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國虎 高玉軍綜述 蔣 偉審校
顱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導致青壯年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2]。TBI病人預后影響因素很多,從急診室、監(jiān)護室、手術室及術后管理等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都有關。近年來,氨甲環(huán)酸(tranexamic acid,TAX)在TBI中的應用逐步引起重視。研究表明,TBI后3 h內使用TAX治療,能夠降低輕、中型TBI的死亡風險[3~5]。本文就TAX在TBI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
纖維蛋白溶解增加是導致TBI后凝血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6]。纖維蛋白溶解在TBI中很普遍,并且可以作為顱內進行性出血的評估指標[7]。TAX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賴氨酸衍生物,屬抗纖維蛋白溶解劑,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8],能與纖維蛋白溶酶原形成1:1的復合物,從而引起纖維蛋白溶酶原構象改變,或與纖維蛋白溶酶的重鏈結合,引起其構象變化,使其失去活性,發(fā)揮抗纖蛋白溶解的作用,阻止血凝塊溶解[4,9],進而阻止顱內出血的擴大及纖溶酶原在損傷時所引起的腦水腫[10],從而達到改善TBI病人預后的作用。
CRASH試驗是關于使用TAX治療創(chuàng)傷的一項國際性、多中心、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5]。CRASH-2的試驗結果表明,TBI后8 h內給予TAX可減少因顱內出血造成的死亡[11]。但是,通過預先指定的亞組分析表明,傷后3 h內給予TAX治療并不能降低病死率[12]。還有研究表明在8 h內使用TAX治療,可以減少TBI的出血幾率[13,14]。不同研究得出不同結論,考慮與樣本量及使用TAX時間窗偏差等因素影響有關。涉及1 3000例TBI的CRASH-3試驗結果表明,輕、中型TBI傷后3 h內使用TAX治療可減少病死率,風險降低約25%(RR為0.72;95%CI在0.56 ~0.92 ),明顯改善病人預后(P=0.005 )[5]。一項涉及40 138例TBI使用TAX治療的隨機試驗薈萃分析表明,傷后立即使用TAX進行治療,明顯提高生存率(P<0.0001);傷后3 h內,每延遲15分鐘使用TAX,生存獲益降低10%[3]。還有研究表明,3 h后使用TAX,不一定會有效[15~17]。因此,建議TBI后3 h內甚至更早使用TAX,可有效改善輕、中型TBI病人的預后。
關于TAX對急性TBI病人死亡、殘疾、血管閉塞事件和其他并發(fā)癥影響的CRASH-3試驗報道,干預組10 min內靜脈注射負荷劑量的TAX(1 g),然后8 h內靜脈滴注1 g;安慰劑組輸注同等量0.9%氯化鈉,該文獻未提到具體TAX配比[18]。Fakharian等[19]在研究TAX對TBI遲發(fā)性顱內出血預防作用的一項隨機雙盲試驗中所采用的方法為:干預組10 min內靜脈滴注0.9%氯化鈉配比的TAX溶液(1 g),然后再用0.9%氯化鈉1 000 m l配比TAX(1 g)維持8 h;對照組輸注同等量的0.9%氯化鈉。一項關于TAX在TBI中應用的隨機對照試驗所采用的方法為[20]:干預組先在10 min內靜脈注射0.9%氯化鈉配比的TAX(1 g),然后在8 h內持續(xù)靜脈滴注0.9%氯化鈉溶液500 m l配比的TAX(1 g),對照組輸注同等量0.9%氯化鈉。Chakroun-Walha等[21]在對TAX是否獲益的前瞻性隨機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Jokar等[20]一致。雖然目前較多研究沒有提到TAX的具體配比[14,18],但是大致原則基本為:在初始10 min內靜脈注射1 g的TAX,然后在8 h內靜脈滴注1 g的TAX維持;配比溶液通常選擇0.9 %氯化鈉,在初始需要選擇0.9 %氯化鈉溶液100 m l進行配比,后面8 h內的維持可根據(jù)情況(比如年齡、心臟功能、基礎疾病等)選擇0.9%氯化鈉500 ml或1 000 m l配比。但是,以上研究均未提及身高、體重對藥物的影響。
