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
(瓦房店市趙屯鄉(xiāng)中心小學,遼寧 瓦房店 116300)
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掌握一門語言和強化語言表達效果最有效的教學途徑,但由于詞語比起閱讀和作文是一個較為分離的教學內容,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詞語教學環(huán)節(jié)時,很少能夠形成一個為詞語教學構建語言環(huán)境的意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在中心教學內容開展前解釋詞語,在講解實際的內容時便不會再對課文中的詞語進行講解,甚至在對詞語解釋中會將詞語中的詞分開,單獨解釋詞的意思,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詞的釋義,但是漢語是一種形式和內容都比較復雜的語言,如果不聯(lián)系語境,學生在理解句子時便會出現(xiàn)詞語與句子分化,對句子理解出現(xiàn)偏差的問題,這不僅影響了小學語文整體的教學效果,還會對學生的語言發(fā)展造成阻礙。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不但涉及到了學生對詞匯的學習,還考驗著學生的詞匯量和學生對詞語內涵的理解能力。但大多數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詞語教學活動時,往往會將詞語教學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鋪墊和前提,沒有意識到詞語教學的真正作用,也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詞語教學觀念,導致學生無法對字詞、短語等形成一個深入的理解,學習效果不佳。
由于小學是我國學校教育中學期最長的教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跨度也比較大,每個年級的詞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都是各不相同的,對一二年級低學段學生進行詞語教學時,教師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字音、字形等基礎內容的講授上;對三四年級中學段學生進行詞語教學時,教師要把詞語的內涵和釋義作為教學重點;對五六年級高學段學生進行詞語教學時,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并且,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極其迅速的,各學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程度也有所差異,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詞語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不斷的調試和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但觀察我國小學語文詞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很少有教師能夠認識到這一教學問題,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仍按照以往“教師領讀、學生練寫、教師釋義”三步走的教學形式開展詞語教學活動,并沒有考慮到各學段學生能力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教授學生正確的記憶方法,導致學生在學習詞語時只能使用機械記憶這單一的學習形式。
教材是由教育部經過精心探討所創(chuàng)編和設計的教學資源,可以說教材是最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書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將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依據。但由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基本上是一些表達思想較為成熟、情感較為豐富的文章,僅憑小學生的個人力量是很難理解文章內涵和文中詞語含義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發(fā)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創(chuàng)設詞語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的形式來掌握詞語和運用詞語。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小學語文教師可在為四年級學生講解《蘆花鞋》中“遺憾”這一生詞時,先讓學生通讀一篇文章,并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中角色“青銅”的情感變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中“遺憾”一詞所指代的是“青銅”因為客人沒有買到蘆花鞋而替他感到惋惜的意思,而不是釋義中不滿意、悔恨和不甘心的意思。
雖然小學語文中并沒有涉及到難度系數較大的詞語,但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在學習詞語時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障礙和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詞語含義。
綜上,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詞語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并且要及時改正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創(chuàng)新和實踐現(xiàn)代教學方法,立足于小學語文教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詞語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漢語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強化小學語文詞語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