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琪,黃 穎,張沁玉,文 文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院中醫(yī)科,四川成都,610014)
口腔扁平苔蘚(OLP)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fā)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主要累及頰、舌、牙齦等部位。病損多呈對稱分布,病情具有反復、一般難以自愈的特性[1]。當病損短時間內遍及全身皮膚及黏膜,則稱為泛發(fā)性扁平苔蘚,臨床少見[2]。OLP屬于中醫(yī)“口蕈、口糜、口疳”等范疇,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與精神、內分泌、感染因素有關,中醫(yī)理論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是情志不遂,氣機不暢,氣滯血瘀,邪毒蘊結于局部而發(fā)[3]。目前,針對此病的治療,還存在很大的爭議,未能形成一套較為完整并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療及護理經驗有限。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院中醫(yī)科收治了1例難治性OLP伴全身皮損患者,經系統(tǒng)中醫(yī)辨證施治施護后,患者病情逐漸好轉穩(wěn)定,現將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患者女,26歲,11個月前因口腔雙頰黏膜糜爛,于當地醫(yī)院診斷為“扁平苔癬”并服用“甲波尼龍片”初期緩解后,于后期病情出現反復并加重,治療無果后,轉至某三甲醫(yī)院皮膚科就診,予以免疫檢查,實驗室免疫報告顯示:Dsgi,Dsg3,BP180,結果陰性;鼠膀胱免疫性,ESR為44 mm/h;IgA為4.41;補體C4為0.423;ANA為1:320,患者在該院經免疫治療無果后,為尋求中醫(yī)治療,前來本科就診。主訴:患者因口唇反復糜爛伴口腔頰黏膜反復糜爛充血7+月就診??滔掳Y:神差,雙唇腫脹,舌體潰瘍,口腔疼痛,無法開口說話,進食困難,皮膚病損處夜間惡癢,眠差,多夢,心煩,口干、大便先干后稀,脈滑數。查體:患者口腔雙頰黏膜重度糜爛伴舌部潰爛及灰色假膜,有濃烈惡臭味。上下唇糜爛滲液伴黑色硬厚痂,張口重度受限。前胸腹部、背部及四肢皮膚均出現大面積對稱性苔蘚樣變、紅斑隆起高于皮膚。全身淋巴結可捫及腫大,壓痛。中醫(yī)診斷:口癬(氣陰兩虛、淤毒內滯)。西醫(yī)診斷:OLP、扁平苔蘚、免疫功能紊亂。
本科室采用內外兼治針對性治療口腔扁平苔蘚,對該患者氣陰兩虛、瘀毒內滯證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中醫(yī)治療方案,具體治療處置根據患者每次復診情況選定。每7天為1個療程,療程開始前囑患者行肝腎功及免疫全套檢查,結果示:肝腎功無異常,免疫紊亂(CD4+上升、CD8+上升、CD4+/CD8+下降),第1個療程后治療后患者神差、口唇及頰黏膜病損處仍重度糜爛,黏膜充血較首次稍好轉,疼痛緩解不明顯、張口度稍有改善,服無渣流食,全身皮損處無變化。全身淋巴結仍捫及腫大壓痛。第2療程時患者精神狀況有所好轉,口腔疼痛稍減輕,張口中度受限,服流質飲食,余無特殊變化,直至第5療程時,患者精神狀況及病情出現明顯好轉,口唇及頰黏膜糜爛面積明顯縮小無充血、唇部黑色硬痂脫落、張口輕度受限,服軟食,全身皮損處仍無變化。全身淋巴結除腹股溝處未捫及腫大與壓痛,其余無變化。第8療程時患者病情穩(wěn)定,口腔輕度疼痛,口唇及頰黏膜剩余糜爛處逐漸愈合,無充血,唇部恢復正常、張口輕度受限,服軟食。全身皮損處苔蘚樣紅斑轉為暗紅色,皮疹隆起消失、面積無擴大。淋巴結腫大及壓痛僅限于耳后、頸部,余無不適。復查肝腎功及免疫全套,結果較前無變化。囑患者回家堅持服用中藥、口腔含漱、全身熏洗,1個月后復診?;颊邚驮\時:病情穩(wěn)定,口唇及頰黏膜糜爛面積未見增大、無黑色硬痂、無充血、張口輕度受限,服軟食。全身皮損處黑色素沉著、皮革樣、干燥、無苔蘚樣。囑其后期每4周復診隨訪1次,病情處于穩(wěn)定階段。隨訪半年后,患者唇部、口腔頰部、口底、舌體、均無糜爛和充血,舌體假膜有少量未脫落,張口不受限,服軟食。全身皮膚黑色素沉著、皮革樣、干燥、脫皮。全身淋巴結未捫及腫大與壓痛?,F囑患者每3個月復診1次。
針對該患者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實時辨證調配中藥湯劑,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排毒滋陰為主。有文獻報道中表明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定痛止血、斂瘡生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4]。
《醫(yī)學源流》記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蓖庥弥苿┻x擇得當,不但可以減輕患者的自覺癥狀,而且可使皮膚損害迅速消退[5]。根據患者口腔及皮膚病損情況,口腔病損處予以中藥調配膏劑涂搽每日3次,已達到去腐生新,消炎止痛,促進黏膜修復等功效;胸腹部、背部、四肢皮膚病損處予以中藥外洗方熬水后熏洗,每日1次,達到疏通腠理、祛風止癢、清熱消腫的目的。
