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懷仁中學 周科鋒
循環(huán)反復是一種教法體現(xiàn)形式,它是入門級的學習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知識的記憶都是間歇性的,它是大腦皮層建立的一種暫時性的神經(jīng)聯(lián)系,過一段時間,人們對知識就會產(chǎn)生陌生感,遺忘會隨時隨地發(fā)生。循環(huán)反復彌補了學生心理的缺陷和短板,讓所學知識以多樣化、重復的形式呈現(xiàn)在人們腦中。這樣的記憶形式自然是深刻的,在“潤物細無聲”中,知識更不容易遺忘。高中英語學習信息量巨大,在閱讀文本過程中,學生很容易遺忘某些知識點,無法將文本信息串聯(lián)起來。教師巧妙設計,讓學生不斷進行循環(huán)反復,學生思維一直處于活躍、靈動狀態(tài),學習品質(zhì)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雖然有一定偏頗,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習過程中,讀的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這一點在語言類學科學習中體現(xiàn)得尤為顯著。將朗讀貫穿于英語課堂教學中不是什么新鮮事。當前教學實踐,教師對朗讀的作用和價值有清晰認知,能夠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語言。但這種讀往往是停留在表面的,可以說是水過地皮濕。受課堂教學時間、學習內(nèi)容等諸多因素影響,一節(jié)課需要融合的知識點和任務量是巨大的。教師不可能將過多的時間放在朗讀上,導致課堂朗讀往往是在走形式,學生只讀一遍,對語言知識有了基本了解就結束,朗讀的功用無法展現(xiàn)出來。朗讀不僅是觸摸語言實體的第一步,更是培養(yǎng)語感,激活閱讀積極性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要想凸顯教學效果,必須借助循環(huán)反復的朗讀,啟動學生英語感知。
學習譯林英語高中必修第一冊Unit 3“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時,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理解課題時都比較吃力。為了讓后續(xù)的學習更加順暢,必須做好最基礎的鋪墊工作。教師采用齊讀的方式先激發(fā)出學生好奇心?!癥ou read the topic ten times.What information did you get from it? What are your feelings?”順著問題的指引,學生產(chǎn)生了閱讀欲求。這時教師展示文段,先給出一部分內(nèi)容,讓學生“嘗嘗鮮”。一段內(nèi)容的學習是簡單的,學生自由朗讀。朗讀結束后,教師提出對應的思考題。在問題闡釋、解決中,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更強。教師繼續(xù)引導,讓學生以合作朗讀的形式展開學習活動,課堂氛圍異?;钴S。朗讀是學生思維、興趣啟動的過程,教師抓住高中生學習特點,拋出“誘餌”,將學生推向了主動學習的前沿。
朗讀本身就是一種趣味化的學習方式,它是以多種形式存在的。個讀、齊讀、反復、合作讀、評讀都是重要選項,都能給學生認知注入嶄新活力。教師對學生學力基礎和興趣點有精準把握,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形式中獲得了更深刻的感知。
英語學習中最基礎的構成部分是詞匯,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首先感應到的也是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學習英語往往會進入一種極端狀態(tài),一部分學生非常喜歡英語,他們主動學習探研熱情極高。另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了排斥,甚至厭惡英語相關的所有知識。不僅如此,學生對英語的抗拒,首先是從詞匯學習開始的。但教師也要意識到,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同樣也是以詞匯為觸發(fā)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一道坎,邁了過去,就會海闊天空,否則就會是舉步維艱。
詞匯學習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分解剖析是最直觀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單詞的產(chǎn)生、構造特點有基本了解。同時詞匯剖析必須是連續(xù)的。在不間斷的分析中學生對詞匯的感知、理解才會更深刻,學習基礎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如學習譯林英語高中必修第一冊Unit 1“Back to school”時,教師從詞匯學習的視角進行切入,引導學生深度探索詞匯資源。初中階段,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背誦記憶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短板也很明顯,面對高中如此巨大的詞匯量,背誦記憶的優(yōu)勢根本無法顯現(xiàn)出來。為此,教師進行了教學革新,給出針對性引導,讓學生將首字母相同的單詞羅列起來,組成一個小組,然后在對比性的分析、分解中把握每個單詞的個性特點。
