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亮
(湖南信息學院,湖南 長沙 410148)
舞蹈教育是基于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傳授舞蹈理論及技術,扎實培育舞蹈藝術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實踐中,以真實教學情境還原舞蹈表演,營造穩(wěn)定高效的教學氛圍,對當代大學生審美、心理以及生理方面,都將產生積極影響。本文從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推動作用的角度,期待提出更加完善的教育路徑,在一定程度上對舞蹈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產生積極作用。
舞蹈教育是一種教育手段,是對舞蹈技藝和舞蹈理論的傳授和保存。[1]在高校階段,舞蹈教育主要培養(yǎng)大學生肢體語言能力,以肢體藝術形式,錘煉舞蹈技能,提升舞蹈審美、賞析、編導、教學及表演的能力。在教育過程中,引導大學生經(jīng)過嚴格的基礎與技術訓練,掌握舞蹈基本理論知識,在舞蹈表演中抒發(fā)自身情感及表達舞蹈主題思想,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物內心活動,綻放舞蹈藝術美感。
舞蹈教育教學具有鑒賞屬性。在大學生群體中普及與教育,能更好地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員通過肢體語言傳遞舞蹈美感,并集合人體動作、舞美音樂、服裝色彩等多種因素,形成美妙絕倫的舞蹈藝術形態(tài)。舞蹈藝術的核心是人,因此,也被稱之為人體動作的藝術形式。[2]在舞蹈教育實踐中,大學生通過梳理和把握美感因素,在舞蹈表演中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及抒情性的表達,引發(fā)個人對美的理解與感受,從而進一步提升個人對藝術的審美能力。例如,在舞蹈《千手觀音》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感受曼妙舞姿,通過“千手觀音”動態(tài)及造型的認知,讓學生產生“共情”意識,體會聾啞演員內心的感受,在鮮活的舞臺形象中,感知深刻的愛。
舞蹈教育中對藝術之美的賞析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員通過肢體動作塑造藝術形象的過程,通過人體動作、舞美燈光、音樂服飾等諸多因素,構成無與倫比的時空藝術形態(tài),傳遞出舞蹈藝術的魅力。這對于提高大學生審美水平,具有積極的教育引導作用。
舞蹈表演是一項需要耗費體力,展現(xiàn)舞蹈技術的表演藝術形式。高校生唯有通過持續(xù)性的訓練,才能提高個人的舞蹈水平和造詣。而持續(xù)性的訓練過程,也使得舞蹈具有了一定的健身屬性。例如,黎族經(jīng)典民族舞蹈《竹竿舞》,起源于早期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一項重要的體育舞蹈項目,具有一定的健身功能。高校學生經(jīng)過長期系統(tǒng)性的舞蹈教育訓練,身體的協(xié)調性得到提高。這對于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強健體魄,保持良好的體型有著積極作用。竹竿舞有著動感性的節(jié)奏,將其作為健美操在舞蹈教育教學中全面普及,受到大學生廣泛歡迎。
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大學生進行舞蹈素養(yǎng)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強化大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理解,可以促使大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學習舞蹈課程,對舞蹈藝術產生興趣。并且,在舞蹈的日常訓練中,需要運用四肢等肢體語言,具有一定的藝術體育性質。在長期的舞蹈訓練中,可以促進學生骨骼發(fā)育,增強肌肉活動的力量,協(xié)調呼吸能力,促進運動神經(jīng)的有效運行等,對于改善肘關節(jié)的靈活性,提升腿部肌肉的拉伸力,都產生了積極作用。
舞蹈教育教學過程,既需要學生有充足的體力支撐,亦是心理活動的展示。舞蹈教育過程能夠有效調節(jié)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大學生通過舞蹈教育進行刻苦的訓練,最大的動力便是希望能夠觀眾認可。通過舞臺藝術實踐,大學生可以近距離地感受觀眾熱情和鼓舞,與觀眾間的距離被拉進,獲得觀眾的鼓勵和肯定,能促使大學生激發(fā)更大的熱情,對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提升個人自信力,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大學生將自身所具備的舞蹈表演能力,完全地釋放在舞臺上,心理上將得到極大滿足。從心理學角度講,大學生經(jīng)過舞蹈教育的熏陶,在熟悉了每一個舞臺場景之后,便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表演當中,從心理上感到更加的安全,更加有助于舞蹈效果的發(fā)揮,激發(fā)大學生更加強大的表演熱情和信心。而且,通過舒緩的舞蹈音樂熏陶,學生心理獲得放松,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當中,有利于實現(xiàn)身體與心理上的平衡,心態(tài)得到有效緩解,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從傳統(tǒng)認知上來講,多數(shù)人認為舞蹈教育僅僅是舞蹈技能訓練,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關聯(lián)不大。其實不然,舞蹈雖然是一項藝術形式,但在具體的技能訓練中,是一個長期堅持和刻苦訓練的過程。舞蹈教育所開設的基本功訓練課程,需要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面對訓練疼痛時,需要進行堅持,這對于學生堅強品質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意義。
同時,舞蹈教育不僅是對舞蹈技能和學生堅強品質的訓練,通過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及具有欣賞性的舞蹈動作組合訓練,可以塑造出具有舞蹈造型和形象化的舞蹈藝術作品。大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需要真正地理解和人知道舞蹈形象的具體內涵,才能更好地表演。在此過程中,舞蹈作品所滲透的社會教育意義,對于提高大學生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都具有積極意義。例如,舞蹈作品《祝福祖國》是根據(jù)同名歌曲進行編排,曲調流暢自然,有著良好的聽覺效果。學生在排練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內心深處去感受祖國的強大和繁榮,產生深深的自豪感,從而發(fā)自內心去祝福祖國。大學生將自己內心對祖國的熱愛和祝福傳遞給觀眾,從而形成強大的視覺沖擊力。舞蹈教育的過程,亦是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道德情懷的過程。