針刺療法是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運用針刺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在患者治療過程中選取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等尋行經絡的穴位,每日行治療1次。通過提、拉、捻、轉等手法,刺激患者的經絡腧穴,調整其經絡臟腑功能,達到疏通經絡,調和陰陽,行氣活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選取大椎、肺腧、心腧等穴位進行拔罐療法,以達到祛風除濕,祛瘀活血、瀉熱涼血等功效;選取肺俞、心俞等穴位進行刺絡拔罐,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祛除邪毒等作用;選取曲池、足三里、血海、腎穴位,進行自血療法操作。自血療法是一種非特異性的刺激療法,人體血液中含有細胞、補體、酶類、激素及多種微量元素,注入穴位后,通過穴位吸收激發(fā)和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促進釋放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同時可促進微循環(huán)[6]。
根據患者口腔腫脹情況運用各味中藥聯合選用金銀花、魚腥草、黃芩、蒲公英、白鮮皮,等中藥熬水分早、中、晚3次進行含漱。因此方法具有局部滲透起效迅速、簡便經濟的作用,能達到清熱消腫、消炎止痛抑制口腔細菌生長,改善口腔不適感的效果[7]。
根據患者口腔糜爛情況選用蛇床子、厚樸、苦參、黃柏、蒲公英等,水煎取汁,利用超聲的空化作用,破壞藥液表面張力和慣性,使液體在氣相中分散,將藥液變成霧化顆粒(氣溶膠),直接作用于糜爛處的1種治療方法。藥物經超聲霧化后,在常溫下分裂成大量直徑為1~5 μm的微粒,這些微??筛街诓p區(qū),且經過超聲波的加強作用,加速細胞新陳代謝促使藥物凝聚,使細胞通透性增高,更有利于藥物經口腔黏膜吸收入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8-9]。
醫(yī)護人員在患者治療期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注重觀察患者口唇頰黏膜及全身皮膚病損處變化情況如:口唇頰黏膜糜爛面積是否增加,有無充血,假膜面積是否逐漸縮小,全身皮膚病損處面積有無增大,瘙癢有無好轉,苔蘚樣有無新增,苔蘚樣皮膚色澤情況,有無破損、糜爛及其他異常,保證及時有效治療。根據患者黏膜及皮膚狀態(tài)、疼痛程度予以相應的護理指導。由于口唇黏膜的破損,張口受限,病程長,病情反復,患者出現拒絕進食、營養(yǎng)缺失,精神抑郁,煩躁,悲哀,失眠,根據以上特殊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護理措施,定時予以復診并記錄轉歸。
方藥是中醫(yī)治病的主要手段,醫(yī)護人員應將中藥的基本知識根據用藥途徑、用法、劑量、時間、服藥禁忌、治療要求等各方面應用于實踐,為患者提供用藥護理。密切觀察藥物療效,使藥物有效充分的發(fā)揮,更加安全的用藥,同時,要嚴密觀察患者用藥的不良反應,定期監(jiān)測肝腎功能,及時調整藥方。
該患者全身皮膚病損較重,由于瘙癢嚴重患者時常予以撓、抓,易導致皮膚病損處破潰,若護理不當會增加局部皮膚感染病情加重的風險,因此皮膚護理尤為重要。告知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著純棉寬松柔軟之衣物,修剪指甲避免撓、抓,增加對皮膚病損的刺激配合相應中藥熏洗,緩解皮膚瘙癢改善病損處皮膚狀況。
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食治》中記載:“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庇种赋?“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飲食不節(jié)故也?!薄笆衬芘判岸才K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疴,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由此可見,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則能調護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和重病恢復期的患者。本病病程長、病情變化復雜,本科室在患者病情不同時期給予科學的飲食護理指導。糜爛期病損以黏膜上皮的缺損為主,故應注重忌食強烈理化刺激的食物調味品,如花椒、胡椒、辣椒以及溫度過高的食物。宜選流質或半流質。充血期不同化學刺激會導致病損加重及擴大,故應注重忌吸煙、咀嚼檳榔、飲酒、嗜食辛辣。穩(wěn)定期注重對口腔黏膜的保護,故應忌食辛辣刺激、過燙、酸澀、堅硬食物,逐漸尤軟食轉為普食。治療期間鼓勵患者多食富含豐富微量元素的新鮮肉內、蔬菜、水果,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紤]到該患者的口腔黏膜病損情況,飲食宜清淡、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針對該患者氣陰兩虛的證型,在食療中多選用補脾益腎補氣滋陰,如:山藥排骨、山參湯、玉竹石斛、銀耳湯。
