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圣湖中學,廣西 貴港 537100)
自主學習能力即學生自己主宰自己學習的能力,使用多種策略來控制以及調節(jié)自身的學習,是與他主動學習相對立的一種學習方式,通俗而言即自己學習。眼下倡導終身教育,即活到老,學到老,也就更加強調了學習自主性的重要。加強和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既是學生適應當代社會的需求、為其終身教育打下基礎的前提,也是使學生能夠自己探索和學會與他人合作,不斷提升各項能力的必備條件。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化學習奠定基礎,已成為高中化學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有了新的要求,不僅要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微觀探析能力、思辨能力及探究能力,還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有一個質的提升。其次,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著力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習者學習內容更加個性化、學習方式更加自由,學習效果更好,學習者能夠更好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社會在不斷進步,知識與信息發(fā)展日新月異,高中學生學習的內容更是與時俱進,化學教學除了傳遞學生必要的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基,讓其能夠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既有利于強化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也能契合時代的潮流,為其今后的發(fā)展指明方向。高中化學教師要意識到自主學習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采取多元化教學措施,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落腳點,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為其今后成長提供有效助力。
在當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多數教師通常利用課件進行章節(jié)講解,將該章節(jié)的重點知識講解完全之后,再講解一些課后習題基本就完成教學內容,這種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嚴重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學生無法感知到化學的趣味性,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難以激發(fā)其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和探究意識,要讓他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收獲樂趣,讓他們感受到化學學習也同樣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抵觸”或者“厭惡”的情緒。所以,就當前的教育情況來看,亟待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增強課程教學的趣味性,樹立學生的自主學習信心,讓學生在快樂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感。
就當下高中化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教師占據主導的情況,即在課程中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學生的思路、思考角度通常是由教師引導,這就造成了學生對教師的過度依賴,一旦脫離教師,學生將難以自主開展學習,且這種灌注式教學方式或許能夠應付考試,但一旦放于實際應用或者今后的學習,就會適得其反,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習慣及學習方式都十分不利,長期如此,很容易散失學生對化學學習積的極性以及主動性。
當代高中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較大壓力,高中階段科目眾多,學生應接不暇,再加上部分學生的化學基礎薄弱,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化學知識難以實現有效吸收,再加上化學本身就需要較強的微觀把控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導致學生學習較為困難,最終使得課程中普遍存在學生由于聽不懂或者課程枯燥而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的情況,磨滅了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
由于當代高中學生習慣于“教師講”,一旦開展自主學習,就茫然不知所措。這說明學生對老師產生了過度依賴心里,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要隔絕學生對教師的依賴,讓學生脫離教師展開自主探究。例如在人教版(舊版)高中化學必修一學生實驗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實驗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熟悉實驗中用到的器材及正確使用方法,并且?guī)е约豪Щ蟮膯栴}去探究實驗,真正弄清楚實驗的目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該怎么操作,會有什么樣的實驗預期,將會看到會什么樣的實驗結果。為此目的,教師應提前布置預習要求,讓學生關注預習的三個方面,包括預習實驗原理,預習實驗步驟,預習實驗過程及實驗注意事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脫離教師,才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熱愛化學的熱忱,從而在無形中促使其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此外,化學教師在設計預習任務時,預習作業(yè)一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層次性,要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空間。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鈉”的教學中,在課前,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預習,在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基礎和不同水平,進行分層預習作業(yè)設置,將其分為ABC 三個部分,例如A 部分為認識鈉,B 部分為能夠大致掌握鈉的基本性質,C 部分為掌握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在布置預習作業(yè)之后,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加以完成。
傳統(tǒng)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一味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墨守陳規(guī),被動的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進而導致其自主學習能力低下。