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艷
阻生智齒是人類在演化過程中隨著食物種類變化引起的咀嚼器官退化情況,會導致頜骨長度與牙齒所需長度不協調情況,頜骨會逐漸退縮,促使第3磨牙萌出正常位置不足而產生。阻生智齒在口腔當中常常會引發(fā)炎癥,導致患者發(fā)生骨髓炎、面部蜂窩組織炎等,因此需要及時將阻生智齒拔除,這一手術方法也是臨床比較常見的術式。但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操作比較復雜,應用難度較大,并發(fā)癥較多,如果操作不慎可能會導致下頜角骨折,對患者產生一定的影響,為此必須要做好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創(chuàng)傷預防工作。
術前檢查的主要內容在于檢查面部皮膚軟組織是否存在面瘺、紅腫、面部是否存在淋巴結腫大等情況,如果面部存在比較明顯的間隙感染癥狀,理應對患者進行全身抗酸感染治療,若由于下頜智齒慢性炎癥導致面瘺形成,應該要盡快將第三磨牙拔除,否則面瘺難以愈合[1-2]。若在術前檢查中發(fā)現患者的面頸部存在腫大淋巴結開口受限,首先應該要將頜面部及鄰近組織存在惡性腫瘤的情況排除,避免發(fā)生誤診等情況[3-4]。臨床耳鼻喉科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為鼻咽癌,這一惡性腫瘤發(fā)病部位比較隱蔽,原發(fā)灶比較小,發(fā)病早期并沒有顯著的特征,常常以頸部腫塊、開口受限等首診于口腔科[5]。
對于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患者來說,術前應該要針對口腔衛(wèi)生欠佳、不良生活習慣、面部感染等情況進行仔細檢查,予以局部口腔治療與衛(wèi)生宣教,若患者存在全身性疾病情況,應該要將疾病治愈或治療到不會影響手術開展的情況下方可開展手術治療[6]。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對患者進行錐形束CT檢查,通過檢查后形成立體三維重建圖像,能直觀、形象的顯示出頜面部復雜的解剖結構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對開展相關手術治療具有重要意義[7]。
創(chuàng)痛的刀刃部比較寬厚,在拔牙時通常需要比較大的力量或錘擊才能將刃嵌入到牙根與骨之間;微創(chuàng)拔牙到的應用是由7把不同刃端設計的器械組成,刃薄且堅固[8]。在患者拔牙股從很重,通過應用工具刃端沿牙長軸方向插入牙周間隙當中,可以利用輕巧的楔力與旋轉動作從而促使刀刃端進入牙槽窩當中,從而切斷牙周韌帶、壓縮牙槽窩,促使牙齒緩緩移至牙槽窩外部[9]。
將種植機應用于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當中是在單獨門診手術室進行的,管道屬于一次性試用品,在應用之前需要對種植機頭與鉆針徹底消毒,避免發(fā)生交叉感染等問題[10]。種植機的應用具有產熱少、轉速低、去骨量精確等優(yōu)勢,且存在無菌生理鹽水冷卻,對患者的骨組織產生熱創(chuàng)傷比較小,術后可以采用滑行瓣覆蓋拔牙創(chuàng)傷處并縫合,縮短患者的創(chuàng)傷愈合時間,減少干槽癥的發(fā)生率,也能減少術后出血等并發(fā)癥。種植機應用過程中通常不需要采用錘子敲擊,因此術中痛苦相對于其他方式更低[11]。
水激光的應用發(fā)源地在美國,是將激光技術應用于口腔治療當中,該技術的應用原理在于在治療手柄前端霧化區(qū)生成水霧顆粒,予以激光賦予能量,從而成為具有超強功能的工作物質,攜帶的能量在反應區(qū)釋放,促使體積膨脹,從而獲得將把組織切割、瓦解的作用[12]。相比于傳統(tǒng)治療方法來說,水激光的應用優(yōu)勢更大,可應用于口腔骨組織的切割、骨切除術以及骨成形術等術式當中[13]。激光能量、空氣、蒸餾水等同時作用于病損組織,并由空氣加壓,水珠噴灑,能阻止激光熱能的產生,從而起到無痛、冷卻的作用,比較適用于各年齡階段的兒童與成人,但水激光的應用價格比較昂貴,因此推廣有一定的難度[14]。
高速渦輪鉆應用于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當中最早是1958年,從目前拔牙所用渦輪機來看,主要是高速氣動渦輪機,轉速為30萬r/min以上,具有手術操作輕柔、對患者震動小、切割效率高、可減輕患者拔牙過程中的不適感等優(yōu)勢,能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等負面心理[15]。渦輪機屬于氣動,術后術中均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皮下氣腫等情況,同時也容易導致軟組織齦瓣缺損、去骨量較大等缺陷[16]。渦輪機法需要聯合應用鑿劈法,因此患者需要承受錘子敲擊帶來的不適癥狀,但結合微創(chuàng)拔牙刀之后可以忽略這一缺陷[17]。
牙齦徹底分離能最大限度地預防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過程中牙齦撕裂情況,采用傳統(tǒng)鑿劈法需要以比較大的力量通過榔頭進行敲擊,從而達到劈冠去骨的目的,即便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也會給患者的阻生齒周圍組織產生一定的損傷,最終導致患者產生神經損傷[18]。通過勸阻生智齒的阻力進行相關分析,通過高速渦輪鉆或外科專用切割機等代替?zhèn)鹘y(tǒng)鑿劈法具有去骨準確、速度快等優(yōu)勢,能避免因暴力拔牙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影響,同時也能減少對患者下頜骨、下頜關節(jié)、舌神經等損傷[19]。
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后,比較常見的癥狀為開口受限、吞咽疼痛、腫痛等,偶爾患者也會發(fā)生干槽癥,其原因在于拔牙期間器械對骨組織帶來一定的損傷,同時軟組織也會出現撕裂情況,拔牙后若未能處理好也會引起創(chuàng)傷,為此術后應該要仔細檢查拔牙創(chuàng)傷,檢查是否存在碎骨片、碎牙片等,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20]。
綜上所述,隨著醫(yī)療服務水平不斷上升,微創(chuàng)技術在臨床外科手術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微創(chuàng)技術應用于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當中可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但在患者圍術期也要重視并發(fā)癥、創(chuàng)傷的預防,通過有效的措施預防術后并發(fā)癥,如術前檢查、微創(chuàng)技術的應用以及并發(fā)癥預防措施的應用等,均可獲得不同程度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