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精超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03
摘要:近年來,生豬養(yǎng)殖的規(guī)?;M程日趨加快,對相關豬病的診斷治療成為生豬養(yǎng)殖中的重點工作,其中用藥問題又是決定豬病治療成效的核心因素。唯有用好藥,才能治好病。本文重點就獸醫(yī)在豬病診斷治療中需要注意的用藥問題加以淺析。
關鍵詞:獸醫(yī);豬病;診斷治療;用藥
獸藥使用的不規(guī)范性,一來使得治療成效難達預期,二來浪費了藥物資源和養(yǎng)殖經費,三來導致豬病耐藥性的強化,弊端頗多,抓好對獸藥的合理使用是廣大基層獸醫(yī)當仁不讓的職責。本文主要基于自身用藥經驗,就幾大用藥問題淺談一下看法:
1 合理選擇用藥方式
豬病的用藥方式不拘一格,類型有別的藥物在實際使用時方式也不盡相同,通常而言,口服、注射、滴注是主要的用藥方式,方式的選擇同用藥療程間接掛鉤,所以,獸醫(yī)務必要仔細參考病豬的病情緩急和藥物類型,綜合選取最佳用藥方式[1]。對于病癥嚴重、比較危急的病豬,主要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以期最大化凸顯藥效,盡快將病情控制住,對于病癥較輕、狀態(tài)良好的病豬,一般會選擇讓其口服藥物,將藥物以拌料或兌水的形式添加于飼料或飲水當中。無論以何種方式用藥,獸醫(yī)都要謹記一點,必須向養(yǎng)殖戶逐一介紹需要遵循的用藥要求,讓他們時刻謹遵醫(yī)囑,參照藥物說明嚴格給藥,科學把握好用藥量度,配備好藥物濃度,確保藥物使用的嚴謹性。
少數豬病在接受短期甚至單次藥物治療后,病情便可以有效緩解,然而大多數豬病要接受多次重復給藥、歷經較長的用藥療程之后方可獲得較好的治療。通常而言,常見的祛熱鎮(zhèn)痛、利尿通便在癥狀有所緩和之后便可以不再用藥,再結合引發(fā)豬病的具體病因加以診治。而由細菌感染所致的傳染性豬病必須保證用藥療程的充足性,在病豬癥狀得到控制后的1~2d內再停藥,以防范由于誘導細菌亦或病癥復發(fā)引發(fā)的抗藥性問題,一般情況下,感染性豬病所需的用藥療程為3~4d,最短時為2~3d。
2 嚴格明確用藥劑量
所謂用藥劑量,也即單次用藥的具體數量,劑量是關乎藥效的一大要素,二者之間呈正比關系,然而在實際用藥時卻不能隨意加大劑量,藥物一般都有一個最大使用量,也就是極量,一旦超過極量很可能致使病豬死亡。實際用藥時,第一次用藥可以在原有的劑量基礎上加倍,之后便要嚴格依循常規(guī)劑量來治療,可以按照以下劑量用藥:假設口服量為一,那么肌注、皮下注射便為二分之一,靜脈注射量為三分之一,用藥過程中切記依照藥物說明書、結合病豬體重確定最合適的劑量[2]。
用藥過程中劑量的精準與否是決定療效能否達到預期、不良癥狀能否緩解的先決基礎,具體而言,用藥劑量又可以細化為法定劑量和臨床經驗劑量兩種類別,前者指獸藥使用說明書規(guī)定的推薦劑量,后者則指獸醫(yī)人員的經驗劑量,且后者以前者為參考,在此基礎上適當增減。用藥時一定要認真依循劑量要求、控制好劑量大小,始終保持一顆警惕之心,對于那些本身毒副影響大、安全系數小、劑量規(guī)定嚴謹的藥物,諸如乙酰甲喹、三氮脒等[3]。特別是一些毒藥如阿托品、劇毒藥如安鈉咖,在使用時務必參照用藥說明中規(guī)定的使用方法、使用劑量、禁忌事項嚴格給藥,在用藥之前還需稱好體重,基于體重做好計算。
3 規(guī)范推進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防范豬病的最佳途徑,疫苗品質的好壞則是決定免疫成效的要素所在,如果缺乏優(yōu)質的疫苗,所謂的免疫便是空談,而縱觀當前的疫苗市場現狀,在售疫苗類型繁雜、來源廣泛,在品質上顯露出不同程度的差異。對此,獸醫(yī)要著重抓好兩項工作:①在選購疫苗時,要選購那些信譽良好的正規(guī)大廠家生產的疫苗,這些疫苗在原材料購置以及加工、運輸、存儲各環(huán)節(jié)都更為嚴謹規(guī)范,疫苗出現問題的概率更小,可以規(guī)避諸多不必要的質量問題;②依循相關的存儲要求和注意事項落實疫苗的存儲事宜,正式接種之前要悉心做好檢查,確定疫苗是否破損、是否密閉、是否在有效使用期限之內,檢查無誤之后方可按流程開展后續(xù)的接種事宜。
