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曾國荃致翁同龢信札考釋

        2021-11-30 03:14:33李文君
        關(guān)鍵詞:曾紀澤曾國荃曾氏

        李文君

        (故宮博物院 故宮學(xué)研究所,北京 100009)

        曾國荃與翁同龢均是晚清的重要人物,國家圖書館藏有曾國荃致翁同龢信札3通,故宮博物院藏有曾國荃致翁同龢信札1通,兩者都是20世紀50年代調(diào)撥入藏的。國圖所藏信札,收入新出版的《常熟翁氏友朋書札》一書中[1];故宮所藏信札,從未公開對外刊布。這些信札,對研究曾、翁二人的關(guān)系有一定價值,現(xiàn)以書寫年代為序,將二者合并整理,并作簡單考釋,以惠學(xué)林。

        一、信札寄收人簡介

        寄信人曾國荃為曾國藩四弟,字沅甫,號叔純,道光四年八月二十日(1824年10月22日)生于湖南湘鄉(xiāng)縣荷塘二十四都(今屬雙峰縣荷葉鎮(zhèn)),光緒十六年十月初二日(1890年11月13日)在南京病逝于兩江總督任所。曾國荃早年隨曾國藩籌建湘軍。從咸豐六年(1856)起獨立領(lǐng)軍,是湘軍的主要將領(lǐng)之一。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曾國荃率部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江蘇南京),封世襲的一等威毅伯。后相繼出任湖北巡撫、河?xùn)|河道總督、山西巡撫、兩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要職。逝世后追贈“太子太傅”,謚“忠襄”。

        收信人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江蘇常熟人,體仁閣大學(xué)士翁心存第三子,咸豐六年(1856年)狀元,歷任工部、戶部尚書,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大臣。光緒年間,兩次擔(dān)任軍機大臣。先后入值弘德殿與毓慶宮,教授同治帝與光緒帝讀書。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因議行新政被革職還鄉(xiāng)。宣統(tǒng)元年(1909年),詔復(fù)原官,追謚“文恭”。

        曾國荃以軍功起家,長期任封疆大吏;翁同龢為科第出身,一直在朝中任職。二人一武一文,一外一內(nèi),均是晚清政治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對二人的關(guān)系,謝俊美先生在《翁同龢人際交往與晚清政局》一書中辟專篇論述[2]400-403;朱育禮、朱汝稷的《常熟翁氏與湘鄉(xiāng)曾氏之恩怨》一文,也有專節(jié)論述翁同龢與曾國荃、曾紀澤的關(guān)系[3]。其他論著,如新近出版的第一部專寫曾國荃的著作《曾國荃與晚清大變局》等,受材料所限,對曾、翁二人的交往,多未給予充分關(guān)注[4]。對曾、翁二人的信札往來,曾國荃致翁同龢方面,目前所見,有光緒五年(1879年)三月,曾國荃在山西巡撫任上回復(fù)翁同龢信札1通[5]26-28;翁同龢致曾國荃方面,據(jù)趙平先生用《翁同龢日記》統(tǒng)計,共有6通[6]67。其中,《翁同龢集》收錄2通[7]306,342,李紅英女士不同意《翁同龢集》對這2通信札的系年判定,對其寫作時間,重新進行了考釋[8]339-341。《翁同龢書信箋釋》一書,亦收錄《翁同龢集》所收的2通信札,另外還收有1通翁氏未寄出的信札[6]62-67。對曾、翁二人的信札往還情況,目前還未有學(xué)者進行專門研究。

