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林則徐禁煙斗爭的啟示

        2021-11-27 09:20:34吳偉寧
        嶺南文史 2021年2期
        關鍵詞:鴉片戰(zhàn)爭鴉片林則徐

        吳偉寧

        在1805年10月21日爆發(fā)的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英國皇家海軍上將納爾遜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海面指揮英國艦隊,以顛覆傳統(tǒng)的T形戰(zhàn)術,擊敗了規(guī)模浩大的法國——西班牙聯(lián)合艦隊,由此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為占領更多殖民地,攫取巨額財富,便把殖民擴張目標轉向了遙遠古老的東方,矛頭直指中國。從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到鴉片戰(zhàn)爭前的中英貿易中,茶葉占輸出總值的90%以上,不久,中國茶葉與咖啡在英國并列銷售,茶葉作為一種新的飲料,在英國已從上流社會的嗜好品而迅速變成一種全國性的普遍需求,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以后,印度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控制一百多萬各農民種植罌粟50多萬畝,制成鴉片,包裝之后運往中國,解決了中國進口茶葉到英國造成的巨大逆差,獲得豐厚的利潤。中國大量白銀外流,不能滿足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欲望,反而變本加厲,通過最后武力,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6月中英鴉片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最終以清政府失敗告終,中國淪為殖民地。鴉片戰(zhàn)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此后一百多年間,中華民族蒙受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民承受封建勢力和資本帝國主義的壓迫,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社會逐步沉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災難深重,國家被割據(jù),人民群眾貧窮落后。

        隨著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無數(shù)有識之士為挽救民族危亡,維護國家主權,爭取民主自由,實現(xiàn)國富民強,前赴后繼,英勇斗爭,努力探索。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開端時期的杰出代表。本文就林則徐禁煙斗爭的歷史文獻及其歷史影響作簡要探討。

        一、禁煙的源由

        19世紀30年代,中國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危機,這就是鴉片輸入激增,吸食鴉片泛濫。當時,英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急切需要向外開拓商品市場。清朝的中國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為基礎,對英國的棉毛紡織品的傾銷具有強烈的抵制性。為打進關閉的中國市場,獲取豐厚的利潤,英國采取向中國銷售鴉片的手段,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向中國輸入鴉片達4萬多箱。鴉片貿易占19世紀30年代英國對華貿易總值的一半以上。中英兩國之間圍繞著鴉片輸入和反輸入問題展開激烈的斗爭。

        清政府就禁煙問題開展爭論。禁煙斗爭伊始,英國鴉片商人百般散布鴉片是“無害的侈奢品”,[1]“鴉片的毒害被看重了”[2]等謬論,企圖蒙混過關。鴉片是一種劇烈的麻醉毒品,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中國有許多文學作品勾畫出鴉片吸食者煙癮發(fā)作時的情狀:“涕泗立橫流,形容頓枯槁,厭厭陳死人,僵立但未倒”。[3]目睹鴉片輸入及其對吸食者的危害,許多有識之士憂心忡忡,呼吁嚴禁鴉片,紛紛提出禁煙方案。1835年(道光十五年),鴻臚寺卿黃爵滋上疏指出,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以無用有害之物,毒中國之人而又竭中國之財,夷計之狡,莫甚于此”。[4]林則徐尖銳地指出:鴉片“流毒天下”“為害甚巨”“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5]還有人指出:“鴉片是毒物,一經(jīng)上癮,你就要設法利己害人”。[6]正如梁廷枬所說,鴉片“其于人也,利一而害百;其于國也,無纖末之利”。[7]鴉片輸入和吸食嚴重毒害了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帶來國防危機,白銀外流,財政困難。英國鴉片貿易商人把鴉片說成如同酒那樣的“無害的奢侈品”,其真正目的才是“為政治、經(jīng)濟的總利益服務”的,妄圖瓦解中國禁煙決心。

