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慧青
(江西省宜春市萬載外國語學校,江西 宜春 336000)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新時代初中生在學習、生活以及審美等各方面都與時俱進。面對剛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個性鮮明又思想前衛(wèi)的初一學生,大多數(shù)班主任都會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焦慮和不適。筆者就此談談自己擔任初一班主任的一些思考和感受。
由于小學和初中在課程時間、課程內容及課程科目上的巨大變化,剛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初一新生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焦慮和困惑,大多數(shù)初一新生都要經歷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說是初一班主任實施班級各項管理的黃金時期。初一是初中三年的一個起始期,學生為了適應初中生活,往往會在初一時期就開始探索新的學習方法和生活習性,班主任如果抓好了這個關鍵期,將會為后期的班級管理節(jié)省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同時也能為學生后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這就好比種樹一樣,首先要把每棵樹扶直,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成長,再對其進行澆灌,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1.教師關愛的不平衡。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班級管理中,大多數(shù)班主任都會偏愛學習成績優(yōu)異或是乖巧懂事的學生,而對于學習成績落后或是調皮搗蛋的學生則是抱著一種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這種教師關愛的不平衡往往容易導致學生發(fā)展的兩級分化。首先是學習成績的兩級分化,由于教師過度地把重心放在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身上,而忽略了對學困生的輔導,容易導致優(yōu)者越優(yōu)、差者越差的局面,不利于班級整體進步。其次是行為習慣的兩級分化,越是成績落后或者調皮搗蛋的學生往往更加需要老師的關注和關愛,因為這類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欠缺,此時如果班主任對自己視而不見,就容易導致這類學生過度“表現(xiàn)”自己,以此引起老師的關注,而班主任對這些學生總是容易抱有一定的偏見,這就導致了事情的惡性循環(huán)。對于優(yōu)等生來說,老師的過多關愛有時并不一定是好的。古人言:“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眱?yōu)等生由于學習成績的優(yōu)異已經受到了過多的關注,此時老師繼續(xù)對其偏愛有加,就容易導致部分優(yōu)等生自滿自矜,不利于其品性的發(fā)展。
2.教師評價的不平衡。
受過去很多傳統(tǒng)評價方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上過于重視成績,評價方式單一,評價內容固化。對于“三好學生”“學習積極分子”“優(yōu)秀班干部”等評優(yōu)評先總是第一個想到優(yōu)等生,優(yōu)等生幾乎承包了學生時代的所有榮譽。對于很多班主任來說,似乎學習成績優(yōu)秀就等同于一切優(yōu)秀,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總是得到老師的批評和質疑,甚至班干部的選舉也總是優(yōu)先考慮到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這種唯成績論的教師評價方式非常容易讓學生走向極端,甚至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做到不以分數(shù)論高低。
1.班級制度內容不科學。
每所學校對學生的管理都有自己的制度體系,這套制度是根據(jù)學生普遍的問題來制定的。但對于一個班級體而言,僅僅靠學校的這些規(guī)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是在大的方面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規(guī)范,而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獨特的班情,班主任應該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否則容易使得班級管理過度僵硬而喪失一個班集體的活力,這非常不利于班集體形成自己獨特的班風班貌。再者,班主任也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憑個人經驗制定班規(guī),這樣制定的制度可能在某些方面與學生發(fā)展不符。
2.班級制度實施不規(guī)范。
剛從小學升上初一的新生對于班級制度雖說不陌生,但也很難做到完全執(zhí)行,他們的各方面認知還停留在小學階段,因此班級制度的實施在班級成立初期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難度,無論是對于實施的班主任還是被實施的學生來說,都會受到強大的阻力,這時班主任的管理頻率會顯得非常高,但高頻率的管制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抵觸心理。另外,陌生的班級環(huán)境以及陌生的班級制度也會使得班干部班級管理非常保守,這也使得班級制度更加難以規(guī)范實施。
班主任選優(yōu)等生當班干部并不一定就能讓班級良好運轉,部分優(yōu)等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他們對班級管理毫無興趣,更不用說為班級服務了。還有一些優(yōu)等生本身不適合做班干部,比如:有的優(yōu)等生性格內向,為人處世保守內斂,而有的優(yōu)等生雖自身素質不錯,但無心做班干部。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班干部服務不積極,使得班級管理效率滯后,效果不佳。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容易受到自己讀書時期的影響,模仿原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形成思維定勢。但班級管理不是簡單的機械化操作,班級管理是一種藝術,是彰顯班主任人格魅力的最佳表現(xiàn)。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學生的感受,導致學生怨聲載氣。例如:班主任選班干部以成績和自己的評價為標準,排座位也不按學生實際情況編排等等,這些問題都容易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首先要做到知人善用、因材施教,在選舉班干部時,要細心觀察和研究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征詢學生的意愿,可以先讓學生通過競選的方式競選自己喜歡的職位,再讓學生匿名投票選出班干部,使每一位同學都有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筆者在擔任初一班主任的過程中,把全班46 個人都選為班干部。在經過一輪的投票競選后,筆者通過對沒有選上班干部的學生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也有自己的潛質,沒有選上的很大原因是成績或某方面沒有得到大家的肯定,為了鼓勵這些學生,筆者對班干部的人數(shù)進行調整。例如,副班長選了三個,課代表選出正副,還有每個小組設置學科小組長,盡可能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服務班集體,形成一股凝聚力,以正帶副,優(yōu)生帶動學困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座位編排采取S 形循環(huán)輪座制,即把班級分成4 個大組8 個小組,依S 形確定8 個小組的順序,每個小組的學生每周依次移動座位,這樣8 周后,每個小組的同學都能坐到教室前后左右的座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公平享受班級資源,真正做到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科學合理的班級制度是一個班級良好運轉的法寶。班主任在制定班規(guī)的同時,要合理考慮班級情況,關注學生的成長和需要,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紤]到剛剛升上來的初一學生還比較懵懂,筆者在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的指導下,再結合班級實際情況草擬了班級制度,在班會課上與同學們一起探討每一條制度的制定原因及其可行性,再結合學生的反映進行適當修改,最后由學生投票表決是否通過。對于違反班級制度的同學,實行懲戒,懲戒手段由小組討論并投票決定,班主任全程負責組織和把關,盡可能使班級制度針對性強、可實施性高。每個同學都參與了班級制度的制定,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后期對學生行為舉止的規(guī)范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最后,筆者建議實行班級積分制,班長輪換制,也就是說,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讓學生按座位號輪流當值日班長,充分保證每個同學都能體驗到做班干部的感受,常務班長負責監(jiān)督管理,值日班長負責日常管理,把每個學生的日常行為以積分的形式進行考核激勵,每月公布一次考核情況,實施相應的獎懲辦法。
古人言:“親其師,信其道?!卑嘀魅巫鳛榘嗉壒芾淼暮诵娜宋?,要想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必須做到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強硬的命令式溝通和機械的模板式管理都容易讓身處青春期的初中生更加叛逆,因此,班主任要學會用一顆寬容的心和一種關切的態(tài)度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良苦用心。但對于整個班集體而言,班主任在關愛學生的同時,也要做到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嚴字當頭,愛心貫穿,堅持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在尊重信任學生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學生,因材施教,誨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