        從《翁同龢日記》的記載來看,曾國荃與翁同龢神交已久,很早就相互通信,但二人真正面對面交流,其實只集中在兩個時間段。第一階段是同治十三年至光緒元年(1874-1875)之間。同治十三年六月初八日,在籍調(diào)養(yǎng)的曾國荃奉旨進京,十二月初七日到達北京[9]78。光緒元年三月二十日,授河?xùn)|河道總督,于四月初三日出京赴任[9]79。曾國荃在京期間,曾幾次與翁同龢深入交流。如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廿九日晚,翁同龢“訪曾沅圃國荃長談,得力在宋儒書,大略謂用人當反求諸己。名言甚多,知其成功非倖矣”[10]1154??梢娢淌蠈υ鴩醯睦韺W(xué)功底之敬服。第二階段是光緒九年十年(1883-1884)之交。卸任兩廣總督后,曾國荃奉命進京陛見,光緒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到京[9]154。 光緒十年正月二十日,受命署理兩江總督兼辦理南洋通商事務(wù),二月十三日出京赴任[9]157。 在京期間,又幾次與翁同龢互訪并深談。光緒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曾氏訪翁,“言時政三端:一中原民生宜恤,一越事不可動兵,一聽言宜擇,不宜輕發(fā)。其談兵事,總不以設(shè)險著形為然,多一險即多一敗象。其言馭夷以柔,以忍辱為主。其言用兵必先料敵,能料到數(shù)十日是名將。又曰兵法應(yīng)敵要活,活則靈,預(yù)則滯。其言用人則以虛,以下人為先,真虛則善言日至矣,類有道之言也”[10]1831-1832。曾國荃將自己對中法關(guān)系的看法向翁氏和盤托出。十二月初五日,曾氏再次訪翁,翁同龢認為“其學(xué)有根底,再見而益信,畏友也,吾弗如遠甚”[10]1833。光緒十年(1884年)正月十九日,翁同龢邀請曾國荃、閻敬銘、張之萬等人用餐,認為“沅圃之學(xué)老莊也,然依于孔孟,其言曰‘抱一守中’,又曰‘止念息心’,又曰‘收視返聽,是為聰明’。其養(yǎng)生,曰‘神水華池,時時致念’。其為政,曰‘順民心’。其處世,曰‘恕’。其臨事,曰‘簡’。其用兵,則皆依乎此而已”[10]1847。通過多次接觸,曾國荃給翁同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其人似偏于柔,其學(xué)則貫澈(徹)漢宋,儕輩中無此人也”[10]1851。翁同龢承認曾氏學(xué)問很深,感到自愧不如,認為曾氏的成功,并非偶然,與鉆研并踐行理學(xué)思想有很大關(guān)系。

        從光緒十年(1884年)二月赴南京就任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月卒于兩江總督任上,曾國荃與翁同龢再未謀面,只能通過書信交流。本文所釋4通信札,就作于這段時間,它們是了解晚年曾國荃與翁同龢交流的重要見證。

        二、信札考釋

        (一)

        叔平宮保仁兄年大人閣下:

        接奉惠函,備承雅教,謙光盛德,情見乎詞。捧誦再三,彌增惶愧。執(zhí)事松楸展慕,航海還朝,造膝陳謨,天顏喜溢,前席咨詢,以待元老,豐功碩德,企佩何可!舉似軟紅,重踏日來,酬酢紛如,言念藎勞,尤深馳仰。

        楊濱石太常碩儒夙望,矜式鄉(xiāng)間。昔年入直內(nèi)廷,人品學(xué)問早在列圣洞鑒。廿年退處,益為時論所推,年不副德,遽爾千古。若蒙圣恩宣付史館,足為稽古之榮,自當斟酌入告,藉以闡發(fā)幽光,并仰副執(zhí)事篤念舊交之至意。

        小孫輩學(xué)制方新,敢存奢望,渥荷獎飾,感愧曷勝。弟久領(lǐng)疆圻,一無報稱,幸轄境均尚安靜,藉藏鳩拙。專肅敬請鈞安,諸希愛照不盡。年愚曾國荃頓首。

        另箋謹悉,前致戔戔,本不足以將敬,未蒙鑒入,轉(zhuǎn)荷齒芬,益增顏汗矣。謹此恭敂鈞安,統(tǒng)希愛照,弟謹又頓首。九月廿九日。[1]666

        此信作于光緒十五年(1889年)九月廿九日,主要談及向朝廷表奏楊泗孫宣付史館之事?!皩m?!?,本為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的簡稱,是一種榮譽性的銜職。光緒七年(1881)九月十九日,工部尚書翁同龢因辦理慈安太后喪葬事宜妥帖,加恩賞“太子少保”銜[10]1658。曾翁二人,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同年,曾國荃用“年大人”“夫子”(見后文)稱呼翁同龢,以“年弟”“通家年愚弟”(見后文)等自稱,是出于禮貌的尊稱。