舞蹈教育對于提升學生藝術素質和綜合素質都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應當積極認識到各方面的推動作用,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當前的素質教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合理的舞蹈教學涉及,避免出現(xiàn)照搬專業(yè)舞蹈院校教學方式的現(xiàn)象。[3]要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條件,在實踐中進行具有特色的教學指導。例如根據(jù)每一個大學生的舞蹈學習優(yōu)勢和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實施因材施教的差異化教學方針。將舞蹈條件較好,勇于展現(xiàn)自我的學生進行歸類,在舞臺實踐中,將其安排在較為顯眼的位置,而對于不太善于表現(xiàn)自我的學生,則將其安排在稍后的位置。在舞蹈實踐中進行逐步的引導,循序善誘,促使學生能夠在訓練和學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根據(jù)訓練目標,逐步提高學習的效率。此外,舞蹈教育中還重視情感的滲透,重視藝術情感教學。在舞蹈教學中,不僅讓學生掌握舞蹈動作,同時還需要了解其中的人文情感。提高大學生舞蹈藝術體驗的同時,更進一步增強其各方面的素質。
無論何種形式的教學,都應當注重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尤其是在大學生舞蹈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更加需要相應的興趣來增強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根據(jù)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舞蹈教學內容,對當前的舞蹈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結合相應的舞蹈理論文化進行舞蹈作品的實踐,增強大學生舞蹈的吸引力。例如在舞蹈文化課程教育中,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舞作為切入點,向學生傳授蒙族、傣族以及采茶舞等多種舞蹈文化內容。通過豐富的舞蹈文化來吸引學生對舞蹈作品的關注,為大學生舞蹈教育奠定良好的舞蹈文化基礎。在舞蹈教育中慢慢滲透文化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中,增強對舞蹈藝術人文內容的深入了解。促使大學生舞蹈教育具備更多的內涵和表現(xiàn)形式,強化學生對大學生舞蹈的理解,逐步引導大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和興趣。
作為一門藝術,大學生舞蹈教育應重視舞蹈基礎動作訓練。基礎訓練構成舞蹈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進一步實現(xiàn)對學生肢體語言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A訓練重視大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在此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自然形態(tài)訓練。對于少大學生群體來講,在初期接觸舞蹈時,會在身體穩(wěn)定性、柔韌性、靈活性及協(xié)調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身體動作不夠協(xié)調。因此,在舞蹈教育過程中,應重視基礎動作訓練,按照嚴格程序實現(xiàn)對舞蹈功底的訓練。在基礎動作訓練中,柔韌性、靈活度得到增強,對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控制能力,也得到有效增強。在舞蹈音樂的配合下,大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將做出自然性的律動,舞蹈學生的興趣將得到大幅度提高。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較為活躍,在舞蹈教育中,教師也應根據(jù)當前的教育教學資源,革新傳統(tǒng)單一的示范性舞蹈教育形式,豐富現(xiàn)有的教育形式,促使學生能夠在自由高效的舞蹈教育中,獲得更好的舞蹈教育指導。
舞蹈教育既要增強大學生實踐能力,還要增加社會實踐性。舞臺藝術的社會實踐路徑中,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藝術比賽得以實現(xiàn),通過選拔優(yōu)秀的大學生演員,增強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自身的舞臺藝術表演經(jīng)驗。同時,在比賽過程中相互交流學習,更好地提高自身舞蹈表演的專業(yè)能力。同時,大學生在登臺過程中,自身經(jīng)驗得到豐富,其舞臺掌控能力也得到增強。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更好地克服自身心理障礙,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為后期的舞臺藝術表演打下基礎和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
社會的深入發(fā)展,對于全面素質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提升,舞蹈教育在增強大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凸顯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國家對美育教育功能的重視,正確認識到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性,對于全面推動素質教育改革,起到積極的作用。
舞蹈教育以其獨特的形式,對于增強大學生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審美體驗以及道德品質等,都表現(xiàn)出顯著的重要功能。因此,在當前高校舞蹈教育中,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等,都應當重視舞蹈教育對于大學生的積極作用。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豐富教育形式等多樣化的教育路徑中,進一步創(chuàng)建良好的藝術氛圍,提高大學生對舞蹈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