        某些英國鴉片貿易商人居然聲稱經(jīng)營鴉片貿易“不見得就是做了邪惡的事”,理由是“我若不拿這些贏利,其他厚臉皮的人就會拿去”“如果我不經(jīng)營它,其他人必會經(jīng)營”。[8]這就是說經(jīng)營鴉片買賣,向中國輸入鴉片,可以取得巨額贏利總歸有人去做的,與其給別人做,不如我來經(jīng)營,我來拿利。這在英國鴉片經(jīng)營者看來不是“邪惡的事”。這些強盜的邏輯,反映出英國鴉片利益集團的卑鄙、貪婪的心態(tài),唯利是圖的資產(chǎn)階級本性。

        禁止鴉片輸入和吸食的斗爭阻力不僅來自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國內也存在巨大的阻力。清初對懲治鴉片販賣的刑律十分嚴厲,販賣者枷杖,再犯者充軍邊遠地區(qū),所以吸食鴉片者甚少。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清政府頒布禁食鴉片條款,規(guī)定軍民買食鴉片者枷一百,枷號兩個月,還要檢舉販賣者,否則將吸食販賣為從例,枷一百,徒二年。職官及其仆役買食者,加一等治罪。但是實際上這一禁煙條款沒有得到實行,鴉片吸食者與日俱增,情況嚴重到“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yōu)隸,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置買煙具,為市日中”。從地區(qū)上,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天津等沿海的鴉片吸食和販賣尤為嚴重,被稱為清朝“根本重地”的東北地區(qū)“近亦浙染成風”。鴉片吸食已滲入清朝上層官吏,許多掌權官吏和部門縱容鴉片販子收受行賄。如廣東總辦鴉片的商人廣設窯口,從廣東到各省沿途關口,聲勢聯(lián)絡,鴉片販子沿途包販,十分猖獗,原因是“關津胥吏,容隱放行”。各府縣開設煙館的人,“類皆奸猾吏役兵丁”,他們與“故家大族不肖子弟”[9]相互勾結。地方官吏的幕友也聚眾吸食鴉片,形成上下左右盤根錯節(jié)的復雜局面,禁煙難度極大。

        為向中國輸入鴉片,國外鴉片貿易集團不惜利用重金賄賂和腐蝕中國官員,借以打開中國的海關大門。早在嘉慶朝頒布禁煙法令后,東印度公司航務長就斷言中國“海關監(jiān)督因暗中鼓勵此種(鴉片)貿易,借以發(fā)財,彼決不能積極設法禁止”。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東印度公司認為兩廣總督兼海務百齡發(fā)布的“禁煙之語,不過是官樣文章而已”,“因為政府久已縱容私運為發(fā)財之機會”。1815年(嘉慶二十年),東印度公司為破壞中國官吏阻止販煙行動,決定“每箱抽稅四十元,以分與中國官吏”。在道光朝頒布禁煙令的第二年(1831年),水師副將韓肇慶卻“專以擴私漁利,與洋船約,每萬箱許送數(shù)百箱與水師報功,甚或以水師船代運進口?!彪y怪精通清政府情況的英國傳教士郭士立在1836年(道光十六年)向英領事義律出謀獻策說:中國“朝廷命官多嗜好鴉片,故尚以賄賂擴張販路,必能達到目的”。國外鴉片商人和國內鴉片販買、吸食者,采取行賄手段,腐蝕拉攏政府官吏和海關官員,相互勾結,縱容包庇,這是禁煙法令無法執(zhí)行、禁煙斗爭終歸失敗的重要原因。一個英國人認為,當時中國禁煙之所以失敗,“與其說他們失敗是由于決心不足,還不如說是由于愚昧和缺乏力量”。四十年間,中國“把禁煙告示張貼在帝國各地,在大城市張貼的告示經(jīng)常翻譯成英文”“外國人就是置諸不理”。[10]他把清政府歷年禁煙法令無法貫徹、禁煙屢屢遭受失敗的原因歸結為中國自己“缺乏力量”,因而“外國人”敢于“置諸不理”,竭力破壞,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清政府不僅有堅定的禁煙決心,始終堅持,又有明智的政策和措施,還有強大的實力作后盾,外國鴉片商人豈敢“置諸不理”,也難以施展賄賂伎倆,破壞禁煙。

