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寶莉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河北 承德 068350)
英文詩歌是英語文學中的瑰寶,包含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和藝術內涵,它的特點是短小精悍,語言簡練,注重押韻。英語詩歌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結合不同詞匯的學習要求,在尊重文本、尊重學生、尊重作者及背景的原則下,層層遞進,讓學生在不同的任務指引下,由最初的“詩歌朗誦”到簡單的“模擬仿作”再到最后的“原創(chuàng)詩歌”,讓學生在這種唯美的藝術形式中,激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造潛能,喚醒內心深處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人生哲理的感悟,以此來涵養(yǎng)他們的心靈,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詩歌是一種語言的精髓與凝練,對任何語言教學特別是英語教學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朗誦”的資源。對于英語詩歌來說,必須反復吟唱,才能陶冶性情。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能很快進入詩歌中的情境,體會詩歌的語言之美,感受所用詞匯的獨到之處。一般來說,詩歌朗誦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遍的詩歌朗讀,要求學生能基本理解詩歌的主題、詩歌融入的意境和作者要表達的人生態(tài)度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在關注詩歌主體的同時注意某些重點詞匯,體會它們的得體運用。在朗誦英語詩歌過程中,學生心情愉悅,表現活躍,給沉悶的課堂詞匯教學注入了輕松的氛圍,在提高學生詞匯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品質等情感。例如,教學英語詩歌The Tide Rises,The Tide Falls時,要求學生在初次朗誦后,理解詩歌的主題“人類與自然”,詩歌融入的意境“潮漲潮落”,作者要表達的態(tài)度是“人類是強大的,但自然更強大”。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詩句“The traveler hastens toward the town”中的單詞“hasten”以及“The little waves,with their soft,white hands,Efface the footprints in the sands”中的“efface”的得體運用?!癶asten”的本意是walk or go fast,但在這兒的使用是為了提出人類強大的力量;“effece”是一個新詞,本意是“wipe out”,在這兒的使用是為了突出自然的強大。兩個單詞前后呼應,讓學生在感受詩歌表達含義的同時,進一步滲透了情感教育,即樹立學生的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的理念。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在語言知識中要求學生“了解英語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再次的詩歌誦讀,要求學生能分析詩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韻律、意象、修辭、節(jié)奏、音義結合等,同時更多關注重點詞匯,用簡單的造句體驗這些詞匯的靈活運用。例如,教學英語詩歌Sonnet 18時,讓學生分析簡單的押韻,學生在朗讀中能很快地找到韻腳day/May,temperate/date等,同時要求找出該詩歌中的修辭,學生很快就找到了明喻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教師進一步要求學生關注“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中的詞組compare sth to sth(把某物比喻成某物)以及“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or eyes can see”中的詞組so long as(只要),讓學生結合詩中的意境進行簡單的造句。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pring’s day?
Thou art more lively and more energetic.
So long as Earth can move,or sun can rise,
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模擬仿作主要是針對詩歌的教學,它既能使學生充分感悟詩歌語言的奧妙,又能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進而與詩歌的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所學內容。例如,在模塊8 Unit 1Project(Reciting a poem)中,教師要求學生背誦浪漫主義詩人羅伯特·彭絲的一首著名的愛情詩歌《一朵紅紅的玫瑰》(a red,red rose),并了解關于浪漫主義運動的背景知識,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熱愛。本課的重點詞匯不是很多,結合本課的主題(浪漫主義),選取了愛(love)、夢想(dream)和自然(nature)三個角度分別給出了一首小詩作為模板,讓學生進行仿寫,要求至少運用本課中所學的一個詞匯和嘗試運用一個押韻。在仿寫過程中,學生們都積極參與,既訓練和感受了詩歌的所學內容,又用自己的詩歌表達了一定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了情操。
原創(chuàng)詩歌主要針對學習內容中出現的一些比較有意境的詞匯或者可以有一定關聯的詞匯,可以讓學生用這些詞匯結合一定的情境進行創(chuàng)作,讓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中去感受美、領悟美、表達美。例如,教學模塊4第一單元的word power時,教師要求學生結合母親節(jié)快要來臨的背景,用本課所學的后綴,延伸出一些單詞,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學生的作品雖然短小稚嫩,但詞匯運用巧妙,表達情感更是鮮活。部分學生的作品如下。(注:斜體字為原詞和后綴衍生出的單詞)
習作:
Mother is like a wing,
An umbrella to be exact.
To protect kids up-grow,
Let them get the best.
So
Love your lovely mother,
Respect your respectable mother,
May all the attractive mothers
Enjoy the enjoyable Mother’s Day!
總之,英語詩歌是極富教學潛力的教學資源,對于學生語言知識的內化和語言產出技能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從語言學習角度看,高中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如果學習一些英文詩歌,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豐富他們的審美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唯美的藝術形式中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的愿望。雖然詩歌教學不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但仍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選擇切合學生實際、與文本和詞匯學習搭配的優(yōu)秀英語詩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徜徉在知識的海洋,真正做到“教育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