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保華
一、教學內容
《萬里一線牽》為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13課,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現(xiàn)代不同的通信種類和方式,感受通信和人們生活的重要關系。
2.引導學生認識現(xiàn)代通信的特點,并能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通信方式。
3.了解通信的歷史及發(fā)展,知道我國的通信有著悠久的歷史。
過程與方法:
1.學會比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點,解決實際問題,選擇適當?shù)耐ㄐ欧绞脚c他人聯(lián)系。
2.討論研究從古至今通信方式的演變過程及特點,體會通信技術隨社會的進步而迅猛發(fā)展。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指出重難點及確定重難點的依據(jù))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認識各種各樣的現(xiàn)代通信方式,如微信、QQ、電子郵件、電話等等,認識到現(xiàn)代通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快捷。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到現(xiàn)代通信的特點,并且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通信方式。
四、教學活動
(一)話題導入,引出課題
教師談話:當你想念在遠方上班的爸爸媽媽時,你一般會怎么做呢?.
1.學生交流發(fā)言:當我們想念在遠方的父母時,可以給他們發(fā)電子郵件,也可以打電話、發(fā)短信,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視頻聊天。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交流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初步感知現(xiàn)代通信技術方式的的神通廣大。
教師:是啊,雖然父母和你們相隔萬水千山,但通過電話、網絡等“線”的牽連,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和他們取得聯(lián)系。
板書課題:現(xiàn)代通信真實神通廣大,真是“萬里一線牽”呀!
(二)神通廣大的現(xiàn)代通信
1.知識窗:什么叫“通信”。
課件出示“通信”的定義。通信就是信息的傳遞。自從有了人,就有了信息傳遞的需要。從結繩記事、擊鼓傳情,到烽火報警、驛騎傳書,都是人們發(fā)明的信息傳遞方式。19世紀,電報的誕生,標志著一個新的通信時代的到來。
簡要介紹電報誕生的相關知識。
(1)學生齊讀了解“通信”的定義以及它的發(fā)展歷程。
(2)課件出示,并通過朗讀,讓學生了解“通信”的定義,形成初步的概念。
2.活動園
(1)出示情境:李紅的爸爸在外地工作,眼看就要過生日了,李紅可以用什么方式給爸爸送上祝福呢?請同學們幫她想想辦法,出出主意。
(2)同桌交流:討論出你們覺得最好的方式,并說明理由。
教師適時總結:現(xiàn)代通信真的很神奇。遠隔萬水千山,可是卻仿佛就在眼前。(3)學生交流討論:給爸爸寫一封信;給爸爸打電話、發(fā)短信;用微信或者QQ給爸爸送祝福的圖片;用手機跟爸爸視頻通話,給爸爸唱生日歌等等。(4)全班共同交流:利用微信、QQ等最快,而且還能“面對面”送祝福
3.試一試:通信方式我會選
同學們,現(xiàn)在生活中,我們的通信方式各有不同,寄信、打電話、發(fā)電子郵件等不勝枚舉,這些通訊方式各有什么特點呢?
(1)課件出示83頁的圖文,學生觀看閱讀,了解各種通信方式的特點。選擇一種你喜歡的通信方式,說一說他的好處。
(2)小組活動:合理選擇現(xiàn)代通信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情境一:今天忘記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是什么了。
情境二:重陽節(jié)快到了,給外地的爺爺奶奶送去節(jié)日祝福。
情境三:邀請國外的小朋友“六一”兒童節(jié)來學校參觀訪問。
4.教師適時小結:生活中的通信方式各有不同,每種通信方式都有獨特的優(yōu)勢,我要要善于根據(jù)實際情況的需要合理選擇。
(1)學生交流:移動電話隨時隨地聯(lián)系;特快專遞又快又保險;電子郵件速度快,也省錢;視屏通話可以“面對面”…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選擇其中的一個情境題,說一說自己打算選哪種通信方式,再說說自己的理由。交流中,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試著體驗不同的通信方法。比如發(fā)電子郵件、視頻等。
討論的過程也是學生交流體驗的過程,通過討論和實際操作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通信方式特點的了解,掌握現(xiàn)代通信方法,讓學生從心底滋生對現(xiàn)代通信的喜愛。
(三)歷史上的通信
1.談話:你們知道奧運會馬拉松比賽嗎?誰知道這個比賽的起源和什么有關?(出示馬拉松的故事。由馬拉松比賽起源追述人類早期通信方式——人力。)
2.視頻介紹中國古代軍事通信方式——信號傳遞(烽火傳軍情)。
請同學們仔細地看,認真地聽,看看短片中為我們介紹了幾種傳遞信息的方式?它們是如何傳遞信息的?教師適時小結。
(1)學生閱讀故事了解:古雅典人跑這么遠的距離,就是為了傳遞勝利的喜訊,后來的人們?yōu)榱思o念他才有了馬拉松長跑。
(2)學生交流:三種方式。點燃柴草使人們可以看到光,燃燒狼糞使人們可以看到煙,敲擊戰(zhàn)鼓使人們可以聽到聲音。光、煙、聲都是屬于信號傳遞。
3.學生讀文后交流:飛鴿、傳信、郵驛傳信。
歷史故事或影視作品中還有魚傳尺素、風箏傳信、竹筒傳信……學生可以展示課前搜集的相關圖文資料進行說明。
4.學生交流古代通信的缺陷和難度:速度慢、方位不準確,不安全。通信的發(fā)展是通過一代代人的努力,用智慧不斷改進,才有了今天的先進技術。
5.出示“閱讀角”的兩篇小短文《日夜兼程也嫌遲》《古代報火警有多難》。引導學生交流: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通信的歷史,知道在古代,人們利用人力、畜力、聲音、火光等實現(xiàn)溝通,傳遞信息十分艱難,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代通信方便、快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真是科技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