        清政府上層人物中,對于禁煙與否存在嚴重的分歧。1836年(道光十六年),許乃濟自詡對于查禁鴉片流弊日甚一日“知之甚確”,鑒于這些“流弊”無人“據(jù)實直陳”,他才呈上《鴉片例禁愈嚴流弊愈大亟請變通辦理折》,主張“仍用舊例,準令夷商將鴉片照藥材納稅”“納稅之費輕于行賄”,他們就“必樂從”。[11]許乃濟弛禁鴉片的主張,實際上代表了鴉片販買和吸食者的利益和要求。他的“變通辦理”主張一提出,立即受到一批愛國官吏的駁斥和反對。許球質問:“弛鴉片之禁,既不禁其售買,又豈能禁人之吸食?”“明知為毒人之物,而聽其流行,復征其稅課?!薄疤锰锰斐?,無此政體”!他主張“謹守舊章,嚴行整頓”,嚴厲懲治鴉片販買者,并責令外國鴉片躉船撤回,否則“定將坐地夷人正法”。[12]繼之,黃爵滋在《請嚴塞漏卮培國本折》中,分析了鴉片的毒害,提出“重治吸食”的辦法。道光令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直省各督撫對此折“各抒己見,妥議章程”。[13]

        林則徐完全站在嚴禁鴉片者一邊,力主“重治吸食為先”,嚴厲打擊包庇鴉片走私和貪污瀆職的鴉片吸食者。他指出衙門中的幕友、官親、長隨、書辦、差役,“嗜鴉片者十之八九”,他們都是“力能包庇販買之人”。對他們“若不從嚴起”,就無法斷絕煙販者。他認為對鴉片吸食者固然要重治,同時對開煙館和煙販也不能懲處過輕。[14]林則徐的禁煙主張推動了道光帝的禁煙行動。1838年(道光十八年)11月,林則徐晉京召見,過直隸時,遇見直隸總督琦善,琦善警告林則徐“無啟邊釁”,林則徐“漫應之”,[15]決心不為之動搖。林則徐到京后,先后被道光帝召見十九次,奉命以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林則徐的禁煙主張“與同僚論不合,中外交構,有識者已為文忠?!?。[16]林則徐自己從奉命之日起“明知入于坎窞”,[17]但他仍然表示“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終止之理”。[18]林則徐明知禁煙是一場尖銳復雜的斗爭,卻知難而進,勇挑重任,表現(xiàn)出熾熱的愛國思想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二、禁煙行動

        1839年(道光十九年)3月,林則徐抵達廣州,采取了一系列保證禁煙斗爭勝利的方針、政策。林則徐禁煙斗爭是正義的,并不孤立,無論在朝廷內外都有他的支持者。林則徐離京時,他的摯友龔自珍作《送欽差大臣候官林公序》,鼓勵他堅持禁煙斗爭,對于動搖禁煙決心、反對禁煙行動的官吏、幕僚、游客、商估、紳士等“宜殺一儆百”,并期望二年內“使中國十八行省銀價平,物力實,人心定”,勝利歸來。在各個地區(qū)、特別是在廣東,也有一批開明官吏和有識之士,更是林則徐行禁煙使命的直接支持者和依靠。他們當中主要有鄧廷楨、關天培、怡良、梁廷枏等文武官員和一批知識分子,形成領導核心和骨干,林則徐團結和依靠他們,并肩戰(zhàn)斗,開展禁煙斗爭。

        1836年(道光十六年),廣東總督鄧廷楨與巡撫祁貢等都曾是許乃濟弛禁鴉片論的擁護者, 主張輸入鴉片“以貨易貨”,民間栽種罌粟“稍寬厲禁”。吹捧許乃濟的《鴉片例禁愈嚴流弊愈大亟請變通辦理折》“如蒙俞允,弛禁通行,實于國計民生,均有禆益”。[19]隨著資本主義國家鴉片輸入的增加,白銀外流無法遏止,鄧廷楨逐漸感到弛禁鴉片是行不通的,終于拋棄了弛禁觀點,轉向禁煙立場,愿與各省督撫“齊掃瘡痍,共培元氣”,決心與林則徐“協(xié)力同心,除中國大患之源”。[20]林則徐到任后,把鄧廷楨等人視為禁煙斗爭的領導骨干,從他們那那里了解到廣東許多情況,更堅定了自己禁煙必勝的信心。自此“林鄧”與禁煙運動和鴉片戰(zhàn)爭不可分割地聯(lián)在一起,踐行了“協(xié)力同心”的諾言,做到榮辱與共。道光帝也嘉獎林則徐和鄧廷楨在禁煙斗爭中的“合力同心”。[21]