因此,為有效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除去讓學生脫離教師外,還要扭轉師生地位,讓學生成為主導者,讓其自主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轉變教學主體,不再是教學的主導,而是在組織上的主導,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注重“導”而非“教”,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自行探索、自行思考,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或者解惑者,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探究,有效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此外,為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欲望,化學教師要在課堂中采用趣味性、游戲化教學,豐富教學形式,讓苦學變?yōu)闃穼W,讓學生愛上學習,進而激發(fā)起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無形中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掌握好的技巧是學習好一門學科的關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化學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課后查閱資源的方式,指導學生在網上搜索一些能夠提升學習效率的方法,這些特殊的學習技巧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在潛移默化的知識探索過程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其次,化學教師還可以將教材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布置相應的課后任務,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一個趣味性、探究性較強的自主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無形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步入了教學舞臺,給傳統(tǒng)化學教學體系帶來了極大的變革?;瘜W教師可以充分借鑒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直觀的展示知識點,或者將趣味性實驗、趣味化學現象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視頻、圖片真正了解化學、認識化學,激發(fā)其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即時性和豐富的教學資源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興趣一旦得到激發(fā),學生也就有了愿意學、樂于學的興趣,其自主學習熱情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化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這一手段,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只需要在課堂開始前簡單的講解一下本課堂的重點內容,剩下的就交給多媒體教學和學生自主探究來完成,通過生生交流、自主探究,學生很容易讓學生能夠掌握各個重點概念,并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多元化的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一個自主探究的情景模式,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激發(fā)其自主學習意識,進而在無形中達到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基于微課層面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步入了高中化學教學課堂,這種參與性、靈活性和主動性更強的教學手段的出現,極大的轉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拓展了教學陣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獨立思考意識,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權,其學習效率將會大幅度提升。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只起到一定的輔助和協(xié)調作用,學生能夠自由選擇課內和課外時間展開自主學習,專注于深層次的項目學習和任務學習,無形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且該模式具備較強的適用性,符合當代高中學生的應用標準,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著重大意義。因而,化學教師要積極運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構建出一體化、現代化翻轉課堂教學體系,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全面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提升。比如在“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教學時,由于整體實驗步驟較為復雜,教師就可以將該實驗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微課的幫助下循序漸進地進行實驗探究,從實驗儀器到實驗步驟,最后再到實驗的注意事項,學生能夠結合微課一一掌握,在此過程中,學生將不再依賴于教師,而是有了自主思考、自主討論的空間,其自主學習能力也將逐漸形成。其次,教師也可以在課程結束后將微課復制給學生,讓學生的學習路徑再度拓寬。如,教師在課程結束后,可以將微課資源上傳至學習平臺,讓學生能夠在課后隨時觀看視頻,對于其存在的問題,可以反復觀看,直至全面理解為止。學生方面首先要記錄下課堂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登陸微課學習平臺,反復觀看教師的視頻,針對性的對難以掌握的知識進行重點練習,形成記憶曲線,既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也能促使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改革下提出的有效教學手段之一,通過生生協(xié)作、自主探究,幫助學生有序、系統(tǒng)地展開化學學習,學生也能在探究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等,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路徑之一。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合理分組,然后,教師可以根據本課堂的重難點提出一些典型問題,這種開放性且具有較大爭論性的問題必然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討論,這時候就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事物,發(fā)散學生的思辨能力,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的探究中,教師在對鐵的性質進行重點講解之后,讓學生聯系鐵的化學價和鐵的性質,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找出鐵化合物的性質,這一合作探究過程會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在探究過程中,激發(fā)他們的自主學習欲望。再例如在“乙醇與乙酸”這一章節(jié)中,老師同樣可以在課堂是提出問題,“同學們對乙醇和乙酸有什么了解呢?”問題提出后,教師鼓勵各個小組自行探討出答案,學生就會自覺探討,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不知不覺探究出乙醇乙酸的性質差異。
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應該是“要我學”,而是要做到“我要學”,當代高中學生在化學學習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因而,化學教師要轉變學生這一觀念,要讓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是一個終身化過程,即使在今后的大學學習中,同樣需要加強化學學習,需要具備化學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其意識到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從而保持更加堅定的心態(tài)投入到化學學習中去。
從當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情況來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再加上化學課程本身的單一性和枯燥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意識遭到一定限制,這就意味著老師要科學合理的采用教學手段,傳遞自主學習方法,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導者,極大的激發(fā)其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愿意學、樂于學,最終促使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促使學生終身化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