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遠
(山東省齊河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齊河縣技工學校>,山東 齊河 251114)
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護理專業(yè)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護理專業(yè)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同時也對護士的專業(yè)能力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信息技術是一類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技術,可以將各類信息、文字、圖表等進行加工處理,并使其儲存起來得以運用。在信息化技術的背景下,為了滿足社會對于護理學人才的需要,可以將信息化技術與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緊密結合,利用信息技術將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達到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教學目標。而且教師如何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護理專業(yè)技能,這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對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改革策略進行了分析。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這對中職護理學的基礎教學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同時也代表教育領域需要進行不斷地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育中的弊端問題,經此將會得到有效解決。除此,在傳統(tǒng)的基礎教學中融入了信息化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近幾年,我國提高了對多媒體教學的重視程度,這類教學方式的普及有助于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活動的開展。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線上與線下互相結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出現(xiàn)的教學資源短缺的問題,或者基礎教學時間與空間不足的情況,這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這種教學改革不僅使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新穎,還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教學資源儲備,推動了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有序進行。
隨著教育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課堂教學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但是還有很多問題,主要是因為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觀念則是更加著重于學生的成績,這就導致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取得更高的成績,或者通過學習獲得高薪水的工作,這不利于學生對于護理知識的應用與實踐,而學生學習護理知識的目的應該是將專業(yè)知識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護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學習起來也有一定難度,這對學生的記憶水平有非常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護理知識的重難點的掌握,如果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將專業(yè)知識死記硬背,這對學生掌握知識并沒有好處,學生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記憶并理解相關知識。雖然很有可能短期取得一定的進步,但是這并不適用于學生長期對于知識的掌握。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偏向于理論教學,主要通過對于知識的死記硬背,而教學實踐則是由教師演示,這并不有利于當前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活動的開展,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可以利用更好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作為統(tǒng)一的整體,只有互相交流,共同進步,才能彼此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倘若只進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演示,這并不能與學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而且不斷重復的講授知識也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這種教學理念是不被提倡的,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為了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許多地區(qū)改善了教學設備,引進了更加先進的設備,但是往往忽視了最重要的問題,中職護理學的教學關鍵在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能局限于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保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可以得到鍛煉,但是許多學校并不能滿足這樣的教學需求,所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較弱。這種問題的弊端在學校體現(xiàn)的并不明顯,但是學生在實際操作能力欠缺的前提下,進入社會的求職道路也會更加坎坷,很有可能面臨淘汰。
首先,中職護理學教師需要對授課內容進行提前備課,通過多媒體、網絡平臺收集相關教學材料,教師之間可以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溝通交流,解決疑難問題。除此,教師可以采取互相聽課的方式學習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經驗,并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更為獨特的教學風格。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制作精美的教學課件,在其中對教學重難點進行內容闡述,充分利用課件的生動形象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使課堂的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進而提升學習對于中職護理學知識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最后,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技能操作的學習,而技能操作的學習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教師給學生播放相關的技能操作視頻,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類視頻的特點就是短小精煉,內容也比較少,不會給學生的觀看帶來太大的負擔;還可以錄制學生的日常操作視頻,對學生常犯的操作錯誤進行規(guī)范講解,這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護理操作的相關技能,使其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
中職護理學的傳統(tǒng)基礎教學方法是通過教師演示、學生小組學習、課下復習以及最后考試的方式進行教學,該方式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也不能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以至于護理學的教學目的未能得到有效實現(xiàn)。基于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注重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方法改革,激勵中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學習護理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首先,可以引進有趣的課題內容,例如無菌護理操作、醫(yī)院感染病例等,并為學生講解穿刺技術、查房制度等護理工作,提升學生對于護理知識的熱情,讓學生真正對這類課題產生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與課題有關的教學資料,并將其制作成課件,然后在課堂將其播放給學生們觀看,讓學生對整個操作流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教師再通過視頻課件將護理操作重難點進行詳細地講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操作不規(guī)范的視頻,激勵學生動腦思考,鍛煉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另外,學生可以在護理學課堂上進行分組練習,讓每位教師擔任每個小組的指導教師,對學生護理操作不正確的地方加以正確指導,同時組內成員還可以相互指出錯誤,指導教師負責評判并將其糾正。
教師的授課方式對于每位學生而言是相同的,但是不同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程度缺失不一樣的,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例如:智力的發(fā)育狀況、家庭教育氛圍以及班級上課氛圍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就需要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主體,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授課之前,教師應該摒棄以往的教學觀念,杜絕親力親為的講課方法,使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操作的方式學習操作技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教師的講課方式可以利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微課,也就是提前制作的課堂教學視頻,這類教學視頻不僅短小,不會為學生增加學業(yè)負擔,還十分具有趣味性,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引導了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并解決問題。只有在學校更好地學習護理學知識,才能在未來的求職道路上前進得更加順利,因此學生們必須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
總而言之,面對當前的教育教學理念,信息技術化教學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學習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護理學基礎作為一項教學難度較高的學科,就更需要將信息技術融入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平臺、網絡技術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使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這一學科的整體教學得到完善,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護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真正參與到中職護理學基礎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護理操作技能,最終是護理學基礎教學的目的得以實現(xiàn)。而且要結合當前的教育資源,推動護理學基礎教學改革策略更好的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