在實際接種時,需立足于本地豬病的流行趨勢、豬場生豬的類型、豬場養(yǎng)殖條件、疫苗種類等相關要素,擬定出最具針對性、有效性的免疫接種規(guī)劃,確保免疫接種的循序開展,另外,疫苗的具體使用還需立足于生豬的生長階段而定。為不同生長階段的生豬供以最適宜的免疫接種,堅決避免免疫混亂、疫苗亂打等不良免疫行為,對于那些高毒性疫苗必須謹慎使用,必須使用時要事先做好免疫檢測,從接種處著手強化免疫工作的嚴謹性和精確性。
4 謹記用藥注意事項
4.1 做好豬病診治
診斷豬病的過程,也就是深入了解豬病的過程,囊括的內容較多、涉及的范圍較廣,因而,要想保證診斷結果的精準度,便要嚴格開展問診、視診事宜,在全面熟悉豬病病因、病史、病癥的前提下,就豬病類型進行細致分析。另外,病理剖檢同樣是診斷豬病的一大途徑,特別是對于一些比較普遍、發(fā)病率高的豬病類型,按照上述流程進行系統(tǒng)的剖析后一般可以確診,條件具備時,最好進行實驗室診斷,以便于用藥方案的擬定。
4.2 注意聯(lián)合給藥
近年來,豬病的病癥表現愈發(fā)多樣,在實際治療時,如果只是使用單類藥物,很難達到治療預期,所以,必要時可以聯(lián)合給藥,以期強化治療效果,與此同時,也要格外注意各類藥物之間的使用禁忌,謹慎做好配伍事宜。諸如在豬病治療中有把氟苯尼考、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兩種藥物一起使用的習慣,而事實上以此方式聯(lián)合用藥很可能加重藥物的毒性,引發(fā)程度不一的中毒癥狀,因此,獸醫(yī)在聯(lián)合用藥時必須基于藥物特性進行慎重考量[4]。
4.3 做到對癥下藥
治療成效的高低還取決于能不能將對癥下藥思想貫徹到底,一旦觀察到生豬的病癥問題,便要即刻就具體的病因、病原做好細致研究,避免耽誤最佳用藥時機,在選藥時應當基于藥物的適應癥做好選擇,緊遵“對癥下藥”原則。盡量選取那些見效快速、安全性高、價格實惠、便于使用的藥物制劑,切記不要超出用藥范圍、多于用藥劑量,同時把握好藥物的配伍禁忌,不要過量使用抗生素,在給藥后還要同養(yǎng)殖戶保持聯(lián)系,以免病豬出現不良反應。
5 結語
總而言之,在生豬養(yǎng)殖中,存在各種危害大、蔓延快、發(fā)病急的豬病,用藥效率的高低是影響豬病診治成效的重要因素,立足于豬病的具體特征,謹慎用藥治療是當務之急?;鶎荧F醫(yī)必須進行整體性考量,把好用藥過程中的每一處細節(jié)、每一個關口、每一個問題,循序規(guī)范地推進用藥管理,方能達到高效全面的診治目的,以藥物幫助病豬緩解病痛、盡快痊愈,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郎靜宇.獸醫(yī)在豬病診斷治療中的用藥問題[J].畜牧獸醫(yī)科學(電子版),2020(20):155-156.
[2]陳運軍.獸醫(yī)在豬病診斷治療中的用藥問題探討[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8(6):369+365.
[3]王建紅.獸醫(yī)在豬病診斷治療中的用藥問題探討[J].現代畜牧科技,2017(9):9-10.
[4]陳向英.基層獸醫(yī)在豬病診療中的用藥常識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8(6):44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