習中的積極作用,組織青少年走進革命陳列館、紀念館,感受真實的革命氣息,受到紅色革命教育。此外,還可以通過走訪活動,尋訪老紅軍,傾聽老紅軍革命故事,觀看紅色電影,引領青少年重溫革命年代,在系列化的研學活動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黨史學習要打破平面化學習模式,要深耕紅色資源,并根據(jù)紅色資源打造黨史學習品牌項目。通過開發(fā)具有地域特色的黨史校本課程、黨史主題活動等,讓黨史學習走向深入,學出成效,形成影響。
1.黨史校本課程,讓黨史學習常態(tài)化
黨史學習品牌效應的形成需要不斷強化刺激,并發(fā)揮學校教育優(yōu)勢。學校應利用課堂主陣地和少先隊組織的積極作用,加大黨史校本課程開發(fā),既要體現(xiàn)黨史知識的系統(tǒng)性,又要基于兒童認知特點,開發(fā)具有學校和少先隊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應引領兒童積極參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fā),廣泛收集紅色教育資源,做到圖文并茂,音視頻兼具,同時,充分挖掘地方黨史教育資源,讓兒童在富有學校特色和少先隊特色的校本課程學習中受到教育。
2.黨史主題活動,讓黨史學習系統(tǒng)化
黨史學習要對青少年產生深刻的影響,給他們成長的力量,還應發(fā)揮主題教育活動,讓黨史學習改變碎片化的學習現(xiàn)狀,形成系統(tǒng)化的主題活動項目和品牌。例如,圍繞“建黨百年”開展“五進”主題教育活動,讓黨史學習進課堂,將黨史教育有機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尋找黨史學習植入時機;讓黨史進班會課,借助班會課主題教育優(yōu)勢,開展系統(tǒng)化的黨史主題學習活動;讓黨史進文化,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和班級文化建設時,將黨史知識作為一個重要內容,讓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烙上紅色印記;讓黨史進社團,借助社團、興趣小組等,促進少先隊活動與學校社團活動融合。同時發(fā)揮家校合作優(yōu)勢,以青少年為傳播源,引領家庭參與黨史學習活動,提高黨史學習傳播力和影響力。
黨史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成長,讓他們借助黨史學習汲取有益的滋養(yǎng)。因此,黨史學習應對接廣大少先隊員生活,讓學生能夠在黨史學習中汲取成長的力量,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如圍繞黨史學習活動,可以開展“學黨史,傳基因,共成長”活動,組織青少年結合黨史學習活動,開展“爭做共產主義接班人”“少先隊在行動”等活動,讓青少年結合黨史學習,以主題演講的方式,交流如何“做共產主義接班人”,并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效應,開展線上大討論、大交流活動,引導青少年將黨史學習與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回報社區(qū)、回報社會等實踐活動,讓青少年以實際行動詮釋黨史學習汲取的成長力量。
總之,學校和少先隊組織應抓住建黨百年的機遇,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活動,提高黨史學習認知,將黨史學習提高到政治高度,給青少年提供高質學習內容,根據(jù)青少年特質選擇合適的學習形式,強化資源開發(fā)意識,打造黨史學習品牌項目,引領青少年將黨史學習真正轉變?yōu)槌砷L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