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玲 (江西萍鄉(xiāng)市教育考試中心)
語言學習本就為交際與實踐服務,近年來,學生學業(yè)加重,各大高校更以提升成績?yōu)榻虒W目標,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與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如何加大英語學科培養(yǎng)學生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與人文情懷的力度,成為學校與教師應當考慮的事情?;A英語課堂教學僅能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想要滿足新高考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要求,必須以英語核心素養(yǎng)作為出發(fā)點,圍繞教材內容開設英語選修課,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延伸,并根據學生學習成果進行針對性教學。
目前,高中英語選修課存在較大缺陷,其開設的主要目的是拓寬學生就業(yè)視野,為學生今后的計劃提供便利,以興趣為主,沒有強制性。同時英語選修課并沒有完備的課程制度,加上學校沒有專門的評估制度,未能及時監(jiān)督與指導選修課的開設情況,使選修課流于形式化,沒有達到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目標。因此,教師在開展選修課過程中,常根據必修課中的知識進行教學,忽視選修課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仍以高考成績?yōu)楹诵慕虒W理念,將必修課的內容搬到選修課中上,將必修選修兩者的配合關系轉變?yōu)閺膶訇P系。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協(xié)調必修與選修教學內容的關系,深入理解新高考對選修課的要求,利用英語學科的性質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素質,明確英語的國際性,以跨文化交流為主要目的進行選修課開展。教師必須拋棄舊有的教學理念,將開展選修課的目標從協(xié)助必修課教學轉變?yōu)樨S富學生課外知識,以幫助學生根據喜好制訂未來的學習計劃。從高中英語教材來看,選修11中的主題“Launching your career”便適合開展學生職業(yè)教育,教師可以從職業(yè)生涯開始,與學生討論他們對未來職業(yè)的想法與規(guī)劃,并協(xié)助學生對其進行補充。例如,學生對“Art”感興趣時,教師可以根據美術的具體創(chuàng)作形式拆分為“painting”“Sculpture”“carving”等,再分類別討論“What are the creative types of painting?”“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in sculpture?”等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規(guī)劃未來發(fā)展目標。綜上,區(qū)別選修課與必修課的標準在于必修課以英語專業(yè)知識為主,將語法、句型、時態(tài)進行拓展講解,力求學生在考試時能利用專業(yè)知識進行答題獲取較高的分數;選修課以拓展學生課外知識為主,并非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產生相應的認知并對自己喜愛的方面進行深入了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往的教學模式以應試化為主要教學思想,圍繞所謂“教學重點”對學生進行填充式教育。該教學模式只關注學生的分數而不關注學生的思想,導致學生對知識運用較差,不利于學生形成較為良好的思維模式。高中英語選修課通常以豐富學生閱歷、提高學生興趣為主,單調地講解語法、句法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加重學習負擔,無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因此,教師需合理制訂選修課教學計劃,運用其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再“為考試而學習”。傳統(tǒng)英語課堂較為嚴肅,雖遵循講練結合的原則,但其趣味性與實踐性仍未滿足新高考對英語教學的要求,因此開展選修課成為必然。在開展選修課時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選修與必修不同,過于依靠講解知識豐富課程內容的行為是錯誤的,必修課內容已足夠學生掌握相關詞匯與句型的用法,過多重復內容的講解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煩感,且“A land of diversity”“Living well”“Meeting your ancestors”等題目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辨析能力,而非考查英語專業(yè)知識。因此教師在展開相關內容教學時,先讓學生對相關內容產生基礎認知,再根據認知部分對課程內容進行規(guī)劃,例如:在“Meeting your ancestors”課程中以“What you want to say”“Discussion on cultural inheritance”為主題進行討論,而非“The idea of ancestors when they invented related things”“How to use ancestral life skills”這類專業(yè)知識需求較高的問題。除學生互相討論和學生老師共同討論的模式外,教師還可以采取辯論賽、表演賽等方式豐富課堂內容,在拓展學生課外知識認知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專業(yè)的知識,形成必修課與選修課協(xié)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選修課開展方式,了解學生英語專業(yè)知識是否達成教學目標,從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適宜的教學計劃并在必修課教學過程補充學生缺少的專業(yè)知識。
