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qū)寨里小學 張雪嬌
傳統(tǒng)教學與管理工作并不適合當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性人才才是學校教育發(fā)展的前進方向,因而需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教育要從小抓起,而小學教育就是幫助學生思想啟蒙與規(guī)范行為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
部分小學教師和班主任受到各方面的影響,疏忽了德育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有的學校和班主任還有著學生只要在重大思想問題方面不出錯誤就可以了的思想傾向。考慮到教育部門對學校教育和學校對班主任教學的評估,很多學校、教師與班主任的關注中心都在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上,教學質量仍舊是主要,甚至唯一的指標。學校為了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將教學質量作為工作重心,尤其是“雙減”政策實施之前,很多地方的學校還會為小學生增加早晚自習,日??荚噷嵭邪嗉壔蛐扰琶@種大環(huán)境使得班主任無法抽出更多的精力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部分學校和班主任是單純將班級與教學管理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班主任存在著輕視德育工作的傾向,對教育部門或學校下達的德育工作任務指令消極應付,只將視線聚焦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習慣、課堂紀律等班級管理工作上,對學生的評價還局限于學習成績和平時表現(xiàn)上,德育教育工作無法在日常管理和教學實際中落實。其中很多班主任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深刻,以致于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不能清晰認識德育教育工作的新觀念,將德育教育單一歸結為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沒有深入去理解加強德育教育的意義。事實上,網絡的發(fā)達使學生們能從互聯(lián)網上了解到不同的信息,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方法,對學校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班主任所要做的就是拓展新的教育理念,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引領他們向著積極的方向前進,如果一味地尊崇傳統(tǒng)教育理念只會被不斷進步的時代所拋棄。
有不少小學班主任思想仍停留在基礎層面,將德育教育視為對學生的不足予以指點,并批評教育學生的錯誤行為,不去創(chuàng)新開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過分關注形式,使得學校德育工作的效率得不到保障,所能收獲的教育成果微乎其微。這些班主任通常開展德育教育的方式都是一些班會講座,對年紀很小的學生施以長篇大論,只會讓這些學生大惑不解,無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這樣的德育教育核心更重在形式和說教,甚至有些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初心是為了收集工作材料,用以應付學校的工作檢查或是參與德育教育的調研評比,其私心優(yōu)先于對學生的成長教育。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學班主任不關注、不研究國家對德育工作的相關要求和政策規(guī)定,在進行德育工作時秉持著經驗主義至上的原則,只知道遵循舊經驗,新德育觀念被擋在舊觀念建立的壁壘之外,脫離了新時代教育改革所明確要求的教育思想。小學德育教育落實是需要進行具體規(guī)劃的,不能像少數(shù)班主任那樣依靠幾場枯燥無味的講座來完成。不少班主任不積極主動學習德育教育知識,就連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都是被動進行,不能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展開德育工作,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上,德育基礎知識上的缺乏導致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難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思想上的提升。
德育教育的開展是為了能有效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學生需要在學校教育中逐漸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不僅要學習校內知識,還要學習道德準則與行為規(guī)范。很多學校和班主任普遍存在一個思想誤區(qū),從意識上就沒有找準德育教育的定位,只認為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或是覺得小學距離步入社會的時間尚早,不必結合社會實際來進行德育工作。在這樣的想法下,班主任舉行的德育活動內容被限制在校園范圍內,主要內容也只有友愛同學這類單一的思想,沒有深入挖掘和利用社會資源,就例如一些班主任舉辦傳統(tǒng)文化活動時,只會讓學生去參與活動習俗,卻沒有做到讓學生仔細了解這些傳統(tǒng)活動的由來,德育教育活動難以豐富到精神文化層面,自然就影響了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效率,無法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
地方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認真解讀政策對學校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必要意義和重點要求,同時改善當前重智育輕德育的評估體系,扭轉教育崗位的一些功利性思想,對于考核評估的標準應該融入綜合素質教育評價,保證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評價實現(xiàn)公平與多元相結合。學校自身也應該加大德育教育工作的建設力度,從具體計劃到目標制定,為日后的工作建立基本的框架形式,保證德育工作在逐漸深入的同時不偏離基本的思想道路,科學策劃實施德育教育工作,為教師和學生建立一個具有濃厚德育氛圍的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不只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班主任自身更應該積極承擔德育工作的責任,背負起培養(yǎng)具備綜合素質人才的重大使命,提高對德育思想和內容的認識程度,主動了解并熟練掌握德育教育的相關基礎知識,把德育工作深度融合進班級管理和實際教學中,不斷發(fā)現(xiàn)和總結德育活動舉辦時遇見的難點問題,還可以加強與其他優(yōu)秀班主任的交流和聯(lián)絡,在經驗分享中學習并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切實提高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班主任要深刻認識到時代的轉變,新時代社會發(fā)展迅速,不出幾年就可能出現(xiàn)一個新的概念,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到積極學習豐富自我,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培訓,遵守教師道德職業(yè)規(guī)范條例,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水平,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去影響學生的思維和行為,從而強化學生對教師的信任程度,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也能更加主動認真地配合班主任,進而實現(xiàn)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貫徹落實。舉行德育活動時,思想上要確保符合我國的教育理念,形式上順應時代的潮流創(chuàng)新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將德育和班級各方面管理相結合來構建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學校環(huán)境,為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班主任可以學習并運用心理知識,例如積極心理學,尋找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來激勵學生向上發(fā)展,鞏固德育教育成果,學生從心理上親近教師就能更容易接受教師的德育理念。
班主任要明確德育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因而學校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學校范圍內,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德育教育才能促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適應社會變化,不至于成為與社會脫節(jié)、只知道死讀書的人,有效使用社會資源配合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可增強德育的影響。例如,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到各類公益活動中去,培養(yǎng)學生們樂于助人、積極向善的道德品質,參與公益活動也能為社會發(fā)展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開展特殊的教育活動,比如面對心懷不軌的壞人如何保護自己這類活動,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內心的抗壓能力,面對危險懂得保護自身。優(yōu)秀的德育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心中的善意,能讓學生建立自己的信念與原則,最大化實現(xiàn)德育教育對學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社會對思想意識形態(tài)領域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的開始階段,在小學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思想意識朝向正面發(fā)展。小學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時需要深入研究思考,如何在學生心中架設一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念雛形,展現(xiàn)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來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的綜合性人才,從而實現(xiàn)教師崗位的最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