        信中所述“航海還朝”,指翁同龢回籍修墓之事。光緒十五年(1889年)七月五日,翁同龢致信曾國荃:“同龢庸碌自慚,方擬請假修墓,若果,或可一拜鈴轅耳?!盵6]64七月十六日:“內(nèi)閣奉上諭:翁同龢懇恩賞假回籍修墓一折,翁同龢著賞假兩個月回籍修墓。該尚書日侍講帷,深資啟沃。一竢修墓事竣,著加恩賞給馳驛回京?!盵10]2340得到朝廷允準后,翁氏于七月廿六日從海路回到常熟。

        楊濱石太常,指常熟人楊泗孫(1823-1889),字瀕石,一作濱石,號中魯,咸豐二年(1852年)榜眼,曾在南書房行走,歷任軍機章京、內(nèi)閣學(xué)士、太常寺卿等職。后因眼疾辭職回鄉(xiāng),光緒十五年(1889年)七月十九日卒。楊泗孫是翁同龢的“舊交”,二人關(guān)系密切[2]534-536。翁氏回鄉(xiāng)后,幾次前往楊家吊唁[10]2343,2350,并為楊氏題遺照,撰寫墓志銘與挽聯(lián)[10]2345,2350,專門作《濱石楊先生,余執(zhí)友也,已丑七月余假歸省墓,比至里而先生歿已七日,拜瞻遺像,詩以哭之》長詩一首,懷念楊泗孫[11]152。八月初六日,楊泗孫侄子楊思贊托翁同龢致書兩江總督曾國荃,“代奏太常病故”[10]2344。因翁同龢奉旨“馳驛回京”,須地方政府承擔(dān)部分旅費,九月初一日,即將回朝的翁同龢收到兩江總督曾國荃寄出的旅費與慰問信[10]2350。此信所言的“前致戔戔,本不足以將敬”,即指向翁氏寄贈旅費之事。九月初二日,翁同龢復(fù)函曾國荃,對曾氏表示感謝[10]2350,并托其為楊泗孫“宣付史館”之事上奏朝廷。

        曾國荃之子紀瑞(字符卿,1849-1880)與紀官(字劍龍,1852-1881)均早逝,其長孫曾廣漢,字慕陶,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十二月十一日[9]76。次孫廣江,字庭凱,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初九日[9]77。三孫廣河,字百航,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初一日[9]78。此時,曾氏三孫已相繼進學(xué),故翁同龢對其進行獎飾。光緒十六年(1890年)閏二月,因本年為光緒帝二旬慶辰,“李鴻章、曾國荃、張曜子孫各賞主事一人。萬壽推恩,今始開奏”[10]2391。曾國荃之孫曾廣漢,著加恩以主事用[9]188。 曾國荃去世后,由長孫曾廣漢承襲一等伯爵[9]191,[10]2697。

        (二)

        叔平宮保夫子仁兄大人閣下:

        溯違光霽,時切依馳,前布寸箋,計邀臺覽。敬維緝熙康績,啟沃闡猷,引睇矞暉,式苻藻頌。

        劼侄之變,殊出意外。鄙人回首前塵,難以為懷。同僚日相慰藉,強自撐持,善為排遣而已。侄孫廣鈞忝列門墻,仰荷時雨春風(fēng)之化,實為三生慶幸。此次回京與試,想我公碩德重望,樂育情殷,必蒙玉彼于成。鄙人但知心感,不敢以泛言鳴謝也。謹此布臆,袛請勛安,統(tǒng)祈愛照,通家年愚弟曾國荃頓首,三月初八日。[1]665

        此信寫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三月初八日,主要請翁氏關(guān)照侄孫曾廣鈞。

