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盤錦市興隆臺區(qū)鼎翔學校,遼寧 盤錦 124106)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只有掌握良好的漢字儲備,才能夠更好開展語文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因為識字過程需要學生反復記憶和練習,這就導致小學生在識字學習中普遍存在學習興趣的不足,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促進學生樂識字會識字,教師就需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積極探索有趣的識字教學策略,基于小學生的天性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高質高效的教育目的。
低年級小學生年齡小,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處于直觀思維階段,并且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識字教學相對枯燥,如果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小學生往往會感到枯燥,進而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識字效果差等問題。而趣味化教學與低年級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相符,能夠從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比如,動畫識字、情境化教學、游戲化教學等,增加識字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對漢字學習更感興趣,另外,趣味化識字更加形象,與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相符,也能夠幫助學生記憶和掌握很多復雜的漢字。
文字是靜態(tài)的、枯燥的,小學生面對枯燥內容的學習,情緒往往是被動的,同時,思維也相對緩慢,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展開識字教學,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了更好的引發(fā)學生思考,教師則可以采用趣味識字教學的策略,結合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引入多媒體技術、識字游戲等,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在趣味化教學策略的指導下,促使學生主動識字,使學生樂于識字,從而達到更好的識字教學效果。如學習“休”字時,教師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一邊講故事,一邊指導學生記憶漢字筆畫,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學生對漢字筆畫、筆順的記憶,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強化了學生學習思維,促進學生漢字學習能力發(fā)展。
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普遍還存在諸多的因素影響著識字教學效果。首先,識字的教學任務量增加了。由于教育體系改革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比較高,這就提高了教學的要求,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低年級的學生在識字量以及識字能力方面也有著更高的標準,要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至少學習10個漢字,且很多漢字的字形以及音義都較為復雜或者難懂,學生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導致漢字記錯的情況,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合理教學方法促進對學生學習專注力的提升。其次,在識字教學中還普遍存在教學方式的落后性和單一性。教學期間,教師對學生的識字教學主要還是通過讓學生跟讀和反復記憶、練習為主,而對學生通過字典查漢字和運用漢字的能力進行了忽視,且一些教師可能存在課業(yè)的壓力,會讓學生通過家庭作業(yè)方式實施漢字學習和鞏固,這種手段就導致學生的漢字學習存在教學指導的缺乏,很容易出現(xiàn)識字學習的錯誤或者效率不高。再次,識字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識字學習興趣不高現(xiàn)象。因為識字學習的任務比較重,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比較枯燥乏味,這都可能對學生學習熱情造成影響,學習期間很多學生面對大量的生字都會頭疼或者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的效率十分低下;在識字學習中也往往重視字形,而忽視字義,單純?yōu)榱送瓿山處熕贾米鳂I(yè),這就導致他們對漢字內涵了解的缺乏,不能認識漢字深層含義和魅力。
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兒歌和順口溜說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對兒歌和順口溜都比較喜歡背讀,且哼唱兒歌也是孩子天性表現(xiàn),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一特性,積極使用一些兒歌和順口溜融合到識字教學中,提高識字趣味性,由此深化小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比如,在進行一些口字旁類的漢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它們進行兒歌的編寫,對“葉”“問”“召”和“哈”等字教學就編寫出“十字添口樹葉飄,門字添口問聲好,刀字添口發(fā)號召,合字添口哈哈笑”,此類兒歌簡單易懂,促進學生對生字的掌握;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拆字的順口溜編寫,來促進學生對漢字的趣味化理解,對“彎”字可以編寫出“一點一橫長,兩柱頂著梁,旁邊各一點,弓字下面藏”,對“高”字可以編寫出“一點一橫長,一口頂著梁,大口張開嘴,小口里面藏”等,此類順口溜不僅能讓學生朗朗上口,而且還通俗易懂,有利于學生的掌握。
教師如果把識字僅僅局限于課堂上,那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幫助學生識字,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識字的效率。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認識街道上各種店面的牌子,幫助學生記住常見的漢字。街道是學生每天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街道兩旁有很多的店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路過的時候認一遍牌子上的字。剛開始執(zhí)行的時候,學生識字的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每周選一節(jié)課,讓學生匯報自己認識的漢字,表現(xiàn)好的評選為“識字大王”,并粘貼小笑臉在墻報上,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多學生在上學的路上把街道店面牌子上的字基本上都認識下來,而且還會主動去認識新生字,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電視屏幕識字,這樣可以增加學生識字的興趣,激發(fā)他們識字的主動性。小學生非常喜歡看動畫片,但往往會受到家長的限制,怕看動畫片而耽誤學習。根據這種情況,教師應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允許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內看動畫片,但要附加一個條件,必須認讀屏幕下方的漢字。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后,不但學生的識字興趣濃了,識字量也變大了,同時閱讀能力也提高了。
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剛升入小學,還沒有完全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也很難集中。為了能讓學生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闖關游戲的形式來吸引他們的眼球,激發(fā)他們識字的興趣。開火車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對復習生僻字比較適用??梢愿鶕煌膬热荩扇〔煌男问?,把生字整體排列好,按照火車行走的方式,可以橫著開,也可以豎著開,還可以拐彎開。如在復習第一單元生字時,課前準備好生字卡片,讓學生按照豎排的方向按順序輪讀,一直讀到排尾,火車可以拐彎繼續(xù)往前開,一直到把生字全部讀完,橫著開的方法同豎著開是一樣的。如果火車出現(xiàn)了故障(遇到某個學生不認識生字的時候),可以找修理工來進行維修(找別的同學幫忙)。面對新課程教材,教師要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針對不同的內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這樣就更有利于學生識記生字。對于類似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闖關游戲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在《對韻歌》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將生字做成一個大轉盤,隨機抽取生字,讓學生把這個字正確地讀出來并且造句,回答正確即闖關成功,這樣通過闖關游戲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統(tǒng)編義務教育教科書對識字的編排遵循“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原則,重視打好識字寫字基礎,結合識字,學習常用偏旁;結合寫字,學習基本筆畫和筆順。根據統(tǒng)編教材的特點和要求,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從生活中選取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象形、會意、形聲字入手,突出漢字的結構及演變過程,運用漢字造字規(guī)律識字、韻語識字、事物歸類識字等多種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活躍、趣味性高的識字環(huán)境,充分調動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和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形成自主識字的意識,增強小學識字能力。例如,在學習象形字“羊”時,教師用圖畫的方式展現(xiàn)“羊”字的形成過程,再利用多媒體把這個字的歷史由來和逐步演變過程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覺得學習漢字并不難,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小學生具有顯著的學習特點,而趣味化識字教學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則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促進學生樂識字會識字,就需要教師正視識字教學現(xiàn)狀,并積極采取有效的策略實現(xiàn)趣味化的教學效果,這不僅是提升學生識字學習效果的必要途徑,也能有效活化語文學科的教學路徑,真正將識字活動變得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