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亞
(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啟東 226200)
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代表著學校的精神面貌與風骨氣韻,同時它還具有著重要的育人功能。在現代中職教育中,不僅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同樣也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來進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以強化校園文化的立德樹人功能,不斷推進校園文化活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校園文化是在校園環(huán)境中形成的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群體文化,它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都具有重要影響。校園文化中具體包含了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和行為文化等內容。
在繁忙的學習之余,學生也需要有一定的業(yè)余生活。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下,很多人的業(yè)余生活就是上網,雖然網絡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可以在上面刷視頻、追劇、看小說、打游戲,但網絡世界也是有限的,它永遠代替不了現實世界,且長時間上網也不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針對這種情況,亟需通過別的方式來豐富學生業(yè)余生活。通過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進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正可以豐富學生業(yè)余生活。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升,當代中學生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校園文化正具有滿足學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價值,學生身處在積極的、健康的校園文化之中,精神也能夠受到正面的影響,從校園文化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從而更好地發(fā)展自己??梢?,通過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進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精神文化需求。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整體國民素質高低,因此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中職學校的一項重要教育任務。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群體文化,而無論任何文化的建設都有助于提升人的素質,校園文化更不例外。學生在參與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既能夠學到很多知識、又能夠學到很多技藝,久而久之,個人的綜合素質自然會得到大大提升。因此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眾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乃是民族的血液與靈魂,所以繼承及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每個炎黃子孫的重要責任和義務。而校園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包羅萬象,其中有許多是屬于傳統(tǒng)文化相關,例如一些書畫比賽活動、傳統(tǒng)節(jié)日主題活動、民族舞或民族樂器表演活動等,通過組織開展這類校園文化活動,無疑可以促進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及發(fā)揚。并且,通過建設各種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校園文化,還能夠使現在一些對傳統(tǒng)文化“不感冒”的中職學生深刻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趣味與魅力,從而主動加入到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及發(fā)揚當中。由此可見,因此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繼承及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德育工作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工作,學校領導及廣大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對人才培養(yǎng)的意義與價值,始終將德育工作擺放在與知識教育和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實踐表明,在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學校德育工作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道德都會潛移默化地受校園文化的影響,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主動遵守正確的行為道德準則。因此可以說,通過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進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夠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發(fā)展。
構建和諧校園是學校在建設發(fā)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在其實踐中,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措施和途徑。在中職和諧校園構建中,應以“以人為本”為基本原則,始終考慮學生的最根本需求、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尊嚴,而這些均在校園文化中具有深刻體現。鑒于此,可以通過建設校園文化來輔助和諧校園的構建,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點深刻說明了,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推動和諧校園構建。
在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進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積極性。校園文化建設是全校領導和師生的共同任務,而學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主體,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突出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才能夠切實有效地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目標。為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應使學生深入地參與進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真正成為校園的“主人翁”。換言之,就是不能被動地給學生灌輸校園文化,而要讓學生成為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并引導學生認同和接受積極的、健康的校園文化,摒棄那些不良的和糟粕的文化。其次,還要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即摒棄傳統(tǒng)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重視基層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在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中大力支持學生干部的工作,最大化發(fā)揮出學生干部的主動性和作用價值,從而增強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參與感,真正實現學生自我管理。
在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全校領導和師生萬眾一心、團結一致,朝著共同的目標去進行努力。首先,校園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團結功能,在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參與者往往需要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活動任務,從而得到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其次,校園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學習功能,在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參與者可以學習到很多有關活動主題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得到個人內涵和能力的提升;再則,校園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在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參與者可以感受和體驗到積極向上、勇于挑戰(zhàn)、堅忍不拔、樂于助人等品格的重要性,從而得到個人道德素質的提升;最后,校園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休閑娛樂功能,在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參與者可以邊進行游戲、邊完成任務,從而得到身心的愉悅放松。因此,若想有效實現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目標,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晚會、辯論比賽、詩詞大賽、體育競賽等等。并且,這些活動本身也非常受中職學生的喜愛和歡迎,正是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校園文化不僅處處存在于校園環(huán)境之內,更潛移默化在學生的情感之中,所以必須要在各方面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積極情感因素,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目標。通過在各方面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積極情感因素,可以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日積月累地匯聚成積極的心理。具體來說,首先,在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中,應融入積極情感因素,使校園中的每一處角落以及每一項事物都成為展示學生積極風貌的平臺,而避免校園物質文化顯得生硬、冰冷;其次,在校園制度文化的建設中,應融入積極情感因素,改變過去過于剛性的校規(guī)校紀約束,利用柔性的方式來管理學生;再者,在校園精神和行為文化的建設中,應融入積極情感因素,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緒,使學生保持陽光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要以一套健全的“三全育人”體系為依據,在“三全育人”體系下,學校各部門之間可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去強化育人工作及校園文化建設,從而更好地實現育人目標和校園文化建設目標。具體來說,在“三全育人”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學校應全面整合各方育人資源,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渠道,充分調動起全校積極性,形成有效的上下聯動,真正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例如,教務部門應做好統(tǒng)籌與支持,針對育人工作及校園文化建設提出具體的實施辦法、制定科學的管理考核制度;人事部門應充分發(fā)揮好人事管理職能,加強對教職工的知識、能力、思想及素質培育;黨政部門應發(fā)揮好帶頭作用,加強對育人工作及校園文化建設的領導與指導。
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社會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是一種理念,它指的是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報刊等基于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下的新型媒介載體。新媒體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和優(yōu)勢:第一是信息傳播速度快,有了新媒體后只需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即可及時迅速地傳播信息,而不必先經過層層審核和較長時間的后期制作;第二是信息交流互動頻繁,依托于新媒體,信息交流互動不必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在新媒體上進行信息交流互動;第三是信息形式和內容豐富,新媒體上資源海量,在信息形式上包括但不僅限于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在信息內容上包羅萬象。在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應充分利用新媒體來拓展校園文化宣傳渠道。例如,學??梢岳酶鞣N新媒體平臺,建立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微信公眾號、抖音號、b 站官號、微博主頁等,定期或不定期在這些平臺上進行校園文化活動宣傳。利用新媒體進行校園文化宣傳更加符合現代中職學生的興趣和習慣,因此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進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夠豐富學生業(yè)余生活、滿足學生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繼承及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發(fā)展、推動和諧校園構建,因此中職學校應充分重視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在實踐中,通過突出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各方面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積極情感因素、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體系以及利用新媒體拓展校園文化宣傳渠道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實現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