        林則徐在廣州起用了一批確有能力的人才。1838年(道光十八年),湖南撫標游擊馬辰因失察家丁私受替班兵丁規(guī)錢,被革職回安徽原籍。林則徐也因預馬辰而受降四級留任處分。林則徐到廣州后,深感了解洋務夷情的重要性,自然地想到馬辰“素諳武備”“精力甚強”,不應置之不用,便自付給馬辰盤纏食用,指派他“兼程先赴??诖L夷情”。[22]又如林則徐在湖北查禁鴉片時,曾派遣漢陽縣丞彭鳳池去廣東緝拿煙販,未還湖北,他認為廣東籍的彭鳳池“廉明勤干”,并且“諳曉”廣東“土俗方言”,即指令彭鳳池留廣東“就近代查鴉片根株”。[23]為“探訪夷情”需要,林則徐在廣州還重用了一些精通外文的人才,編譯西方報刊有關禁煙的資料。他們當中有澳門馬禮遜學校畢業(yè)的年輕人、南洋歸僑袁德輝,有廣東傳教士梁發(fā)之子梁進德等。他們的工作對林則徐了解外圍情況、開展禁煙斗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依靠堅定的禁煙派骨干,調動犯過某種錯誤但確有能力的人的積極性,重用學有專長的人才,這是林則徐在禁煙斗爭時期用的正確政策,也是保證斗爭取得成效的重要條件之一?!坝胁哦挥门c無才同,用之而不使之盡其才與不用同”。[24]林則徐的這句話是他用人的指導思想的高度概括。

        林則徐不僅有堅決的禁煙決心,而且執(zhí)行重治與寬大結合的禁煙政策和措施。他認為“販煙之盛由于食煙之眾”,因而禁煙“必先重治吸食”鴉片。他到廣東之初,即與鄧廷楨、關天培等合作,發(fā)布一系列嚴禁鴉片的告示和條令。他要求各學校、文武生員“如有吸食與販者,立即查實據(jù),移交地方官審究詳革,按擬嚴辦”。[25]曉諭全省士商民人,“凡從前誤食鴉片者,速即力求斷癮,痛改前非”。告示發(fā)布后“倘仍執(zhí)迷不悟,匿具不繳,則是玩法抗違,惟有挨查牌甲,責令興首,一面嚴密搜拿”。有一些已經(jīng)關閉的窯口煙館,“以為官禁不能長久”,把煙土潛藏起來,“欲待查拿稍松,仍待偷賣”。林則徐指出,對此將嚴密查訪,“破獲者盡法痛辦”,奉勸存有觀望和僥幸心理的鴉片吸食和販買者“速即自首到官,亦當分別量減”。[26]

        林則徐對廣東水師將弁把鴉片“吸食者習為故常,售賣者視為利藪”尤為痛心。他看到由于吸食鴉片,水師“名為健卒而精力疲憊不堪,委以查私而賄賂公行滋甚”,限令各營將弁于文到五日內呈交該兵花名冊,以備查核,對久慣吸食鴉片者,“速即開除名糧,解縣嚴辦”。將棄中如有沾染吸食者,“亦即揭參究懲”。[27]幾個月后,林則徐頒布了《禁煙治罪新例》,對懲治吸食,販賣、種植、制造、包庇鴉片等作了嚴厲規(guī)定,其中規(guī)定吸食鴉片人犯,從道光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1839年7月6日)起,限一年六個月,“限滿不知悛改,無論官員軍民人等,一概交監(jiān)候”,顯示了林則徐“總必永斷鴉片”[28]的決心。

