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婭萍
【摘要】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有的教師在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與互動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難題。因為有些家長個性比較突出,不會進行換位思考,包容性比較差,那么,如果合作起來就會比較大,困難問題就比較集中。所以,對于新時期做好家長工作,我們也進行了廣泛的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幼兒園;家長工作;策略
文章針對新時期做好家長工作的策略,展開分析與探討,為教育同仁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樹立專業(yè)形象,增強家園雙方互信
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要想讓幼兒家長認可教師首先教師要在家長面前樹立起專業(yè)形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一定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家長看到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并能夠通過對幼兒行為的解讀,使家長發(fā)現(xiàn)教師比較專業(yè),進而也對家長提供一些比較實用的家庭教育指導,進而會使家長更加信任教師。
例如,有一名幼兒特別喜歡拆家里的東西,有一次家長向老師告狀:“我們家孩子特別愛拆鬧鐘,已經(jīng)拆壞好幾次了。真是太難管了,他調(diào)皮搗蛋,請老師管一管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為家長教育子女提供相應的指導,比如,幼兒搞破壞搗亂的行為,實際上是孩子在探究,是他們在動手動腦認識事物的一個過程,所以這是孩子寶貴的品質(zhì),那么在教師的解讀與建議之下在家庭生活當中,家長還支持孩子使用各種工具進行探索,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由于家長看到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水平,那么他們就會逐漸地把關注的點落實到孩子的教育上來,并且更加信任和依賴幼兒教師。在此基礎上基礎上他們與教師進行交往和互動時,就會給予一定的尊重和禮遇,所以,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堅持不懈的學習專業(yè)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在反思中實現(xiàn)進步,使自己逐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專家,并能為家長提供有效地教育指導。
二、學會調(diào)控情緒,塑造良好職業(yè)形象
在家園共育的工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家長在詢問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或者是有某些地方產(chǎn)生懷疑,甚至會有失禮的表現(xiàn)行為時,幼兒教師的做法,應該是冷靜處理,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能有效地塑造教師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因為面對家長的指責和質(zhì)疑,對于已經(jīng)付出了腦力和體力雙重勞動的教師而言,他們也會產(chǎn)生不良情緒,那么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冷靜下來,退一步處理問題。
例如,有的家長會質(zhì)疑:“你們這是什么幼兒園?怎么連件衣服都弄丟了?”正當教師忙碌了一天,正哼著歌曲、打掃衛(wèi)生時,遇到了前來質(zhì)疑的家長。原來,這位幼兒家長是想讓孩子帶一件衣服,以備不時之用,結果診斷衣服沒有保管好,擔心孩子會感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耐心地微笑服務,并帶領幼兒家長到各個地方去找一找,最后,這位幼兒家長在幼兒園的滑梯旁邊找到了孩子的衣服,原來是離園時,奶奶沒有帶孩子回家而是玩滑梯了。由于玩得太熱了才把衣服脫下來,最后忘在了這里。當幼兒家長拿到衣服時,感覺很不好意思,并為自己沒弄清楚就沖老師發(fā)脾氣,感到不好意思,并向老師道歉。由此可見,遇到上述情況,教師不能指責家長也不能生氣,而是應該用包容冷靜的態(tài)度,妥善的處理問題,進而在家長面前樹立起良好的職業(yè)形象。
三、挖掘家長資源,在工作中增進互信和了解
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教師一定要做個有心人,通過認真的觀察和了解幼兒家長中有一定宣傳能力、組織能力、號召能力,并且特別負責任的家長,收到家委會當中來,讓他們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和特長。
例如,在新學期伊始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一名幼兒家長在送完孩子以后并沒有離開幼兒園而是對我們教師的各項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比如,她會時不時地詢問:老師,你們這個地掃了沒有?老師,有一個小朋友,還想吃饅頭。直到幼兒園的集體活動開始了他才準備離開。由于這位幼兒家長是一位全職媽媽,所以,我們每次都勸她早一些離開幼兒園但是他卻是屢勸不走,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籌備家委會時,讓她也報名。在她的履歷表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他原來做過一些辦公室的工作。于是,經(jīng)過考核,我們鼓勵她擔任家園合作方面的工作,協(xié)助教師開創(chuàng)設班級環(huán)境,提升班級的凝聚力。這位媽媽做得非常出色,成了教師的得力助手。由此可見,面對一些好為人師的幼兒家長我們無須過分的擔心,因為他們或許是全職媽媽,把一日生活的關注點都落在了孩子身上;有的幼兒家長是做教師工作的,他們可能會用自身的教育理念,來衡量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內(nèi)容;有的家長可能是一名管理工作者,他們非常注重細節(jié)。在無意間把他們自己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養(yǎng)成的習慣,帶入了與幼兒教師互動的過程中。那么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應該把他們轉變?yōu)橛變簣@的合作伙伴,使他們多余的精力和關注點,得到了有效地釋放,使他們在參與具體的工作中,實現(xiàn)家園雙方的互信和了解。
新時期,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園共育工作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和挑戰(zhàn),并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溝通與協(xié)調(diào)能力,有效實現(xiàn)了家園共育,促進了幼兒身心和諧健康成長。在這這個過程中,做好家長工作特別關鍵,由于有些家長存在著個性突出,不會換位思考等問題,常常會使教師背負著很大的壓力,不利于家園共育工作的健康發(fā)展。所以對于新時期,如何有效地做好家長工作,我們進行了廣泛的實踐與探索。本文結合教育實踐對此展開分析與探討,為教育同仁做好家長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王艷霞. 談談做好家訪工作的有效策略[J]. 科普童話, 2020(16).
[2]徐征.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研究[J].才智,2017(06):146.
[3]胡冰潔, 張萌, 馮美玲.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策略探究[J].? 2021(2019-2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