        光緒十六年(1890年)閏二月廿三日,曾紀澤在北京去世。當日,隨扈光緒帝謁陵的翁同龢返回京城后,去看望曾紀澤,得知曾氏已逝,感嘆道:“嗟嗟!此人通敏,亦嘗宣勞,而止于此,可傷也?!?隨后,翁氏幫助曾家一起修改曾紀澤的遺折,并向軍機大臣張之萬、奕劻通報:“劼侯遺折所敘二子幼者在前,勿誤認也?!盵10]2395因曾紀澤長子廣銓為過繼其弟紀鴻之子,次子廣鑾系后來親生。閏二月廿五日,朝廷恤旨下,賞曾紀澤宮保銜,“次子廣鑾服闕引見,長子廣銓賞員外”[10]2395。 后來,曾紀澤所遺一等勇毅侯,亦由次子廣鑾承襲。

        曾廣鈞(1866-1929),字重伯,號環(huán)遠,曾紀鴻長子,曾國藩孫,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國藩去世時,特賞庚午科(1870年)舉人,一體會試[12]。光緒十五年(1889年)二甲第十二名進士。光緒十五年會試,正考官為李鴻藻,副考官為昆岡、潘祖蔭、廖壽恒。翁同龢只是在四月十四日,奉命參與貢士復(fù)試卷的評閱[10]2320。四月廿九日,翁同龢與福錕被委派教習(xí)庶吉士[2324]。曾廣鈞中進士后,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正式成為翁同龢的門生。曾國荃將曾廣鈞托付給翁同龢,有請其關(guān)照之意。光緒十六年四月,庶吉士散館考試,曾廣鈞名列一等第十八名[13]138。

        (三)

        叔平宮保夫子仁兄年大人閣下:

        頃奉手諭,猥以劼侄之事,遠勞勸慰,殷拳摯誼,超越尋常,三復(fù)名言,敢不強自撐持,勉為排遣,上紓愛注。前奉恩旨飾終之典,至渥極優(yōu)。鄙人回首前塵,不禁感慨系之??岛钜延诔跗叩骄?,侄孫廣鈞初九北上,因念客厝非計,趁四月底天氣和暖,擬令侄孫等扶櫬南旋。感承垂注,謹以奉聞。專肅敬敂鈞祺,通家年愚弟期曾國荃頓首。三月十二日。[1]666

        此信寫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三月十二日。閏二月廿三日曾紀澤去世后,翁同龢曾致信曾國荃,勸其節(jié)哀,曾國荃回復(fù)此函,對翁氏的慰問表示謝意。曾紀澤去世后,恤典“至渥極優(yōu)”,“恩賞給太子少保銜,照侍郎例賜恤”[13]71。康侯,指劉麒祥,曾紀澤內(nèi)弟。曾紀澤原配夫人賀氏,為善化(今長沙)人賀長齡之女,咸豐七年(1857年)六月去世[14]。繼配劉氏夫人為湘鄉(xiāng)人劉蓉長女。劉蓉是湘軍將領(lǐng),曾官至陜西巡撫,劉麒祥為劉蓉次子,時任江南制造局總辦。曾紀澤去世時,其弟曾紀鴻已離世,其子廣銓20歲,廣鑾18歲,年紀太輕,故劉夫人請弟弟劉麒祥與侄子曾廣鈞來協(xié)助操辦喪儀。本年三月初九日,到京的劉麒祥拜訪了翁同龢;初十日,翁同龢與徐郙到曾府,與劉麒祥協(xié)商曾紀澤喪儀之事[10]2399。 三月三十日,為了表示對翁同龢的感謝,“劉康侯觀察來致曾侯夫人意,送貂褂等,峻卻之”[10]2403。 在操辦喪儀的過程中,因種種原因,曾家內(nèi)部發(fā)生矛盾,翁同龢曾給予調(diào)解。五月初八日,曾廣鈞到翁府拜訪,“力白其家庭無勃谿事,并以沅翁(曾國荃)家函介示,囑為剖別”。 翁同龢“察其詞氣,蓋亦無它,不過少年狂逸而已”[10]2411。

        (四)

        叔平宮保夫子仁兄年大人閣下:

        久違麈范,時切調(diào)饑。月前兩奉賜書,渥蒙藻繢有加,至為感愧。比經(jīng)肅覆,諒達典簽,敬經(jīng)啟沃闡猷,緝熙康績,益宏霖雨。用慰金蘭。國荃承乏珂鄉(xiāng),愧無建樹。各處春賑,辦有端緒。近則又盼暢晴,庶麥乃有秋,藉收桑榆之效。惟自慚撫綏乏術(shù),歉然于心,所望渥迓天庥,以補人事之不足,堪紓藎注。