        英國鴉片商人攻擊林則徐禁煙行動“苛酷”,以為其繼續(xù)向中國輸入鴉片辯護。如果不采取嚴厲的禁煙措施,不打擊國內吸食和販買者,不嚴禁外國鴉片輸入,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將受到嚴重的摧殘,人口素質下降,中國的白銀將源源外流。事實上當時從事鴉片貿易的國家都是嚴禁鴉片吸食的。盛產(chǎn)鴉片的印度本國是禁止吸食鴉片的。西方國家有的懲治鴉片吸食者的辦法是,“集眾人環(huán)視,系其人竿上,以炮擊之入?!保谷瞬桓椅?。向中國輸入鴉片最多的英國等國,其國法是吸食鴉片者以死論處,所以鴉片輸出國“只有造煙之人,無一食煙之人”。[29]這些懲治鴉片的做法其實是非?!翱量帷钡摹A謩t徐實行的禁煙政策既體現(xiàn)了嚴厲的思想,又貫穿著寬大的精神。在吸食鴉片甚行的當時,如不執(zhí)行嚴禁的政策,就無法達到禁煙的目的。對于能按期限悔改者則是采取寬大的政策。林則徐不僅在禁煙方面作出政策規(guī)定,而且還親自“久經(jīng)采訪各種醫(yī)方,配制藥材”,制出戒鴉片煙的兩種藥方。他相信這對戒煙“具有神效”,“即使至重之癮,果能痛自改悔,照法行之,不過略多數(shù)日,未有不能斷絕者”。[30]

        三、林則徐的禁煙斗爭

        英國資產(chǎn)階級代表人物污蔑林則徐領導的禁煙斗爭是“排外舉動”。[31]這是惡毒的攻擊。鴉片戰(zhàn)爭前,清朝統(tǒng)治者曾以天朝大國自尊,實行過閉關政策,與世界甚少交往,對世界情勢茫然無知。但是曾得到過清道光帝支持、由林則徐領導的禁煙斗爭,絕不是什么“排外舉動”。林則徐嚴厲打擊國內鴉片吸食者和販買者、嚴禁鴉片輸入,完全是打擊外國侵略者的“精神侵略”,是拯救民族,拯救人民,完全是愛國行動,不是閉關主義者,決無因禁煙而與外國斷絕正常貿易往來之意。

        林則徐到達廣州后,提出“以斷絕鴉片為務”的方針,通告各國商人,中國正在開展禁煙,“所有內地民人販鴉片、開煙館者,立即正法,吸食者亦議列刑”,要求他們到中國來,“即應與內民人同遵法度”,立即把停泊伶仃洋面躉船上的鴉片“盡數(shù)繳官”,并且甘結聲明“嗣后來船永不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jīng)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32]對已經(jīng)交出煙土的外國商人,“準其照常互市”。[33]他反復告訴外國商人,中國的“禁絕鴉片新例極嚴”,但對“素不販賣之人”而言,則可“從此專作正經(jīng)貿易獲利無窮”。[34]他在駁曾望顏關于封關禁海主張時也反對“不分良莠”,把“示犯法之各國夷船與英吉利一同拒絕”[35]的做法。他對虎門觀看銷煙的《中國文庫》記者更加明確地表示:“中國政府對今后私運鴉片,必予以最嚴厲的懲處,而對從事正當貿易的外商,則加以恩惠,決不容走私牽累合法的貿易?!盵36]林則徐嚴格區(qū)分非法的鴉片貿易和正當貿易,嚴厲禁止鴉片進口,堅持正常貿易的政策界限涇渭分明,反復宣告,嚴格執(zhí)行。英國鴉片貿易商人攻擊中國的禁煙為“排外舉動”,是中國政府“拒絕履行國際法和國家互惠的準則”,[37]實際上是為其繼續(xù)輸入鴉片,乃至為發(fā)動武裝侵略中國制造借口。1937年1月,《中國文庫》曾刊登過一篇詳論鴉片貿易的談話,指出外國商人深知“中國的愛國者不是其知識只限于戰(zhàn)爭和恐怖的人,而是切望使他們祖國盡可能太平安樂的人”。他們對唯利是圖的外國商人“憑借國家的力量,用致命的鴉片來毒害一個民族的健康和敗壞其道德,而卻傲稱優(yōu)越”的行為,“作出理智的判斷。作者還抨擊了忘記了基督教教義:“汝不行惡,善就會”和“施于人為汝望,人將施于汝”的人,還辱罵中國人“苛酷”,并且指責他們“對歐洲人在中國居留的厭惡與無理要求其政府嚴禁鴉片輸入”。[38]這代表了一部分公正的西方人士的客觀評論。發(fā)生于1839年間禁煙和反禁煙斗爭的原因和性質更是如此。