因本病病程長,病情反復,且有癌變的可能,患者情緒低迷,對疾病的康復喪失信心、焦慮、夜不能寐、有恐癌心理,又因口唇糜爛及全身皮膚病損,患者自我形象紊亂、自卑、不喜與人溝通交流。中醫(yī)學認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臟腑有著密切的關系,而臟腑功能活動又要依靠氣的溫煦,推動和濡養(yǎng)?!端貑?陰陽應象大論》中記載::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笨梢娗橹净顒颖仨氁晕迮K精氣作為物質基礎?!端貑?調經論》中記載:“血有余者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也曾提到:“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可見七情與內臟氣血有著密切的關系,情志異常波動往往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劇惡化。相關研究[10-12]證明,10%~68%的患者在發(fā)病之前曾發(fā)生壓力性生活事件,而且??捎^察到病情惡化和加劇常發(fā)生在壓力增加或情感危機等事件期間。王婷[12]對扁平苔蘚相關風險因素及心理因素進行自設計調查表調查分析,經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扁平苔蘚的發(fā)病與心理因素、胃炎、局部理化刺激和自主神經紊亂有關。由此可見,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往往通過改變神經內分泌狀態(tài),引發(fā)疾病或加速疾病的發(fā)展。患者的情志狀態(tài)和行為不同于正常人,而在生活事件與疾病的聯系中,心理應激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13]。在該患者的護理治療工作中,醫(yī)護人員要視人猶己、親切,友善、禮貌、耐心,建立信任關系。在情志護理上常用喜樂療法讓患者產生喜樂情志來消除悲哀情志;情志疏導法通過講明道理正面說理引導患者自覺地戒除惱怒;移情易勝法培養(yǎng)一些情趣轉移注意力使思想從不良情緒轉移他處。護理人員應耐心分析患者病情,正確認識疾病。啟發(fā)患者自我分析來解除和緩解其心理壓力調整情緒;積極宣傳心理養(yǎng)生知識,調動病患的積極性保持情緒穩(wěn)定、積極向上。
脾開竅于口,勞累過度易損傷脾胃,脾虛則運化失常,氣血生化乏源,使機體氣血虧虛,無以上乘濡養(yǎng)口腔黏膜致病,故應告知及患者勞逸適度,起居有常,睡眠充足,順應四時,平衡陰陽,居室通風,保持光線柔和。
中醫(yī)學認為邪毒外侵、入里化熱、灼傷肌膚可導致本病復發(fā),故預防外邪侵入十分重要,結合中醫(y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欲病救萌”的理念,告知患者如何正確觀察病情變化,從而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建議患者平日多鍛煉,增強體質,可選用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五禽戲等,以鍛煉四肢,揉筋健骨,行氣活血,有助于氣血條暢、調節(jié)臟腑功能、增強機體抵御外邪的能力。
隨著現代社會快節(jié)奏的變化,人們精神壓力較大,本病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因該病病程長,反復發(fā)作,且屬于癌前病變范疇,患者及家屬對此病知之甚少,又缺乏對本病治療及護理的正確認知,造成生活質量低下,有恐癌心理,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本科室通過發(fā)放紙質健康宣教資料,介紹該病相關知識;建立微信公眾號,定期發(fā)布有關疾病的健康宣教知識,如:日常護理、飲食禁忌;召集同類患者,進行健康宣講,提高患者對此病的認知度;舉辦科教活動,鼓勵患者共同參與,提高患者的積極主動性。經過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對患者錯誤的認識觀點及行為進行了糾正,從而使其正確面對疾病,按時復診,消除其心理障礙及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增加治療的配合度和信任度;正確觀察疾病癥狀,預防病情惡化,對疾病的康復大有裨益。
OLP病程長,病因未明,病情反復,不易愈合,現代醫(yī)學尚無確切的治愈方法,中醫(yī)特色治療有其明顯的優(yōu)勢,提倡三分治七分養(yǎng),并根據患者不同體質予以對應的治療及調護。故本文針對此病例患者相應癥型提出了針對性的一套中醫(yī)特色護理體系,護理要點包括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尤其是口腔黏膜及皮膚病損變化;中藥內服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加強皮膚護理;給予科學的飲食指導,辨證施膳,減輕食物對口腔黏膜的理化刺激;給予情志護理,調和五臟六腑;加強健康教育,增加認知,增強體質,預防外邪入侵?;颊呓涍^為期8周的中醫(yī)特色護理,效果顯著,病情得以控制,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僅以此文供廣大同行分享護理經驗。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