一項涉及29個國家175家醫(yī)院的CRASH-3試驗[18],納入TBI達12 737例,其中9202例(72.2 %)在傷后3 h內接受TAX治療;結果顯示TAX治療組相關死亡風險為18.5 %,安慰劑組為19.8 %;排除GCS評分3分或雙側瞳孔固定的病人后,在通過預先指定的敏感性進行分析,TAX組頭部損傷相關死亡風險為12.5 %,而安慰劑組為14.0 %;TAX能夠降低輕、中型TBI死亡風險(RR=0.78 ;95%CI 0.64 ~0.95 ;P=0.005 ),但不能降低重型TBI死亡風險(RR=0.9 9 ;95%CI 0.91 ~1.07 ;P=0.73 );兩 組 血 管 閉 塞 事 件(RR=0.98 ;95%CI 0.74 ~1.28 )及癲癇發(fā)作風險(RR=1.09 ;95%CI0.90 ~1.33 )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另外一項涉及1 767例TBI的CRASH-3試驗表明[14],對于瞳孔有反應及輕、中型TBI,早期使用TAX治療,能夠降低出血風險(RR=0.88 ;95%CI0.80 ~0.96 ;P=0.0047 )。Jokar等[20]研究表明,TAX能減少TBI出血量。另外一項涉及40個國家和地區(qū)274家醫(yī)院的CRASH-2試驗,納入傷后8 h內有嚴重出血或有發(fā)生嚴重出血風險的成人創(chuàng)傷,干預方法同CRASH-3試驗[18],結果表明,TAX治療顯著降低28 d病死率,其中干預組1 463例病死率為14.5%,安慰劑組1 613例 病 死 率 為16.0 %(RR=0.91 ;95%CI 0.85 ~0.97 ;P=0.0035 )[17];出血導致的死亡風險顯著降低,其中干預組489例死亡(4.9%),而安慰劑組574例死 亡(5.7 %)(RR=0.85 ;95%CI 0.76 ~0.96 ;P=0.0077);進一步亞組分析顯示,1 h內接受TAX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因出血導致的死亡風險,干預組3 747例中198例(5.3%)死亡,安慰劑組3 704例中286例(7.7 %)死亡(RR=0.68 ;95%CI 0.57 ~0.82 ;P<0.0001);1~3 h進行治療也降低因出血而死亡的風險,干預組3 037例中147例(4.8%)死亡,安慰劑組2 996例中184例(6.1 %)死亡(RR=0.79 ;95%CI 0.64 ~0.97 ;P=0.03 );3 h后治療增加因出血而死亡的風險,干預組3 272例中144例(4.4%)死亡,安慰劑組3 362例中103例(3.1 %)死亡(RR=1.44 ;95%CI 1.12 ~1.84 ;P=0.004 )。因此,TBI早期(至少3 h內)使用TAX治療,能夠降低顱內出血風險,從而降低輕、中型TBI死亡風險,不增加血管閉塞及癲癇風險。
目前,在已發(fā)表的外文文獻中,僅有兩篇我國學者發(fā)表的相關薈萃分析[22,23]。在已發(fā)表的中文文獻當中,倪燕青等[24]研究表明,與對照組相比,TAX治療組入院1 d血漿D-2聚體水平明顯降低(P<0.01),NICU時間明顯縮短(P<0.01),GOS評分明顯提高(P<0.01 )。陳晨等[25]對52例輕型TBI的研究表明,TAX治療組住院時間和ICU時間明顯縮短,再出血率明顯降低(P<0.05),而且TAX治療明顯減少血腫體積(RR=0.45 ;95%CI0.34 ~0.49 ;P=0.005 ),明顯降低手術治療率(RR=0.65 ;95%CI 0.44 ~0.4992 ;P=0.035 )。熊海兵等[26]對TBI使用TAX時間窗的研究表明,早期治療組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評分明顯改善、進展性顱內出血發(fā)生率明顯降低、預后明顯改善(P<0.05 )。王磊等[27]對TBI院前使用血凝酶或TAX的研究表明,血凝酶對TBI止血效果更滿意,有利于降低再出血風險,改善預后,不增加血栓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P<0.05)。雖然,該研究顯示出血凝酶的優(yōu)勢,但是TAX的研究涉及樣本量大,具有國際性、多中心性、隨機、對照等優(yōu)勢,相對比較成熟。因此,血凝酶在TBI中的應用需要更多研究驗證。
總之,TBI后3 h內使用TAX治療,能夠降低輕、中型TBI的死亡風險,而且不會增加血管閉塞及癲癇風險。雖然,TAX不能降低重型TBI的死亡風險,但也未見明顯不良后果。TAX使用方法為:初始10 min內靜脈注射1 g的TAX,然后8 h內靜脈滴注1 g的TAX維持。建議對無TAX使用禁忌癥的TBI,常規(guī)超早期(1 h內),最晚不要超過3 h使用TAX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