        1840年爆發(fā)的中英之間的鴉片戰(zhàn)爭是因英國維護向中國輸入鴉片和中國禁止鴉片輸入而引發(fā)的,這是鐵的事實,已為大量的事實所證明。這一點倫敦東印度與中國協(xié)會給巴麥尊的信中說得相當坦率:“我們應當承認鴉片貿易的本身是經(jīng)最高當局準許的,對于直接間接經(jīng)營鴉片貿易的商人們加以辱罵,是極不公道的?!彼麄冋J為,中國的禁煙舉動,“給我們一個戰(zhàn)爭的機會”,要求英政府對中國“施以武國”,相信“可以有很大的成績”,可以“乘戰(zhàn)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39]這些言論已經(jīng)使英國最終發(fā)動武裝進攻中國的原因和目的昭然若揭。林則徐明知前途艱難,卻始終“于一身榮辱禍福早已不計,只求無傷國體”,在英國武裝侵略面前,挑起領導抗擊英國侵略的重任,并在廣東地區(qū)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卻受到妥協(xié)派的打擊,與鄧廷楨一起被革職,充軍新疆。反侵略的鴉片戰(zhàn)爭終遭失敗,于1842年簽訂了《南京條約》,英國“強迫中國接受”割讓香港;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賠款二千多萬兩,喪權辱國從此開始。

        林則徐在領導禁煙和抗英斗爭過程中,正如魏源所說:“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譯西書,又購其新聞紙”,以了解英方情況。他在廣州重用一批精通外文的人才,編譯《澳門新聞紙》《華事夷言》《四洲志》等,“借以采訪夷情”?!栋拈T新聞紙》刊登有英國對鴉片戰(zhàn)爭的逐日記述和評論,林則徐曾選錄其重要條文送道光帝閱覽。《華事夷言》是對西方報紙和書刊有關鴉片戰(zhàn)爭評論的輯譯?!端闹拗尽穭t是要根據(jù)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選擇編成,介紹了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概況。后來林則徐把《四洲志》的資料交給魏源;魏源參考后編著成《海國圖志》。何秋濤的《朔方備乘》等外國史地書編撰也都受到《四洲志》不同程度的影響。

        1838年(道光十八年)12月16日林則徐日記記載:他這一天在廣州接見了因遭風害而到瓊州避難的十五名英國船民,賞給食物,交談了一個多小時,并派員送他們到虎門,“歸其舟次”。接見時,林則徐詢問英國國內是否知道中英發(fā)生戰(zhàn)爭,說明戰(zhàn)爭是“由于英國人傾銷鴉片”所引起的,重申禁煙的決心,表示希望中英友好的態(tài)度;也向船員了解美國、土耳其等國的情況;還請隨船醫(yī)生喜爾等幫助訂正所譯西書和修改致英國國王書等。

        在英國武裝進攻面前,林則徐深感中英武器優(yōu)劣懸殊,提出“師敵長技以制敵”的主張。他在閱讀和研究中國古代兵書的同時,還很重視仿制西方先進的船炮。他對善于仿制西方船炮的龔振麟非常關心,親自與龔“共同籌畫”吸收外國新技術制造武器裝備之事。[40]

        大量事實說明,林則徐既堅持嚴禁鴉片的原則,又遵循在這一原則前提下與西方國家進行正常的、合法的貿易慣例;在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后,既堅決反對英國的武裝侵略,又十分重視了解世界形勢,吸收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改變國家落后狀況,以達到“制敵”的目的。林則徐的這一思想想,與視西方科技為”奇技淫巧“的守舊封閉觀念形成尖銳的對立。他的這種思想具有開風氣之先的意義,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精神。