        陳舫仙廉訪識量閎遠,才氣無雙,其忠君愛國之忱,老而彌篤。上年經(jīng)王夔石制府保薦,旋蒙恩旨來京,日昨道出秣陵,相與暢談,見其精力彌滿,為外間識時務(wù)之俊杰,指日足以宏濟艱難,孤忠耿耿,百折不回,實東南之好手也。鄙人老矣,涓埃未報,刻刻思欲以人事君,溯念三十年前,勞苦患難,心性至交,同袍舊雨,匡時勁手,惟此君首推一指,尚未大抒懷抱。夙仰我公愛賢若渴,此次到京,必蒙青睞相看。至其昔年功跡(績),圖畫紫光閣,彪炳人間。后被無妄之災(zāi),及中間委曲情形,夔帥奏牘中既詳且盡,然玉成之惠,惟公是望。倘荷逾格關(guān)垂,感激之私,萬言難罄,惟有銘諸心版,永矢勿諼而已。謹肅密懇,祗敂勛安,統(tǒng)祈愛照。通家年愚弟曾國荃頓首。三月廿二日。[15]

        此信作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主要是請翁氏為陳湜復(fù)出助力。前一年江南地區(qū)遭受嚴重的洪澇災(zāi)害,本年開春依然多雨,作為翁氏家鄉(xiāng)(珂鄉(xiāng))的最高行政長官,曾國荃在辦“春賑”之余,“又盼暢晴”,讓“麥乃有秋”,讓轄境百姓有飯吃。

        陳舫仙,指陳湜(1832-1896),湖南湘鄉(xiāng)人,早年加入湘軍,歷經(jīng)吉安、安慶、天京諸戰(zhàn)役,與曾家共“勞苦患難”,是“心性至交”的同鄉(xiāng)。光緒十二年(1886年)臘月,陳湜56歲生日時,曾國荃曾撰有《陳舫仙方伯暨繼配夏夫人雙壽序》長文,頌揚陳湜的功勛[16]81-86。 光緒十年(1884年)十一月,內(nèi)閣學(xué)士陳寶琛奏參陳湜駐軍吳淞?xí)r,往來上海,不自檢束,私行游燕妓館,陳因此被革職[17]360-361。曾氏認為這是“無妄之災(zāi)”。光緒十五年(1889年)三月十六日,因給皇太后上徽號禮成,特頒恩詔,赦免同治元年(1862年)以來的革職官員。九月初三日,湖南巡撫王文韶(夔帥)向北京“拜發(fā)四折三片,填八月廿九日”,其中有“欽承恩詔謹就所知獲咎各員懇請恩施折”,保奏了姚覲元、陳湜等四人[18]774。王文韶的奏折中稱:“迄今成平日久,湘軍宿將,大半消亡,文臣知兵如陳湜其人者,已不可一二數(shù),設(shè)有緩急,亦屬獨當一面之才。雖當其由軍功崛起,小德出入,臣亦不敢謂其必?zé)o?,F(xiàn)在其年亦將六十矣,屢經(jīng)挫折,無非磨礪之資,時事多艱,人才難得”,光緒帝朱批:“姚覲元等,均著交吏部帶領(lǐng)引見?!盵19]其實,王文韶舉薦陳湜,是受曾國荃之托。光緒十五年(1889年)六月十九日的《王文韶日記》有“接曾沅帥賀信并提舫仙事”的記載[18]764。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十二月致楊昌濬的函中,曾國荃也提到:“舫仙方伯經(jīng)夔帥奏保,已邀俞允。焦桐入爨,終遇知音,此近事之差足快意者?!盵5]438這次在致翁同龢的信中再次提及此事,亦是希望翁氏在朝中為陳湜重新出山助力。

        在多方合力的保薦之下,光緒十六年(1890年)五月十二日:“前山西按察使陳湜,著開復(fù)原官,銜翎發(fā)往江南,交曾國荃差遣委用?!盵13]170五月十四日,陳湜拜訪翁同龢,“長談一時之久?!盵10]2412六月初十日,翁同龢為陳湜送行,“談良久”[10]2419。陳湜到南京后,曾國荃以其“老于兵事,器識閎通”,委派陳湜接替長江提督李成謀,專門總統(tǒng)“南洋各號兵輪”,“不時出洋操巡”[20]。