詞匯的循環(huán)反復剖析是一項繁雜的大工程,需要占用的時間也較多。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科學性和實效性,教師提前布設相關剖析活動,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收集、整理、積累,大大節(jié)約課堂教學時間的同時,深化了英語詞匯學習的內(nèi)涵。
如果說詞匯是英語的根基,那么句型就是骨架,是支撐語言表達應用的有效保障。如果語言交際出現(xiàn)了問題,很可能就是因為句型掌握不牢固。夯實句型學習成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有效保障。句型學習是一個體系,涉及的知識點也是多元的,面對眾多知識點,學生比較容易產(chǎn)生混淆。要想讓學生對句型特點有精準理解和把握,重復性的學習探索是必不可少的。高中英語句型豐富,要想讓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和區(qū)分,必須在確保趣味性的基礎上進行反復錘煉。讓學生觸摸語言實體,使每一次的練習都能讓學生獲得嶄新認知。這樣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啟動他們主動學習探索的意識。
語言類學科包含眾多句型,它是聲音、情感、詞匯、句型、語法的交互。要想掌握句型特點,必須先對句型構造有基礎把握,并以句型運用為切入點,展開全方位探索。如學習譯林英語高中必修第一冊Unit 2 “Let’s talk teens”時,教師先讓學生初步閱讀文本,梳理相關句型。對學生來說,這個任務是簡單的,他們很快對句型有了初步感知。這時師生進行“換位”,學生選擇一個句型進行分析、講解,然后尋找五名學生翻譯不同的句子。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活動快速吸引了學生的關注,他們既興奮又忐忑,深度學習探索積極性被逐步調(diào)動起來。句型分析是基礎,學生造句訓練是夯實基礎、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實踐中,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鍛煉。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學生的綜合能力一定會獲得長足的進步,收獲更豐富的認知。句型循環(huán)反復是簡單的,教師借助造句的形式引導學生翻來覆去地研究它,讓學生從更深層面完成了知識輸出,思維層級得到跨越式發(fā)展。
閱讀活動看似是單一讀的過程,其實這個過程中包含著眾多因子多重思維過程,它是以文本為腳本,吸引多重因子展開交互的過程。文本只是一個范例,是啟動學生學習認知的觸發(fā)器,要想真正升級學生思維,形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還是要以文本為基點進行無限的延伸。從教學規(guī)律可以發(fā)現(xiàn),文本閱讀之外的拓展閱讀是必要的,將課外閱讀變成常態(tài),進行循環(huán)反復也是有必要的。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給出多重閱讀內(nèi)容,讓學生在自主挑選中實現(xiàn)知識的實踐運用。拓展閱讀的循環(huán)反復踐行了新課改精神,是對課堂教學進行的一次再升級,對學生綜合能力產(chǎn)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學習譯林英語高中必修第一冊Unit 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后,學生對知識已經(jīng)有了基礎理解和把握,然而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是運用,要想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適當?shù)挠柧毐夭豢缮?,教師深知這一點,閱讀活動結束后,給出主題或內(nèi)容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選擇性閱讀。教師展示的五篇文章無論是在難度系數(shù)方面還是在知識容量方面都是不同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選擇結束后學生自主閱讀,完成相關思考題。這一輪結束后,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自信心大增。在循環(huán)反復的閱讀訓練中,學生對知識的價值有了嶄新認知,學習效率和品質(zhì)自然得到質(zhì)的提升。
高中生正處于高階思維認知階段,無論是學習能力方面還是應用能力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具備了拓展閱讀的能力。教師以此為觸發(fā)點,將學生引向了深度閱讀的狀態(tài),他們收獲的也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多的是學習方法、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閱讀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能夠錘煉學生思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生成有積極影響。要想最大限度發(fā)揮閱讀的價值和功用,深度挖掘探索是必不可少的。深度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就需要激發(fā)學生興趣點,切準學生思維點。具體操作中,教師要從朗讀感知、詞匯剖析、句型應用和拓展閱讀等不同視角出發(fā),找到教與學的契合點,讓學生在趣味化、多元化的循環(huán)反復學習中,獲得更豐富、更深刻的啟迪和認知,從不同維度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