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立新 沈靜芳 范躍紅 戴小巍 通訊員 李蕊 張志華 楊超 姚娟 柏江華 趙婭
通過信息前置延伸更快發(fā)現群眾訴求,通過精細化救助解決群眾實際問題,通過做好矛盾源頭化解與釋法說理排除社會隱患,不僅保護了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傳遞了司法溫情,而且靈活地整合了社會各方資源,推動了社會治理
近年來,檢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積極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能,辦理控告申訴案件、國家賠償案件和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向信訪群眾答疑解惑,促使案結、事了、人和,受到人大代表的高度關注。10月下旬,最高檢將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人民檢察院辦理控告申訴案件工作情況的報告。本刊邀請4位涉案當事人講述他們通過檢察監(jiān)督解開心結的故事。
講述人:閆德科
我是1985年退伍的老兵?,F在我相信,黨對攤上事兒的老兵是真心真意在關懷。哪怕最終沒有得到救助,我都沒意見,因為檢察院辦案“透籠”(方言,意為清楚、明白),證據都擺桌上嘮,我信服……
我永遠記得2012年9月20日那天,正在工地干活的我不慎被鏟車撞傷,盆骨骨折、尿道斷裂,身體多處損傷,兩次住院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卻留下七級傷殘,失去勞動能力,需要終生持續(xù)醫(yī)療。住院時,肇事方只賠了1.6萬元,另外14萬余元一直沒支付。為了救我,曾因肝病、甲狀腺疾病等做過多次手術的妻子拖著病體到處籌錢。
案件進入執(zhí)行階段,因對方無財產可執(zhí)行我一分錢沒拿到。我的后續(xù)醫(yī)療、家庭的巨額債務、妻子的治療計劃都成了泡影。我走投無路,只有找法院、找政府、找一切能找的單位,一次次上訪,又一次次失望。
后來,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同志告訴我,興安盟檢察分院聯合局里和興安盟司法局搭建了“退役軍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綠色通道。今年4月6日,我抱著再試一試的心態(tài),來到興安盟檢察分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
一杯熱茶,一聲問候,我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承辦檢察官跟我說:“你當初參軍入伍保家衛(wèi)國,不曾退縮;如今脫下軍裝,因案致殘、致貧,心里有疙瘩上訪,我們理解。你也要相信咱們國家的法律和政策,絕不會讓退役軍人寒心?!?/p>
檢察院快速行動,第一時間開啟受案審查程序,到醫(yī)院核查病歷,進街道詢問家庭收支,到法院了解未能執(zhí)行的原因……
7月1日,興安盟檢察分院舉行公開聽證會,聽說這是全盟首次對退伍軍人司法救助案進行聽證。檢察官釋法說理規(guī)范、詳盡,聽證員們的提問入情入理,我也聽得認認真真,最后大家都同意檢察院的審查決定,對我開展司法救助。為我這個案子來了那么多人,講法講理,我知道國家是實實在在把我們退伍軍人的事當回事。我感到,自己的問題解決有望。
7月6日,我再次來到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將3萬元救助金放到我手里,并表示將持續(xù)關注我的情況。
前幾天,我把寫有“檢察執(zhí)法,助我走出疾迫;擁軍護民,黨的政策暖心”的錦旗送到興安盟檢察分院,這就是我的心聲。
代表評論
劉亞聲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任
這是興安盟檢察分院以“司法救助雙向延伸大治理機制”搭建“退役軍人司法救助綠色通道”以來,通過“司法救助+公開聽證、釋法說理”促成退役軍人涉法涉訴信訪矛盾實質性化解的首起成功案例,真正解決了問題,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退役軍人的關懷與尊重。
該院通過信息前置延伸更快發(fā)現群眾訴求,通過精細化救助解決群眾實際問題,通過做好矛盾源頭化解與釋法說理排除社會隱患,不僅保護了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傳遞了司法溫情,而且靈活地整合了社會各方資源,推動了社會治理。
講述人:陳天陽
我是河南省封丘縣的一名村民,提到我家和張世光檢察官的緣分,還要從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說起。
我家和大強、二強兄弟倆是鄰居,平時關系不好,常有摩擦。2019年5月的一天傍晚,大強母親和我媳婦在門口發(fā)生爭吵,她倆被勸開后,我以為這事兒就過去了。誰知當天晚上11點,大強兄弟倆一腳踹開我家大門,進屋拉著我就打,當時我媳婦還沒回來,家里只有我一人?;靵y間,我摸到手機報了警。
兩天后,公安機關認定此事為相互斗毆,各受輕微傷,決定對我和大強兄弟倆分別作出行政拘留和罰款的處罰。接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那晚,我翻來覆去睡不著,我在自己家,為自保還手,兇手沒被追究刑事責任,我卻受到行政處罰,這不公平!
