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臣,劉曉華
(首都體育學院籃球教研室,北京 100191)
以2020—2021賽季CBA體能測試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調查法本文查閱了關于“CBA體能測試”的相關資料,閱讀了CBA官方體能測試文件,充分了解了CBA體能測試項目和規(guī)則,理解CBA體能測試的發(fā)展歷程和體能測試在CBA聯(lián)賽中所承擔的作用,為本文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
1.2.2 實地調研法筆者作為CBA體能測試小組的成員,參與CBA體能測試各個環(huán)節(jié),跨越14個城市,服務于CBA的20支球隊,為381名球員進行體能測試。對測試場地、測試流程、測試注意事項、測試標準嚴格把控。采集球員身體數(shù)據(jù)和體能測試數(shù)據(jù),為本文數(shù)據(jù)來源提供了可靠的支撐。
1.2.3 數(shù)據(jù)分析法在體能測試過程中,整理了20支球隊、381名球員的相關體能測試數(shù)據(jù),運用ExceL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從球隊參與體能測試人數(shù)、球員2min強度投籃和專項耐力速度成績進行分類整理。
參加2020—2021賽季CBA體能測試的球隊一共有20支,其中包括2020—2021賽季CBA注冊球員361人及八一男子籃球隊球員20人,共計381人。由表1、表2可知,此次體能測試通過的人數(shù)有328人,其中符合測試項目免測條件的有85人,順利通過體能測試的有243人,通過率為86%。此次體能測試因傷病需參加補測的有17人,因隔離需參加補測的有1人,共計18人,占比為5%。未通過測試需要補測的有35人,占比為9%。補測球員須補測達標后方可獲得本賽季CBA參賽資格。
表1 體能測試整體情況
表2 通過人員詳情統(tǒng)計
由表3可知,此次體能測試全員通過的俱樂部球隊共4支,分別是上海久事大鯊魚俱樂部、浙江稠州銀行金牛俱樂部、青島國信海天籃球俱樂部、新疆廣匯飛虎俱樂部。這4支球隊之所以能取得全員通過的好成績,除了球員自身努力外,還與球隊的管理、訓練以及對體能測試的高度重視分不開。
2.3.1 投籃方式分類分析 由表4可知,參加CBA體能測試的2min強度投籃測試的人數(shù)共279人,分為2類,即投搶3分、2分籃,其中參加3分投籃的有190人,參加2分投籃的有89人。參加3分投籃的人數(shù)遠遠高于2分投籃的人數(shù)。
表4 2min強度投籃內外線人數(shù)分類表
在體能測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內線球員為了順利通過測試,選擇了在兩側45°打板投籃的方式,這種投籃方式在比賽中很少見,但在測試中采取這種投籃方式會加快籃球的下降速度,節(jié)省時間,從而提高投籃次數(shù)。在外線投籃中,球員大多選擇在兩側底角投籃,底角投籃的選擇為球員預判籃球落點提供了較好的前瞻性,不會出現(xiàn)弧頂和兩側45°角投籃之后籃球四處亂飛的情況。
從圖1中看出,2020—2021賽季CBA賽體能測試的2分鐘強度投籃項目,所有球隊球員選擇外線投籃的人數(shù)都高于內線投籃的人數(shù),且選擇外線投籃人數(shù)達到了內線投籃人數(shù)的2.1倍。這是因為內線投籃不僅要求投籃次數(shù)要高,中次的要求也明顯高于外線投籃,導致需要頻繁出手,從而降低了命中率,球員也就更傾向于外線投籃。
圖1 2min強度投籃內外線人數(shù)分類表
2.3.2 投籃成績分析3分投籃前5名的球員分別為:山西國投職業(yè)籃球俱樂部的原帥,24中22(150分);蘇州龍肯帝亞俱樂部的史鴻飛,24中22(150分);遼寧沈陽三生飛豹籃球俱樂部的叢明晨,24中21(139分);廣東宏遠華南虎俱樂部的王薪凱,24中21(139分);吉林九臺農(nóng)商銀行東北虎籃球隊的姜偉澤,25投20中(129分)。2分投籃前5名的球員分別為:時代中國廣州隊的鄭準,30投29中(150分);蘇州龍肯帝亞俱樂部的劉宇軒,32投24中(116分);吉林九臺農(nóng)商銀行東北虎籃球隊的趙俊峰,30投23中(109分);青島國信海天籃球俱樂部的王慶明,30投23中(109分);新疆廣匯飛虎俱樂部的朱傳宇,29投23中(109分)。
