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敏 牟友菊
(重慶市大渡口區(qū)馬王小學,重慶 400000)
管理工作關系到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日常運行的有序開展,德育和安全管理在小學的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學校必須要重視德育和安全管理的開展,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科能力和思想素質的全面提升,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由于學校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近年來學校大都進行封閉式教育教學,學校、社會與家庭的關系建設沒能得到很好的聯(lián)系,導致德育教育教學的實踐教學得不到保證,德育教學不能得到良好的重視。與此同時,學生的家庭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還是會有部分家庭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不夠重視,更多的還是在關注學生是否能夠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家長注重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對于學生素質品質的培養(yǎng)與引導。
按照國家教育局的規(guī)定,每個學校都會定期安排地震、火災的安全演練。但是部分師生的安全意識薄弱,并沒有真的投入演練過程中,沒有認真對待安全演練。同時,演練也比較形式化,教師在演練開始之前往往沒有給學生講解遇到火災、地震等不同情況應該如何應對,哪些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只是讓學生跟隨學校的安排,到操場集合。大部分教師認為學校里相對安全并且學生都購買了學校的保險,不用擔心安全問題,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學校內外部都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很多校園安全事故或者校園暴力事件都是在學校內部或者學校周邊發(fā)生的。教師往往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課堂安全上,而忽視了學生在校內外容易發(fā)生的安全事故。這一方面在于學校的監(jiān)控問題,學校在校園內各處設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為了隨時監(jiān)察學生是否存在違背組織紀律的行為;還有的安全監(jiān)控攝像頭只是擺設,沒有真正地投入使用,最后不僅不能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安全,也不能幫助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在于校外人流密集,學校很難對學生的校外行為進行管理,這導致學生在學校周邊的安全隱患較大。
讓學生建立起健康的生活習慣與待人接物的方式,遇到困難積極向身邊同學或者教師尋求幫助,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樂于助人的品質。同時教師也要以身作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犯錯誤的學生走上正軌,避免暴力解決問題,讓學生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即便出現(xiàn)摩擦也不采用暴力手段。同時,教師也不能完全封閉學生對外界的接觸,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促進師生關系,當學生接觸到一些社會不良人員的誘惑或者瀏覽到不健康的網(wǎng)站時,讓學生更愿意同教師分享,教師也要在得知學生的問題時,及時引導他們,讓他們能夠正確認知社會人員的誘惑以及網(wǎng)站中的不適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內容。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行為。新時代,學校應通過營造濃厚的德育校園氛圍,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具體而言,教育者需要從學校實際出發(fā),有計劃、有目的進行校園德育氛圍的營造。例如,組織豐富的德育校園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校園德育環(huán)境營造者,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力,同時還可以凈化校園環(huán)境。如,學校管理者可以組織校園不文明行為糾察隊,每個班級每周輪流作為糾察員,發(fā)現(xiàn)并糾正校園內不文明行為,提高學生校園建設的參與積極性與自主意識,同時潛移默化的實現(xiàn)對學生文明行為與道德規(guī)范的培育。
在學校能力范圍下,可以對學校設施進行加固。例如加高校園圍欄,增派教學助手,可以在上學放學的道路上保護同學們的安全。同時,在周末節(jié)假日增添家訪,關心學生的安全,同時也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可以針對每位同學的情況進行幫助,真正照顧好學生的人身安全。同時,學校還應該在校園中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
在開展德育課程期間,教師應該加大對教學模式以及方法的革新,在教學內容層面,積極地進行豐富,可以結合時代性特點,有效地對主題進行選擇,以便教學內容能夠與實際的生活有效地融合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高,從而讓學生的主觀性能夠得到提高,進而強化自身的素養(yǎng)以及水平。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該靈活地對多媒體等手段進行選擇,通過小品表演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合理地開展德育,讓學生可以主動地融入課堂中[6]。并且,對于德育來說,其并非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應該科學地融入每一門學科中,故而,教師應該強化與各個學科教師的溝通和交流,保證學生在有效提升各科成績的同時,還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多個層面對學生的素養(yǎng)以及品質進行提高。
綜上所述,加強小學管理中的德育與安全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學校必須要認清當前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不能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在此同時還需要加強安全管理工作,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