2020年4月20日,我提起行政訴訟,但一審、二審和再審均駁回了我的訴訟請求。今年4月6日,抱著最后的希望,我來到新鄉(xiāng)市檢察院申請監(jiān)督。
在了解基本案情后,張世光檢察官來到我家走訪。他仔細地向我及家人詢問了案發(fā)經過,查看打架時用的農具,之后又向村委會和其他村民了解情況。
再次來到我家,張檢察官告訴我:“根據現有證據,大強兄弟倆不能構成刑事犯罪。如果你要撤銷行政處罰決定,需要進行新一輪訴訟,可能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聽到這,我心中的那點希望徹底破滅,自己受委屈不算啥,可我正在讀博士的孩子馬上就畢業(yè)了,我真怕這事影響他就業(yè)!
“老陳啊,請你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公平和正義一定會在你身上實現?!蹦翘?,和我談了許久的張檢察官一臉凝重地離開了我家。
大約過了兩周,張檢察官拿著兩份文件風塵仆仆地找到我。經過他們進一步核實證據材料,并與封丘縣公安局進行溝通,認為根據相關法律,考慮我是凌晨在家中被打而還手,應認定為正當防衛(wèi)而非相互斗毆,于是向縣公安局發(fā)送糾正行政處罰決定的檢察建議書,封丘縣公安局最終主動撤回對我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聽到這個消息,我激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握著他的手一個勁兒地說“好”。
原以為事情到這就結束了,但檢察院了解到我家這兩年為打官司掏空了積蓄,住院治療費用都是借的,便為我申請了國家司法救助金。9月6日,當張檢察官把6000元國家司法救助金遞到我手上時,我失聲痛哭。
那天陽光特別好,照得人身上滾燙,我的心也滾燙。
(文中當事人雙方均為化名)
代表評論
買世蕊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糖業(yè)煙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在這起案件中,檢察機關經過嚴格審查,還原了案件事實,認定陳天陽還手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而非相互斗毆,維護了法律的權威,彰顯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弘揚了社會正氣。兩家本是多年鄰居,檢察機關按照法律規(guī)定,充分發(fā)揮法律監(jiān)督職能,建議公安機關撤銷對陳天陽的行政處罰決定,避免雙方陷入重復訟累,給兩家創(chuàng)造一個恢復正常鄰里關系的契機,同時做好“后半篇文章”,幫助困境中的當事人申請國家司法救助金,挽救一個因案致貧的家庭,讓法律更有溫度,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
講述人:老楊
這回,困擾我們全家7年的揪心事終于解決了!
7年前,我因買賣合同糾紛的判決得不到執(zhí)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后來,法院3次司法拘留被執(zhí)行人張華(化名),張華卻只能支付部分貨款,尚欠95萬余元。幾年來,我多次向有關部門信訪,均未得到滿意的答復。由于債權長時間得不到實現,我的企業(yè)破產,如今收入微薄,家庭經濟十分困難。
今年6月,我來到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檢察院駐當地矛調中心的接訪窗口申訴,“我就想讓張華償還欠款,讓我的家庭回歸正常生活。”我說。
沒過幾天,檢察官告訴我,柯橋區(qū)檢察院檢察長錢昌夫已經主動包案,抽調檢察人員成立辦案組,研究制訂詳細可行的工作方案。檢察機關此前已經對張華涉嫌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案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訴,目前案件還在審理階段,尚未判決。
為解決我的實際困難,柯橋區(qū)檢察院積極整合資源開展聯合救助工作,為我發(fā)放司法救助金。錢昌夫還與我屬地的街道進行會商,對我的家庭給予關心和照顧。
錢昌夫與辦案組人員多次對張華開展釋法說理,解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等相關法律政策。張華表示其有還款意愿,只是因為生意失敗,目前沒有償還能力,只籌措到42萬元執(zhí)行款。檢察官問我是否愿意和解,并為此召開一場公開聽證會。
8月13日下午,聽證會在當地矛調中心檢察聽證室舉行,檢察院邀請律師、人民調解員擔任聽證員。聽證會上,檢察官認真聽取我的意見,對我未足額受償的情況下,開展執(zhí)行和解的利弊等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和釋法說理。我的疑惑在會上全都解開,尤其是檢察官講的道理,我都聽明白了。
