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學源
筆者在生產中發(fā)現(xiàn),果農施肥有諸多誤區(qū),有些果農迷信沖施肥,有些果農圖省力有機肥年年地表撒施,還有些果農習慣用施肥槍往地里打液體肥。不是說這些方法都不對,錯就錯在不管樹種品種樹齡及土壤氣候條件,施肥手法單一,不僅嚴重影響肥料利用率,也大大增加用肥成本,甚至因為肥料流失嚴重而污染了環(huán)境,還可能造成樹體衰弱,影響生長發(fā)育和開花結果。下面,筆者針對施肥深度談談自己的經驗。
仁果類的蘋果、梨、山楂等,一般根系較深(大多在 20~40 cm),建園時應一次性多施、深施、全面施,畝施用動物糞便與植物秸稈雜草混合發(fā)酵的有機肥12 m3以上,撒施深翻60 cm以上,其他時間深度達到20~40 cm 即可。
核果類的桃、櫻桃、杏、杏梅等,一般根系較淺,除了建園時施肥較深外,其他時間深度10~30 cm 為宜。草莓根系更淺(一般 5~20 cm),施肥深度也應在這個范圍。棚栽草莓一般會起壟栽培覆膜,為方便管理和降低棚內濕度,都是在起壟時把肥水專用管道埋在壟上膜下。
不論是什么樹種,其幼齡期一般根小、根淺、根少,所以施肥也要相應淺一些,當然深度也是有區(qū)別的。特別是仁果類蘋果的幼齡期,一般施肥深度要求5~20 cm,隨樹齡增大逐年加深,盛果期后至10~40 cm;其他仁果類和核果類樹種,可以較蘋果淺一些。根系有向肥性,施肥應略遠略深,利于拓展根系。
秋季(施基肥)、春季(施追肥)、果實膨大期(施追肥)是3 個重要的施肥節(jié)點。當然,樹種、 品種、 樹勢、 土壤氣候等不同,施肥不一定僅限于這3 次。不同時期,施肥深度也有區(qū)別。
秋施基肥一般上中下部都要有肥料,最好能達到 5~50 cm 深度,且要數(shù)量大、品種多。例如,盛果期蘋果樹每畝要施3 m3自制有機肥,以及氮磷鉀18-9-18 的復合肥200 kg。秋施基肥的好處是利于斷根年前愈合,不耽誤來年春天樹體正常生長。
春天追肥一般是針對上年秋天沒施肥或沒有施足肥的補充措施。例如,蘋果結果園每畝補充尿素 20~30 kg、磷酸二銨 30~50 kg,氯化鈣30~50 kg,硼砂和硫酸鋅各 3~5 kg,最好不要混合施用。施肥要適當淺一點。
果實膨大期追肥,以鉀為主,不能太深。例如,蘋果應在深度15 cm 以內,條狀施入,避免大量傷根。結果園一般畝施用硫酸鉀30~50 kg,樹弱的可以加30 kg 左右尿素,最好溶解為水溶液灑施再澆水,因為此期果實膨大需要大量營養(yǎng),也需要大量健全的根系,同時表層根對后期蘋果著色也非常有利,市場上的沖施肥大部分價格昂貴,施用前面提到的肥料完全可以達到膨果增色作用。
有機肥一般要求深施,上下全面施,深度10~40 cm。
水溶肥和沖施肥可以施在地表,氮肥、鉀肥中的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鉀、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等一般易溶于水,且在土壤中容易移動,可以施淺一點,10~30 cm 就可以。
磷酸二銨、過磷酸鈣等不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差,所以施肥要深一些,10~40 cm為宜,以全園撒施后深翻和每年樹冠下溝施交替為主。
鈣肥一般指石灰、硝酸鈣、氯化鈣,鋅肥以硫酸鋅為主,硼肥以硼砂為主,鐵肥以硫酸亞鐵為主,這些中微量元素肥料一般施肥深度在10~30 cm 范圍內。
喬砧蘋果根系深而廣,主要分布在10~50 cm 土層范圍,因此施肥也應在這個范圍偏深一點;中間砧樹冠和根系相對小,施肥也應該淺一些,10~40 cm 為宜;雙矮蘋果根系更淺,例如T337 嫁接煙富七或宮崎短枝,根系呈羊胡子狀,枝條生長量小,根系太淺需要立架,施肥也要更淺,在5~25 cm 范圍內即可。
不同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不同,沙壤土和河灘地容易漏肥漏水,所以不但施肥要淺一點,施肥次數(shù)也要頻繁一些,而黏土地相對保肥保水能力強,施肥可以深一點、土壤上下考慮全面一點。山溝薄地沙質土壤土層較淺,應該在建園時全園深翻60 cm 以上,增加根系活動范圍,起到蓄水保肥作用。有機質含量高的果園,施肥也可以淺一些,但不能每年都淺。
南方雨水頻而大,施肥應該深一些,防止肥料被雨水沖走。北方春秋季雨水偏少,施肥可以淺一點,但也要土層全面有肥;夏季雨水頻,施肥可以深一些。
經常大水漫灌的果園,要深施肥,施肥后覆土。噴灌、滴灌、滲灌的果園,灌溉時間長,肥料溶解時間也長,施肥可以淺一點。最好是肥水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