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四川 成都 610110)
高職院校是社會人才輸送的基地,學校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還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實際上,許多高職院校開展的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這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根據學生現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
雖然各大高職院校都注重對學生開展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部分學校沒有及時更新傳統(tǒng)的辦學思想理念,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足,這對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造成不利影響。
如今,多數高職院校的辦學重點是專業(yè)課程教學,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有助于促進學生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增強自身能力,提高學校的專業(yè)競爭力,但是忽視了對學生政治思想的培養(yǎng),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素質。在部分高職院校安排的課程中,占據大量比重的是專業(yè)性質課程,學生的日常學習都是專業(yè)知識內容,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比較少。期末臨近考試階段,一些教育工作人員為了學生有更多時間復習,將思想政治課程改成自習課,讓學生自主復習專業(yè)課程知識,這樣的安排不僅剝奪了學生全面接受政治教育的權利,還會造成學生不能系統(tǒng)理解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甚至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管理時,各方面教育都有強調,但是缺少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兩者呈現分離狀態(tài),學生管理更注重學生的常規(guī)紀律,強制性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規(guī)章制度,教師對思政教育的認識比較模糊,以為強調學生遵守規(guī)則就是在進行思政教育。大多數高職院校開設的思政課主要有兩門,也就是《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yǎng)》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學校通常將這兩門課程安排在學生大一期間,這兩門課程的學習結束后,關于思政課程的學習幾乎沒有。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與思政教育有著重大聯(lián)系,如果在學生管理中不能充分融合思政教育,會造成學生管理方式存在缺陷,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達不到良好效果,影響管理方式的作用。
很多高職院校將專業(yè)課程視為教學重點,學生日常的行為規(guī)范并沒有得到關注,一些校領導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通常聘請一些學科的老師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這些教師并非專業(yè)教師,開展學生管理活動缺乏經驗,不僅不能有效融入思政教育,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容易導致學生誤解學生管理的目的,以為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只是為了讓學生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從而也會忽視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也不會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行為。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高職院校安排了具有專業(yè)性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管理,但這些教師也會有個別因為自身教學能力存在不足,尤其是剛從學校畢業(yè)直接進入高職院校任教的教師,這些教師在開展學生管理時,很難達到良好效果。受過專業(yè)訓練或者專門進行學生管理的教師,能夠結合學生情況,從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目標出發(fā)進行管理,而有的教師外出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比較少,不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不能持續(xù)提高自身良好思想道德水平,將會影響學生道德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在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學校應該意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增加思政教育課堂教學,開展思政教育活動,保證對學生開展良好有效的思想教育。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具有重要作用,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由教師培養(yǎng),教師要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思想道德進行指導,才能夠減少學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讓學生自身發(fā)展方向與時代發(fā)展方向保持一致。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員與思政教育教師共同合作開展學習雷鋒活動,深化學生對雷鋒精神內涵的了解,并讓學生以雷鋒作為自己的模范,樂于助人,有責任心,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除此之外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大力弘揚道德模范精神品質,并加強宣傳工作,同時也可以邀請道德模范到學校中開展演講活動,讓學生與道德模范有接觸的機會,這時候學生對思政教育的了解并不局限于道理的灌輸,而是從真人真事中獲取正能量。開展相關的思政教育活動,是體現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途徑,將思政教育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能夠提高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員將思政教育與素質教育相混合,以為素質教育已經包含了思政教育,認為在開展思政教育沒有必要思政教育與素質教育雖然教育目的存在相似性,但換一個角度就能看出兩者的差異。所以學校要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必須讓管理人員全面認識思政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差別,認識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結合其特點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體系。將思政教育與素質教育相融合,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從學生的思想出發(fā),全面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并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
高職學生普遍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與其他不同的是思政教育更強調學生的學習自覺,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擴大了思政教育的學習渠道,除了課堂、教材、教師講解,自主多樣化的學習成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思想政治內容還需要教師逐漸培養(yǎng),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再將其落實到生活中,結合現代教育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從提問環(huán)節(jié)、思考探究環(huán)節(jié)、總結交流環(huán)節(jié)做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問是課堂教學常用方式,教師在提問時要保證學生自主回答,不能自問自答,同時可以借助新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思維運轉。思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回答問題前思考,對于一個問題的思考有助于增強學生思維思考活動,對思政教育某個內容的思考有助于學生重新回顧,增強記憶,并內化于心。課堂總結是一堂課的重要內容,能夠系統(tǒng)列出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教師總結課堂教學內容相當于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總結中,既能夠讓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講了哪些內容,也能讓學生意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強大作用。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方面,不僅要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保障學生主體地位,在常規(guī)管理方面也要突出學生地位,學??山M建學生干部隊伍,通過學生管理學生的方法融入思政教育。組建學生干部隊伍開展學生管理活動,有助于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推動思政教育的有效進行,同時學生干部也是學生,學生與學生溝通交流比較容易,既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學生管理人員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管理水平。
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是,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建設,正確認知學生的思想現狀,以合適的方法進行引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每個學生的思想觀念都有所不同,這要求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人員跟緊時代步伐,及時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對于學生現在的思想道德水平,管理工作人員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在與學生交流時多用關心和鼓勵的語氣,在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與約束中,不能一味批評學生的錯誤,而是了解學生犯錯誤的本質,并針對學生情況給予學生正確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獎學金都設置是一種對學生成績優(yōu)異的一種肯定和鼓勵,獎學金多用于嘉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為了讓學生意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積極改正錯誤,培養(yǎng)良好它的品質,教師可以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設置除了學習成績以外的獎學金,充分調動學生思政教育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高職院校的教師要起到帶頭作用,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并營造良好的道德模范競爭環(huán)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意識到要主動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行為。在學校的學生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并不是一時的事情,而是將此相互融合,并不斷加強鞏固,因此教師也要注重后期的強化教育,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更深層次的教育,尤其是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每個高職院校的班級中都有一些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的思想教育不能與一般學生一樣,應給予這些學生反省和自我消化的機會,如果這些學生屢教不改,而且自覺性較低,教師應當適度對其進行批評和處罰,讓這些學生在犯錯誤之后承擔后果,讓學生知道不注重自身道德行為的消極影響,在日后的生活中才會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范圍較廣,提高學生管理工作需要不斷進行優(yōu)化改革,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并利用思政教育轉化學生錯誤觀念,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質,同時,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調查,根據學生現實情況開展思政教育。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深入了解學生之中,對其心理和行為進行正確引導,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管理工作中能夠引導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