“為了我的事,檢察官盡心盡力,我承諾息訴罷訪?!甭犠C會結束,我當場簽訂息訴罷訪承諾書。為表達感謝,我還向檢察院送了一面寫有“執(zhí)法為民”的錦旗。
代表評論
劉建明
全國人大代表、紹興市柯橋區(qū)漓渚鎮(zhèn)棠棣村黨總支書記
我在工作中了解到,近年來,柯橋區(qū)檢察院信訪積案化解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顯,楊某信訪積案的有效化解就是他們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該案辦理中,檢察院重視發(fā)揮檢察監(jiān)督作用,依法調查取證,從督促履行、做好疏導兩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對方當事人支付拖欠款,保障信訪人合法權益。通過公開聽證,邀請人民監(jiān)督員、律師共同參與矛盾化解,以“看得見”的方式接受社會監(jiān)督,信訪人法結和心結徹底打開,主動簽訂息訴罷訪承諾書,更是向檢察院贈送錦旗表示感謝,信訪問題成功解決在基層。
針對信訪人“因案致困”的情況,該院緊緊依靠黨委政府力量,充分發(fā)揮駐矛調中心“檢察藍(來)”聯合調解組織優(yōu)勢,聯合法院、信訪局、屬地街道開展幫扶救助,實現“部門單訪”向“開門聯訪”的轉變,用實實在在的便民之舉,助力信訪人走出困境,切實維護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為檢察機關參與社會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引領性示范。
講述人:王某
天高云淡,大地一片金黃,我的心情已經好久沒有這么輕松了。這一切要從20年前的一起案子說起。
2001年7月,湖北省鶴峰縣五里鄉(xiāng)一村民報案,稱自己放養(yǎng)的兩頭耕牛被盜。8月4日,我永遠記得,這天我因涉嫌盜竊罪被刑事拘留,后被批準逮捕。2002年4月3日,因證據不足,鶴峰縣檢察院撤回起訴。同年6月5日,鶴峰縣公安局將對我的強制措施變更為監(jiān)視居住。
被關押306天后,我雖然回到了家,但仍處于被監(jiān)視居住的狀態(tài)。村里人異樣的眼光,內心的不滿與憤怒,讓我對生活感到失望。
2016年8月30日,公安機關對我解除監(jiān)視居住強制措施。2017年6月,我向鶴峰縣檢察院遞交國家賠償的申請。9月,鶴峰縣檢察院賠償我人身自由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84220.34元。
這個結果讓我有些不能接受,超期限的監(jiān)視居住、名譽的損失、被羈押時損失的163只山羊,誰來賠償?我越想越氣,于是向相關部門反映,均未得到滿意的答復。
禍不單行,2017年,我耕田時因操作機械不當致雙腿折斷,康復后雖然可以行走,但勞動能力受到很大影響,全家只能靠低保過日子。
2019年11月,我向國家信訪局郵寄申訴材料。2020年10月的一天,鶴峰縣檢察院檢察長譚遠磊來到我家,表示為解決問題而來。原來,我的信訪件作為中央信訪交辦件已轉至鶴峰縣檢察院辦理。
譚遠磊和我拉家常,詢問我的訴求、生活狀況,還有腿傷情況,承諾盡最大努力幫助我。20年,我已經從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走到知天命的年紀??吹綑z察官,我的內心期待又忐忑。
2020年12月初,檢察院通知我去參加公開聽證會,專門解決我的訴求。12月9日那天,鶴峰縣檢察院來了很多人,有人大代表、人民監(jiān)督員、律師等。聽證會上,譚遠磊告訴我這一個多月他們所做的工作,包括走訪調查、核實案情、研究討論等。大家對我的事情進行了充分討論。
第二天,鶴峰縣檢察院答復,我的訴求不合理,但是由于我家庭困難可以通過司法救助提供幫助。譚遠磊拉著我的手說:“老王,我知道你這么多年不容易,我們會盡力幫助你,關鍵你自己要放下心結,不能總是對過去的事情耿耿于懷。司法救助的費用能幫你渡過眼前的難關,以后還是要靠自己,日子才能過得越來越好。”我心頭一暖,其實這么多年,我最需要的就是被人理解、被人尊重。那一刻,我的心結徹底打開了。
又到了收獲季節(jié),我已重拾生活的信心。
代表評論
宋慶禮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五里鄉(xiāng)金泰牧家庭農場法定代表人
辦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既要下大力氣解開矛盾的“事結”,又要想辦法解開當事人的“心結”。鶴峰縣檢察院通過領導包案、帶案下訪、釋法說理及公開聽證多種形式,讓當事人對檢察辦案環(huán)節(jié)、審查過程、適用法律等都清楚明白,引導其接受處理決定,消除疑慮,打開心結。此外,該院繼續(xù)做好“后半篇文章”,告知其有申請司法救助權利,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幫助當事人解決實際困難,彰顯人文關懷。該案的順利辦理實現了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