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種發(fā)病率、病死率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1],通常采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實施治療,可促使患者的閉塞血管再通,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各項癥狀,但術后仍可能因患者生活方式不良而產生相關預后問題,影響其最終療效。有資料顯示[2]于CHD患者術后行對癥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康復質量,確保其整體療效及安全性。鑒于此,鄭州市中醫(yī)院近期以益心操結合格林模式護理輔治CHD患者較多,較單純常規(guī)基礎護理更具有規(guī)范性、系統(tǒng)性、全面性,可基于“以患者為中心”理念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3]。為知悉益心操結合格林模式護理的切實效用,筆者2019年3月—2020年6月將134例CHD患者納為研究對象,討論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定鄭州市中醫(yī)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診的CHD患者134例,以整群隨機法區(qū)別其為試驗組(67例)、對照組(67例)。試驗組,男/女例數為36/31;年齡最小47歲、最大79歲,均值(61.83±6.73)歲;學歷水平:7例小學、17例初中、24例高中、19例大專及以上。對照組,男/女例數為38/29;年齡最小45歲、最大80歲,均值(61.63±6.82)歲;學歷水平:8例小學、16例初中、26例高中、17例大專及以上。比較以上資料,P>0.05;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由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34例患者已完成知情同意書的簽署流程;病情穩(wěn)定,精神狀態(tài)良好;符合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CHD標準[4]。排除標準:既往存在藥物濫用史者;過敏體質者;身體殘疾,無法運動者;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基礎護理,予以檢查指導、病區(qū)環(huán)境介紹、加強溝通、病情變化監(jiān)測等常規(guī)基礎護理。試驗組在上述基礎上行益心操結合格林模式護理。方法:(1)益心操。該訓練共包括5套動作,需配合中醫(yī)呼吸吐納訓練方法行相應練習,可對應溫養(yǎng)人體的腎、肺、脾、心、肝。首先兩手搓掌,注意屈膝下蹲、腰腹放松、頭正身直,再由兩掌循自身肝經循行方向對期門穴進行有效揉按,隨后寬胸、推掌,外旋兩臂于身側。神闕穴處以掌心覆蓋,做好腹部揉按(順時針方向)工作,然后掌達其胸、指達極泉,針對極泉穴、心經處進行揉搓。之后伸直四肢,頭逐漸向后仰,緩慢上舉雙手,至兩耳水平方向、兩肩水平方向及兩脅水平方向行相應旋轉。待氣達周身,再兩腳相合,五指至頭前循按至后頸部,逐漸下移至背腰部,最后提踵顛足、身胸挺直,做好收勢動作。每日訓練2次,單次維持20 min,療程1個月。(2)格林模式護理。①首先應從客觀角度對影響患者健康行為的因素進行調查、評估,通過面對面交流、健康宣傳手冊的方式予以其有效健康指導,內容包括危險因素識別、遵醫(yī)用藥指導、日常生活防治、膳食結構及體能訓練等。②指導患者如何使用自我監(jiān)測登記本,通過表格形式對患者每日的體質量管理、情緒管理、運動管理、膳食管理、用藥狀況等情況進行記錄,每次門診時需將登記本交給責任醫(yī)護人員。③通過暗示法、案例舉證法、音樂法等心理干預手段,增強患者的診療依從性與治愈信心,期間注意強調健康行為的作用及重要性,還能夠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④建立微信公眾號,每日定期推送有關于CHD的疾病防治內容,包括特殊病例分析、自我經驗分享、心理疏導、日常生活指導、膳食指導等。并應建立微信病友群,每日擇取固定時間于群內解決患者提出的相關問題,以盡可能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水平與疾病防治能力。
1.4 觀察指標評測分析組間CHD患者的定期復查評分、戒煙戒酒評分、運動管理評分、飲食管理評分、遵醫(yī)用藥評分、健康行為總分、住院天數、POMS-SF(心境狀態(tài))評分、DT評分、心絞痛發(fā)生率及總滿意率。健康行為總分[5]:以模糊綜合評價法量化CHD患者的健康行為水平,包括定期復查、戒煙戒酒、運動管理、飲食管理、遵醫(yī)用藥5個維度,各維度20分制,量表為百分制,評分高判斷其健康行為良好。POMS-SF評分[6]:以簡明心境問卷(簡式)輔助完成調查,問卷為160分制,評分高判斷其正性情緒少。DT評分:以心理痛苦溫度計量表輔助完成調查,量表為10分制,評分高判斷其心理痛苦程度高??倽M意率:以患者滿意度評測問卷輔助完成調查,共136分,包括103~136分(非常滿意)、69~102分(較為滿意)、35~68分(不太滿意)、0~34分(極不滿意)4個分值段,總滿意率=(較為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健康行為總分試驗組干預后的定期復查評分、戒煙戒酒評分、運動管理評分、飲食管理評分、遵醫(yī)用藥評分、健康行為總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健康行為總分比較 (例,