        清王朝的統(tǒng)治到中期已經(jīng)開始向下滑坡,一批士大夫對腐朽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揭露和抨擊。龔自珍認為,清朝社會已是“萬馬齊喑”,主張“更法”“改制”。林則徐又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矛盾尖銳、變化激烈時期,主張改革弊政的進步人物。鴉片戰(zhàn)爭前后,他在河道總督、江蘇巡撫、湖廣總督、協(xié)辦浙江海防、陜甘總督、陜西巡撫任內,都對蘇浙、新疆、陜甘、云貴、湖廣地的吏治、水利賑災、幣制、漕運等方面存在的弊病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興利除弊,發(fā)展生產(chǎn),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造福民眾,受到人民的好評和懷念。

        四、林則徐思想的歷史啟示

        英國先是通過鴉片輸入,繼而借口改用艦炮打開中國的門戶。隨后,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接踵而來,使用武力打敗中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攫取政治、經(jīng)濟、文化權益。在資本主義列強侵略面前,清政府執(zhí)行妥協(xié)讓步的對外政策,直至勾結帝國主義共同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抗,中國逐步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面臨的反對資本主義侵略和掠奪的斗爭任務并未完成,而且矛盾更加尖銳激烈;林則徐開風氣之先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革新社會的愿望沒有真正實現(xiàn),清朝統(tǒng)治更加腐朽,國家更加貧困落后。然而,中國人民反侵略戰(zhàn)爭從未間斷。繼林則徐之后,無數(shù)愛國者和革命者,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人民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表現(xiàn)出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探索前進。

        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愈加緊,中國人的反抗愈強烈。太平天國英雄們在反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的同時,也反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給幫助清政府鎮(zhèn)壓農民起義軍的侵略軍以沉重打擊。在1884年(光緒十年)的中法戰(zhàn)爭中,黑旗軍和清將士為抗擊侵略中國和越南的法國軍隊作出重大貢獻。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雖然敗給日本帝國主義,但許多愛國將領和廣大士兵卻表現(xiàn)出反對侵略的愛國精神,以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義和團運動的興起是列強加緊侵略中國的結果,它起到了阻撓列強瓜分中國的歷史作用。

        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給中國人民一個重要啟示是:為抵御外國侵略侵略、實現(xiàn)兵強國富,就必須打破閉關鎖國局面。魏源按照林則徐囑咐,編著了《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批判了封建守舊派把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說成是“奇技淫巧”的觀念,主張學習“西洋之長技”使之“為中國之長技”。洪秀全把宣傳基督教教義的作品內容,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加以改造和利用,使之成為發(fā)動起義的思想武器。洪仁玕的《資政新篇》倡導學習西方的有用的東西,以實現(xiàn)“兵強國富”。早期的革新思想家和戊戌變法時期維新派,除大力提倡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科學、經(jīng)濟、文化、教育外,還介紹了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某些政治制度。

        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南京條約》的訂立,清朝封建統(tǒng)治的腐敗性已經(jīng)暴露無遺,人們革新社會的要求日益強烈。在這方面魏源的表現(xiàn)比林則徐激進。他認為“天下無數(shù)百年不變之法,無窮極不變之法”,而且是“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積極主張“興利除弊”。洪秀全在鴉片戰(zhàn)爭后國內階級矛盾激化條件下,發(fā)動太平天國起義,給清朝封建統(tǒng)治以沉重打擊。洪仁玕針對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為撥轉太平天國起義的前進方向,提出了全面、系統(tǒng)進行“革故鼎新”的方案,發(fā)表了《資政新篇》,許多措施都得到洪秀全的認可。早期革新思想家、特別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更是要求清政府實行某些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但是,他們的希望終于化為泡影,宣告失敗。

        孫中山少年時代就有“慕西學之心”。[41]早在中法戰(zhàn)爭時他就開始“有志于革命”。[42]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環(huán)列”“瓜分豆剖”中國,《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變成“洋人的朝廷”。孫中山先后組織興中會、同盟會,制定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綱領,領導革命斗爭。1911年武昌首義,推翻清朝封建統(tǒng)治,創(chuàng)立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這七十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人民為反抗外來侵略,革新政治,推動中國走向富強的不懈斗爭史。但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很快被大地主大資產(chǎn)階級所竊取,孫中山又進行了十多年拯救民主共和國的斗爭,雖屢受挫折,卻愈戰(zhàn)愈勇。最終,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落到了以毛澤東為首的無產(chǎn)階級及其先鋒組織——中國共產(chǎn)黨的肩上,經(jīng)過28年的奮斗,才徹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務,建立了新中國。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經(jīng)過70多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后,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國家發(fā)展突飛猛進,國力大大增強。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繼續(xù)奮斗,繼續(xù)進行偉大的斗爭。