2min強度投籃個人成績前5名的球員分別為:山西國投職業(yè)籃球俱樂部的原帥,24中22(150分,3分投籃);蘇州龍肯帝亞俱樂部的史鴻飛,24中22(150分,3分投籃);中國時代廣州鄭準,30中29(150分,兩分投籃);遼寧沈陽三生飛豹籃球俱樂部的叢明晨,24中21(139分,3分投籃);廣東宏遠華南虎俱樂部的王薪凱,24中21(139分,3分投籃)。在該項測試中選擇外線投籃的球員滿分成績和高分球員更多,在所有參與該項測試的球員中,單項投籃成績前5名的球員都選擇外線投籃。這是因為內線投籃要求的投籃次數(shù)更多,相同時間內投籃次數(shù)的增加對球員命中率的影響遠高于內外線距離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2min強度投籃測試中,選擇3分投籃的球員人數(shù)遠超2分投籃的球員人數(shù),且不論是根據(jù)3分球得分前5名的球員和2分球得分前5名的運動員得分成績進行比對,還是根據(jù)整體2min強度投籃個人成績前5名得分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3分投籃的得分成績明顯高于2分投籃的得分成績。
2.4.1 各球隊專項速度耐力滿分成績分析由圖2可知,參加2020—2021賽季CBA體能測試的專項速度耐力測試中,共279人參加,其中有59人在專項速度耐力測試中取得滿分。
圖2 參與測試球隊滿分人數(shù)統(tǒng)計
為增加體能測試的合理性,在測試要求中明確劃分了身高和體重的不同得分標準,這是為了保障高度過高和體重過大的球員,因為球員身高越高、體重越大,身體在專項速度耐力測試中的負荷越大。測試中,得滿分人數(shù)最多的是浙江稠州銀行金牛俱樂部,有7名球員。浙江稠州銀行金牛俱樂部之所以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在于這個俱樂部年輕球員居多,平均年齡為23歲,身體素質、體能等方面優(yōu)于其他俱樂部。而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則是20支俱樂部中唯一一支在專項速度耐力測試中無滿分球員的球隊,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球員年齡普遍偏大,也是導致其專項速度耐力測試成績不理想的因素之一。
2.4.2 個人專項速度耐力滿分成績分析將專項速度耐力測試項目總成績排名前5的球員進行篩選,因第5名有2人成績相同,因此分別是以下6人:吉林九臺農(nóng)商銀行東北虎籃球隊的姜偉澤,為58′2;福建鱘潯興俱樂部的湯杰,為58′43;山西國投職業(yè)籃球俱樂部的何家辰,為58′5;浙江稠州銀行金牛俱樂部的陸翊銘,為58′7;蘇州龍肯帝亞俱樂部的孫鑫,為58′8;福建鱘潯興俱樂部的陳林堅,為58′8。
3.1.12020—2021賽季CBA體能測試整體通過率較高,其中381名注冊球員中通過328人,通過率為86%;未通過35人,占比9%。
3.1.22020—2021賽季CBA參與體能測試的球隊共20支,其中4支球隊體能測試全員通過,其他球隊球員通過率也均在60%以上,通過率較高。
3.1.32min強度投籃方式和選模式化嚴重,內線球員一般采取45°打板投籃,外線球員選位趨向于兩側底角。
3.1.4投籃方式選擇差異性大,外線投籃人數(shù)遠多于內線人數(shù),且外線高分球員也多于內線球員。
3.1.5專項速度耐力測試高分成績的球員偏年輕化。
3.2.1劃分球員位置類型,完善2min強度投籃設置。球員為通過體能測試項目,在測試過程中往往采用自己在比賽中不常使用的投籃方式、不同的投籃地點。然而在比賽中,投籃的機會轉瞬即逝,通過調整位置可能導致投籃機會的喪失,這也就失去了體能測試為提高球員能力而服務的初衷。因此,在體能測試中,可以通過劃分內外線球員,通過增加障礙,不定點投籃的綜合考核方式去考核球員的能力,從而促進球員能力的發(fā)展。
3.2.2專項速度耐力成績標準的劃分應該更為精確,不能只從身高、體重、球員測試時間這幾個標準來衡量。眾所周知,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但CBA的球員并不都是年輕小將,因此對不同年齡球員采取相同的衡量標準本身就不合理。因此,在體能測試中,對球員年齡的衡量因素也要考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