2.2 住院天數、心絞痛發(fā)生率試驗組的住院天數較對照組短(P<0.05);其心絞痛發(fā)生率(5.97%)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住院天數、心絞痛發(fā)生率比較 (例,
2.3 POMS-SF評分、DT評分2組干預前的POMS-SF評分、DT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干預后的POMS-SF評分、DT評分,均較干預前低(P<0.05);試驗組干預后的POMS-SF評分、DT評分均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POMS-SF評分、DT評分比較 (例,
2.4 滿意狀況試驗組的總滿意率(92.54%)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滿意狀況比較 (例,%)
CHD是一種治療費用較高的遷延性疾病,其發(fā)病原因可能與年齡、血脂異常、季節(jié)變化、飽食、體力活動缺少等因素有關[7],患者多有發(fā)紺、胸痛劇烈、乏力等表現,且并發(fā)多種基礎疾病的風險較高,同時這亦會造成其心理負擔。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完成后,臨床還需及早對CHD患者實施有效干預,否則易可能遷延其病情,影響其康復效果及療效水平。近幾年隨著國民健康意識覺醒,常規(guī)基礎干預因內容單薄、形式單一等問題已出現普及率下降的情況,這與其僅圍繞患者疾病展開相應干預有關。本研究中,試驗組的健康行為總分(88.73±6.68)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結果對比提示CHD患者應用益心操結合格林模式護理的效果較單純常規(guī)基礎干預更佳。
心絞痛的發(fā)生與CHD患者情緒激動、過于勞累等因素有關,癥狀包括胸痛徹背、短氣、胸悶痛等。為減輕其上述癥狀,臨床認為需從CHD患者的心理、生理兩方面著手進行干預。本研究中,試驗組干預后的POMS-SF評分(45.35±4.63)分、DT評分(3.01±0.25)分,均較對照組低(P<0.05)。結果提示益心操結合格林模式護理應用后可滿足CHD患者的心理需求,這主要與格林模式是一種以教育性評估、診斷為基礎而構建出具有系統(tǒng)、全面、有序等特點的新型護理手段有關,能夠通過客觀評估患者疾病相關影響因素的方式而施以對癥干預,以??菩獭⑽⑿殴娞栯S訪、心理干預等辦法促使患者的行為習慣改善,能夠對患者的價值觀、疾病知識、自我效能等方面產生良性影響,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盡可能通過一切可利用資源為患者提供最為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此與李揚[8]報道中的相關結論大致相同,研究中將CHD患者108例隨機分為研究組(54例,格林模式護理+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54例,常規(guī)護理)2組,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用藥依從性評分,均較對照組優(yōu)(P<0.05)。
另外,本研究中,試驗組的住院天數(13.37±2.64)d,較對照組短(P<0.05);其心絞痛發(fā)生率(5.97%),較對照組低(P<0.05)。結果提示益心操結合格林模式護理應用后還可滿足CHD患者的生理需求,這與益心操是一種具有調節(jié)經絡臟腑氣血作用的中醫(yī)健身功法有關[9],能夠結合調息、調心等方式有節(jié)律地屈動四肢,長期堅持練習下能夠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患者的心排血量,增強患者的心肌收縮力,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進而減低患者的心絞痛發(fā)生率,加快其恢復進展。而基于以上可知,益心操結合格林模式護理應用后可滿足CHD患者身、心雙重需求,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減低患者的不良心臟事件,還能夠穩(wěn)定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這有利于夯實患者的診療基礎,形成一個良性發(fā)展[10]。因此,這一定程度上亦可提高CHD患者的滿意率,營造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如本研究所示,試驗組的總滿意率(92.54%),較對照組高(P<0.05)。
綜上所得,CHD患者以益心操結合格林模式護理完成相應診療后,有利于患者的健康狀況改善、負性情緒減少、心功能增強,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