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春慧
(朝陽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骨傷是創(chuàng)傷常見類型,其中,骨傷一般是直接因素或者外界間接因素導致的創(chuàng)傷,且損傷后相應關節(jié)出現(xiàn)運動和感覺障礙,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異常肌張力以及相關病理反射。骨傷后疼痛可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產生嚴重影響,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1-2]。本研究選擇我院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骨傷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對骨傷患者采取常規(guī)方法護理,觀察組對骨傷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比較2組骨傷護理滿意度;患者主訴疼痛的時間、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止痛的天數(shù)、骨傷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骨傷術后總住院時間;護理前后患者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并發(fā)癥例數(shù),分析了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骨傷患者。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年齡23-67歲,平均(47.21±2.48)歲。骨折的部位中,從骨折部位分析,鎖骨骨折患者一共有4 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17 例,股骨頸骨折患者占 11例,跟骨骨折的患者5例,盆骨骨折10例,其他的骨折類型有3例。從手術類型分析,實施了鋼板固定手術患者 20 例,髓內釘內固定的患者有16例,其他手術類型患者有14例。男患者有34例,女患者有16例。觀察組年齡23-67歲,平均(47.67±2.12)歲。骨折的部位中,從骨折部位分析,鎖骨骨折患者一共有5 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17 例,股骨頸骨折患者占 11例,跟骨骨折的患者5例,盆骨骨折9例,其他的骨折類型有3例。從手術類型分析,實施了鋼板固定手術患者 20 例,髓內釘內固定的患者有15例,其他手術類型患者有15例。男患者有34例,女患者有16例。2組資料有可比性。
2 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方法護理,觀察組則采取針對性護理。(1)心理針對性護理:入院后對骨傷患者進行耐心和詳細介紹。對于骨傷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親切態(tài)度,給予患者鼓勵,護理,安慰,耐心和詳細地回答受傷患者提出的問題,消除其焦慮和恐懼感;注意骨傷患者的情緒隨時變化,并及時進行心理干預。(2)疼痛知識教育:對骨傷患者進行疼痛知識的教育和緩解疼痛的方法的介紹,可促使患者建立正確的認知并增強他們對治療的信心。強調個人依從行為的重要性,并提高患者的意識和對針對性護理的依從性。(3)疼痛緩解方法。指導患者選擇看電視、看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通過聽故事和聽音樂等方式減輕對疼痛的關注,以緩解疼痛,還可通過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和冥想進行疼痛的緩解。另外,需要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以及交流,提高其對疼痛的認知,并更好掌握術后疼痛控制的方法。必要時對于常規(guī)方法無法緩解疼痛的患者遵醫(yī)囑給予止痛藥物控制疼痛,但需要從小劑量開始,以免產生藥物依賴。
3 觀察指標:比較2組骨傷護理滿意度;患者主訴疼痛的時間、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止痛的天數(shù)、骨傷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骨傷術后總住院時間;護理前后患者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并發(fā)癥例數(shù)。
4 統(tǒng)計學處理:SPSS24.0軟件檢驗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P<0.05說明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 結果
5.1 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有更高的骨傷護理滿意度50(100.00%),對照組是80%,P<0.05。
5.2 2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對比:護理前對照組、觀察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相近,P>0.05;護理后觀察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變化幅度更大,P<0.05。護理前觀察組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分別是(14.21±2.25)分、(5.21±2.11)分和(64.35±2.46)分。護理后,觀察組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分別是(9.56±2.01)分、(1.21±0.11)分和(95.67±4.47)分。護理前對照組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分別是(14.21±2.56)分、(5.21±2.21)分和(64.21±2.12)分。護理后,對照組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分別是(8.24±1.01)分、(3.11±0.11)分和(85.21±4.18)分。
5.3 2組患者主訴疼痛的時間、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止痛的天數(shù)、骨傷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骨傷術后總住院時間對比:觀察組患者主訴疼痛的時間、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止痛的天數(shù)、骨傷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骨傷術后總住院時間和對照組比較有優(yōu)勢,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主訴疼痛的時間、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止痛的天數(shù)、骨傷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骨傷術后總住院時間分別是(7.21±1.01)天、(7.01±1.14)天、(3.46±1.21)天、(10.34±1.71)天,而對照組患者主訴疼痛的時間、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止痛的天數(shù)、骨傷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骨傷術后總住院時間分別是(9.13±1.61)天、(9.45±1.11)天、(6.11±1.27)天、(13.29±1.79)天。
5.4 2組并發(fā)癥例數(shù)對比:觀察組并發(fā)癥少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8例并發(fā)癥,觀察組2例并發(fā)癥。
對于骨傷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而手術后,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直接關系到骨傷患者的恢復效果和預后[3-4]。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針對性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有效,充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還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通過早期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術后康復條件,加入緩解疼痛的措施,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減輕疼痛對患者的影響,可加速患者術后相關功能的恢復,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并減輕患者疼痛,改善其術后睡眠質量和生活自理能力[5]。韓利朵,杜苗[6]的研究顯示,綜合康復護理對預防脊柱骨折術后患者下肢疼痛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大,可有效減輕患者的下肢疼痛,并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邵楠,王淑朋,王閃閃[7]的研究顯示,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預防脊柱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確切,通過各項針對性措施的綜合實施,可有效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更好改善患者的康復質量。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方法護理,觀察組則采取針對性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骨傷護理滿意度、患者主訴疼痛的時間、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止痛的天數(shù)、骨傷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骨傷術后總住院時間、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相比較對照組更好,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少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對照組、觀察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相近,P>0.05;護理后觀察組阿森斯失眠測評(AIS)分數(shù)、視覺模擬評分VAS、生存質量QOL評分變化幅度更大,P<0.05。觀察組患者主訴疼痛的時間、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止痛的天數(shù)、骨傷術后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骨傷術后總住院時間和對照組比較有優(yōu)勢,P<0.05。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對于骨傷患者的臨床價值高,可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并改善術后睡眠質量和減輕術后疼痛,提高骨傷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減少止痛藥物使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