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德法 李 芳
冬奧會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冬季體育項目運動會。隨著我國冬季奧運會各項準備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冬奧新聞傳播報道的戰(zhàn)略布局也有了更加現(xiàn)實的意義。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辦在即,我國作為舉辦國家將成為全世界媒體報道的中心和民眾關注的焦點。人們對冬奧會的關注度正在不斷增高。但當前現(xiàn)有的冬奧會新聞傳播研究的范圍與方法十分有限,亟須轉換視角,不斷拓寬其研究視野。話語流變的更迭可以映射出社會發(fā)展的脈絡,因此,本研究選取《中國體育報》冬季奧運會體育新聞傳播話語為研究對象,從時間上,選取1979—2020年的冬奧會舉辦日的體育新聞傳播話語,運用話語分析理論,對冬奧會的不同歷史分期進行研究,探究新時期體育新聞傳播話語的發(fā)展流變。
關于話語分析的研究,國外已有了較為系統(tǒng)的理論研究體系,而國內對其研究多借用國外理論,指導于現(xiàn)實的語言應用。因此本文將借用弗爾克拉夫的三維話語分析理論進行《中國體育報》冬季奧運會體育新聞傳播話語研究。本文基于弗爾克拉夫提出的三維話語分析結構,對媒體的話語進行分析,從《中國體育報》新聞傳播話語的文本向度、話語實踐向度以及社會實踐向度三個向度展開探究,解讀其體育新聞傳播話語所反映的話語構建特點。
與其他話語相比,《中國體育報》體育新聞傳播話語具備豐富的元素,在話語結構中不同的元素和修辭進行搭配使用,突出重點內容和突出表現(xiàn)體育主題,呈現(xiàn)出報道議題內容的豐富性,而且體裁也有很多變化?!吨袊w育報》中體育新聞的傳播話語結構通過對大范圍新聞文本的組織實現(xiàn)。官方話語體現(xiàn)權威性的同時還可以對平民關心的事件予以肯定。話語的逐漸平民化使受眾本位思想逐漸凸顯,讀者的地位提升,賦予其更多表達的權利。
此外,還體現(xiàn)了人文理念的回歸?!吨袊w育報》關于冬季奧運會的早期報道,側重于單純報道比賽內容及比賽結果,對人文理念有所淡化,早期的報道較為官方和權威,但距離受眾較遠,不能通俗地表達冬季奧運會的理念。而后期的報道則注重于通俗化、簡單化,受眾更容易理解比賽過程,也可以了解比賽的理念,從而達到更好地宣傳冬奧會的目的,建立人文奧運環(huán)境。
新聞文本生產(chǎn)的互文不同,其達到的傳播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過去的冬季奧運會報道中,對文本和版面的使用日趨平衡,但側重點有偏差,例如在引語中,直接引語的來源逐漸豐富,而間接引語的使用一直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在每一屆冬奧會報道中都有出現(xiàn),但主要目的是為了更易懂。
《中國體育報》作為體育界一份有權威地位的報紙,除了體現(xiàn)文本的話語價值外,也要通過文本展示出話語背后的各種影響因素,以及如何實現(xiàn)想要達到的互文性?;ノ男允侵该總€文本的相互吸引和滲透,任何獨立的語句都與它的由來和產(chǎn)生它的環(huán)境相關聯(lián)。
也就是說,互文性具有明顯的文本性,特點較為顯著,而互為話語性是一種不太顯著的互引,而且互引的不是具體文本的具體內容,是話語的社會秩序及機構秩序等?!吨袊w育報》的冬季奧運會體育新聞傳播話語也在持續(xù)的報道中建立一種報道秩序,這種秩序使《中國體育報》的冬季奧運會體育新聞傳播話語更具傳播力、感染力。
弗爾克拉夫認為,語言是社會實踐的一種,而話語則是這種社會實踐的一個實例。1979年至今的冬季奧運會體育新聞傳播話語呈現(xiàn)了多樣的話語身份,從開始的傳播者決定傳播內容理念到以受眾為中心,從傳播信息到傳播理念都有變化,報道方向上受眾的主導權越來越大?!吨袊w育報》將話語語境的涉及范疇不斷擴展,涉及各個領域,無論是虛擬或真實,皆體現(xiàn)了話語視角的不斷轉換和對奧運的理性思考。
《中國體育報》冬季奧運會體育新聞傳播話語的文化建構,不再關注表層的文化內涵,而是擴大視角,對能夠影響人們生活的奧運文化進行話語建構。由表層過渡到深層次的文化建構體現(xiàn)了新聞媒體的深度思考。在環(huán)境建構中,對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從一而終,《中國體育報》帶領讀者領略了各城市的自然風光,通過文字和圖片展現(xiàn)了不同城市的建筑和風土人情,由此在讀者心中建構出了一些虛擬的自然環(huán)境。環(huán)境建構由自然化的話語漸漸轉向人文化話語,新聞媒體的話語水平也有了提升,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構一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文環(huán)境成為值得思考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