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芮雪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教師進修學校,河北 承德 068350)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主體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引入,一種新型的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功能為一體的教學技術逐漸走進課堂。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成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輔助手段。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這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讓教師得到更專業(yè)化發(fā)展,與時俱進,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一)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通過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可以看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構成成分較為復雜,專業(yè)背景五花八門,學歷層次相對偏低,年齡結構趨于老化,骨干教師匱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農村教師隊伍結構性缺編的大背景所致,另一方面,優(yōu)秀師資流失也比較嚴重。
(二)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低。數(shù)量的缺乏直接導致了農村信息技術教師隊伍整體質量偏低,專業(yè)化水平不高。首先,由于專業(yè)的信息技術教師短缺,很多其他學科教師甚至不經過培訓,就兼職成為信息技術教師。有些教師對于計算機基本操作和信息技術基本知識都知之甚少,更不用說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法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負擔沉重,除了擔任教學外,還要兼任其他課程教學、學校電教設備維護、文件資料打印等繁雜的事務,導致他們無法經常進行教學教研活動,自我學習、外出培訓提高的機會較少,視野狹窄,知識結構長期得不.到更新,專業(yè)化發(fā)展受到嚴重限制。
(三)教師屬于“弱勢群體”。教師普遍表示,由于信息技術課在小學被認為是副課,可有可無,甚至時常被其他主科擠占上課時間。因此作為信息技術課的任課教師在學校的專業(yè)地位較低,并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例如待遇較其他學科教師低、職稱評定制度不合理、工作業(yè)績難以量化等等。這些對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熱情打擊頗大。
(四)教師操作能力不強。有的學校已經實現(xiàn)了機房的配備與軟件的配套。有的教師不僅要會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的操作,也必須學會很多教學軟件的應用,但是由于非專業(yè)化與培訓效率低的原因,很多教師不能很好地掌握某些軟件的操作,這樣一來,學生如果遇到問題,教師就不能很好的解決,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堂教學效率低。
教育部門應該完善各項制度,確保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增強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一)集中培訓。每年教師都會有很多培訓機會,但信息技術教師得到的培訓機會很少。另一方面,即使信息技術教師參加了培訓,但是由于培訓部門沒有專門的為信息技術教師制定合理的培訓內容,效果不大。由于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有限,專業(yè)發(fā)展意識不強,應制定相應的培訓課程,提供相對應的資料,可以讓信息技術教師得到專業(yè)的培訓。增加培訓的次數(shù),合理利用寒暑假,讓信息技術教師得到系統(tǒng)的培訓。集中培訓時,教師聚集在一起,可互相交流,將教學時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集思廣益。與此同時,教師們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培訓部門也可按照教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合理的培訓計劃。集中培訓可促進交流,促進信息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
(二)遠程培訓。遠程教育培訓的好處就是,教師不用在具體的時間特定的地點進行學習,遠程培訓通過遠程資源的共享,就可以進行再學習。相關部門應加大投入,為教師搭建遠程交流平臺,使遠程教育資源為教師所用。遠程資源可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材料,包括優(yōu)秀的課件、名師課程、國內外信息技術新的觀點與思想等,教師還可進行互動進行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教學的心得感受以及教師自己課堂教學視頻等,都可以通過網絡教研的方式與其他教師、專家進行廣泛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借助網絡教研平臺的功能,教師可以通過文字發(fā)表建議,也可以通過語音直接進行對話,整個研討的過程有主持人進行臺理、有序的安排,使整個教研活動既保持傳統(tǒng)教研模式的有序性,又通過先進的平臺進行交流,教師尋找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進而將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運用到教學中。
(三)擴展培訓方式。擴展培訓方式,可以增加培訓的方法,不僅要考慮到實地培訓與遠程教育培訓,還可以利用其他形式讓信息技術教師進行學習。相關部門可根據(jù)本地區(qū)信息技術教師的實際情況來策劃一些活動。如:專業(yè)知識問答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賽前,參加活動的教師就要更加深入地去學習了解信息技術有關知識,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學校與相關部門還以鼓勵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操作大賽,對信息技術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滿足時代的需要。大賽內容包括一些課件的制作、教師技能的評定、軟件的應用等,給予教師相應的獎勵,調動信息技術教師再學習的積極性。近年來,教育部門給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培訓機會,與某些師范院校聯(lián)合,教師有機會到師范院校進行進修與培訓,師范院校的教授會把最前沿最實用的技術教授給信息技術教師們,解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繼續(xù)教育的問題。教育部門應該多加提供這樣的機會給農村教師,讓培訓的方式多元化,使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綜合實踐水平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