        三、 余論

        致信翁同龢時,曾國荃身上有湘鄉(xiāng)曾氏的大家長、健在的湘軍系首領(lǐng)、在位的兩江總督三重身份。曾氏家族方面,此時,曾家五兄弟中,僅剩國荃一人在世。作為大家長,曾國荃對侄輩、孫輩的事情,多有關(guān)心。曾紀澤的喪儀,曾廣鈞的仕途,均需他出面照應(yīng)。湘軍系方面,在曾國藩、左宗棠等大佬相繼故去之后,曾國荃成為湘籍官員中聲望最隆者。對湘軍舊部的提攜,責(zé)無旁貸。陳湜能被重新啟用,就是曾國荃一手促成的。作為兩江總督,對治下的民情民瘼,亦須關(guān)注。在與翁同龢的通信過程中,賑濟災(zāi)荒,維持江南地方的社會秩序,亦是主要談資。

        湘鄉(xiāng)曾氏與常熟翁氏之間,早年因兩件事產(chǎn)生了嫌隙。第一是在外領(lǐng)兵的曾國藩懷疑朝中的祁寯藻、翁心存等人“陰排善類”,在咸豐帝面前言其軍權(quán)過重,不利于朝廷;第二是兩江總督曾國藩曾參奏翁同龢之兄翁同書,使其被革職拿問,差點兒丟掉性命[3]。當事人曾國藩與翁心存、翁同書相繼故去之后,曾紀澤與翁同龢從大局出發(fā),逐漸打破沉寂,關(guān)系越走越近[2]292-295。從曾國荃致翁氏信札與《翁同龢日記》的相關(guān)記載來看,曾國荃與翁同龢“晨夕晤聚,深獲他山之助”,關(guān)系相當融洽[7]342。這固然有時過境遷,不糾結(jié)過往的因素,更是作為湘籍官員的頭面人物的曾國荃與朝廷重臣翁同龢處處以大局為重,胸懷寬廣,相互欣賞的結(jié)果。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月初三日,聽到曾國荃去世的消息,翁同龢感嘆道:“聞曾沅圃制軍于前日未時星隕,事關(guān)東南全局,可慮也?!盵10]2445

        總之,曾國荃致翁同龢的4通信札,可以補充豐富光緒刻本《曾忠襄公遺集》與岳麓書社版《曾國荃全集》的內(nèi)容,對研究湘鄉(xiāng)曾氏與常熟翁氏的關(guān)系,也多有裨益。

        猜你喜歡
        曾紀澤曾國荃曾氏
        跟曾國藩學(xué)“訓(xùn)”孩子
        新傳奇(2020年19期)2020-07-31 09:51:50
        曾國藩長子:沒功名而成大器
        百家講壇(2018年8期)2018-08-24 01:44:20
        李鴻章的大氣胸懷
        讀《曾國藩日記》:一日四省
        幸福家庭(2015年7期)2015-07-15 11:08:10
        鼎之輕重,未可問焉
        清末外交官說英語惹禍
        山村除僵尸
        泰順曾氏族產(chǎn)的發(fā)展與家族組織
        尋根(2014年1期)2014-04-29 14:24:54
        曾國荃的秘書和參謀不好當
        流言貴比真金
        意林(2012年6期)2012-05-30 10:51:09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色欲色欲欲www在线| 热热久久超碰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av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院|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www夜片内射视频在观看视频| 免费观看的a级毛片的网站| 欧美乱妇日本无乱码特黄大片| 亲少妇摸少妇和少妇啪啪| 日本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 另类 小说 国产精品| 成人免费无遮挡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91| 偷拍一区二区盗摄视频|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麻豆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久久| 18禁成人免费av大片一区 | 免费看黄色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青青草针对华人超碰在线|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 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 | JIZZJIZZ国产| 国产影院一区二区在线 |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在线| 男人扒开添女人下部免费视频 | 男人和女人高潮免费网站| 日韩肥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在线|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91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