        181年前林則徐領導的禁煙、反對西方列強武裝侵略的思想和實踐及其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卻永遠值得研究和紀念,給歷史留下了珍貴的民族遺產(chǎn),昭示后人。

        注釋:

        [1][2][6]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編:《鴉片戰(zhàn)爭史料選譯》[M],北京:中華書局,第110、113,140頁、1983。

        [3][4] 中國史學會,齊思和、林樹惠等編:《鴉片戰(zhàn)爭》第1冊[M]。上海:神州國光社,第317、484頁,1954。

        [5][14][23] 中山大學歷史系編:《林則徐集·奏稿》[M]。北京:中華書局,第601、600、706頁,1965。

        [7] [清]梁廷枏撰,邵循正校注:《夷氛聞記》[M]。北京:中華書局,第8頁,1959。

        [8][10]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編:《鴉片戰(zhàn)爭史料選譯》[M]。北京:中華書局,第101-102、110、200頁。

        [9][11][12][13] 中國史學會,齊思和、林樹惠等編:《鴉片戰(zhàn)爭》第1冊[M],上海:神州國光社,第485-486、473、475、488頁,1954。

        [15][16][17][29] 中國史學會, 齊思和、林樹惠等編:《鴉片戰(zhàn)爭》第1冊[M],上海:神州國光社,第336、570、487頁,1954。

        [18][25][26][27][28][32] 中山大學歷史系編:《林則徐集·公牘》[M],第59、51、53—55、125頁。

        [19][21][24][40] 來新夏編著:《林則徐年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57、194、427、331頁,1981。

        [20] 楊國楨著:《林則徐傳》 [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4,1981。

        [22][30][33][34][35] 中山大學歷史系編:《林則徐集·奏稿》 [M],第584、573、623、656、794頁。

        [36][37][38]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編:《鴉片戰(zhàn)爭史料選譯》[M],北京:中華書局。第138、102、103頁,1983。

        [39] 中國史學會, 齊思和、林樹惠等編:《鴉片戰(zhàn)爭》第2冊[M],第649、661頁,1954。

        [41] 孫中山著,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華書局,第47頁,1981。

        [42]孫中山著,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華書局,第229頁,1981。

        猜你喜歡
        鴉片戰(zhàn)爭鴉片林則徐
        表格歸納比較兩次鴉片戰(zhàn)爭
        兩次鴉片戰(zhàn)爭之比較
        《林則徐》
        雕塑(2022年4期)2022-09-15 07:10:18
        鴉片種植與甘青社會經(jīng)濟互動(1928—1937)
        毒品極其昂貴,為何晚清窮人也抽得起鴉片
        樂活老年(2018年9期)2018-11-23 05:39:26
        林則徐禁煙
        啟蒙(3-7歲)(2018年10期)2018-10-13 02:19:32
        基于“鴉片泛濫”的史學閱讀及教學價值追尋*——以《鴉片利益鏈條上的中國人》的探究為例
        簡論林則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劍南文學(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22
        聯(lián)墨雙馨
        對聯(lián)(2016年11期)2016-05-29 09:46:13
        鴉片戰(zhàn)爭
        軍事歷史(1992年1期)1992-08-16 02:14:46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女同av在线观看| 可免费观看的av毛片中日美韩| 让少妇高潮无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 免费看黑人男阳茎进女阳道视频|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久9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国产大片|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精品| 肉色丝袜足j视频国产|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 久久久亚洲成年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二区一区二区aⅴ污介绍| 亚洲 欧美精品suv|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蜜桃|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波多野结衣aⅴ在线| 丰满人妻中文字幕乱码| av黄页网国产精品大全|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换脸| av成人资源在线播放| 极品嫩模大尺度av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18禁黄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剧情类别|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99国产精品久久久蜜芽| 亚洲人妻御姐中文字幕|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va | 成午夜福利人试看120秒|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无遮挡大片|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