自素質教育的提出與施行以來,部分教師對高中英語選修課的開展方式進行探索與實踐,當前存在的英語選修課以欣賞類和技能類為主,綜合知識選修課較少,且許多教師缺乏學校的宏觀指導,在開展選修課時未將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列入考慮標準,導致教學內容同質化。教師以結課為目標,課堂紀律散漫,對學生的引導不到位,無法達成開展選修課的目標。教師主體的教學方式并不適合開展選修課,大部分選修課的內容都以學生興趣為主,想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將教師主講的教學過程向學生主體轉變,不僅有助于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形成,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社交能力與實踐能力。為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將西方國家傳統(tǒng)文化習俗與中國進行比較,讓學生形成基礎的認知的同時分辨外來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在以往的必修課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與外國文化知識涉獵較少,不利于今后跨文化交際課程的開展,也不利于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相關文化知識。就此現象,教師可在選修課中加入相關知識,豐富學生見聞的同時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就以“Poems”與“A healthy life”為例,在“Poems”中,教師可根據中西方詩歌的不同為主要講解點,對比雙方因文化差異與語言差異所形成的不同,“There are great requirements for the format of Chinese poetry”“Western poetry is more free to express feelings”兩句話便是中西方詩歌特點的概述。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西方詩歌自由且注重情緒的特點進行寫作,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而“A healthy life”的教學中,教師以飲食為出發(fā)點,講述西方人對中國飲食不健康的抨擊“Heavy oil, heavy taste, viscera are very happy to eat”,結束西方人對中國飲食的“控訴”之后,教師可以列舉西方人日常飲食“Hamburgers, French fries, cornflakes”等,引導學生對比雙方飲食,究竟“Balanced diet”的中國比較健康還是以“fried food”為主食的西方更加健康。
教學評價是教師獲取學生學習進度的直觀手段,以往教學評價中通常教師占唯一地位,學生成績僅能代表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無法體現實踐與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將單個評價標準轉變?yōu)槎嘣?,就需要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加入學生自評與組員互評,使學生在互評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辨別能力,同時在交流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達到語言教學的目標。學生的學習成果受個體學習方式與學習態(tài)度影響,導致學習情況具有差異性,教師要利用多種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實時評價,以態(tài)度、進步情況與多角度評價作為指標,實現評價環(huán)節(jié)的公平公正,這樣才能根據評價成果改善教學策略與內容。選修課豐富多樣的內容正契合多樣化評價方式實施的需求,就評價角度而言,選修課彈性的教學時間為評價環(huán)節(jié)提供多于必修課的空余時間,教師合理分配空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我尋找問題的能力和增強學生之間互相溝通的能力,從而實現評價環(huán)節(jié)公平公正的目標。特別是“Enjoying novels”一類以討論性較強的課程中,學生可與同桌或小組成員推薦自己喜愛的小說類型,如“Science fiction”“Magic novels”“Detective story”等,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推薦小說的緣由“The plot is wonderful”“Rich characters”“Theme innovation”等而非小說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在進行“Travelling abroad”主題的教學時,大部分學生沒有出國旅游的經驗,因此在參與教學活動時以“Simulated travel”為主,碰到與“Actual Tourism”的同學意見不合等狀況時教師要及時制止,避免不良影響造成教學事故。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豐富自我認知,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注意其他同學的用詞與句型并將其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綜上,教師合理運用評價系統(tǒng)對學生各方面學習情況做出正確的評價,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做出貢獻。
高中英語選修課在新高考的影響下開設已成必然,其內涵既符合社會對高質量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的計劃,又滿足語言學習對學生交際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選修課如何與必修課進行協(xié)同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與拓展,正是我國各大學校與每位英語教師需要思考與研究的問題。通過對選修課程作用的不斷挖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