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王祥潤,吳漫婷,林大都,李俊芳,李蘭芳
(嘉應學院醫(yī)學院,廣東 梅州 514031)
藥用植物標本是在沒有新鮮植物的情況下供辨認、教學、參觀等的最理想資料。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實物標本是臘葉標本、浸制標本、覆膜標本和樹脂標本。其中,臘葉標本又稱壓制標本,供教學和研究使用,臘葉標本操作簡便,成本低且環(huán)保,易于查閱和攜帶,應用范圍最廣,是資源普查的主要實物標本[1]。為確保標本的完整性和美觀性,臘葉標本的制作過稱尤為重要。其他研究者[2-5]也總結了植物標本制作的研究概況及制作方法,但未按植物特性具體區(qū)分,本研究是根據(jù)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廣東省梅縣區(qū)、大埔縣、興寧市、梅江區(qū)四個縣市區(qū)的普查工作,積累了大量藥用植物標本詳細制作的經(jīng)驗,以期為后續(xù)蠟葉標本的規(guī)范化制作提供參考。
在外出采集植物前,需提前規(guī)劃好本次工作的路 線和時間,安排并準備好必須的物品,如干糧、水、便藥、鉛筆、記錄本、標本袋、枝剪、照相機等。采集前要先拍照,植物的照片要包括其單獨的整體照片、具有辨認特征的局部照片及其生長環(huán)境的照片。采集標本時,選擇無蟲蛀、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植株,并盡量采集能代表該植物本身形態(tài)特征的完整標本,如植物的花、果實、種子等。每一個物種采集3~5份標本,防止制作過程中損壞而無法彌補,但對于野外珍稀物種,一般只取一株或只拍照不采集。不同類別的植物的采集見表1。有些植物的特殊器官也是分類鑒定時的重要依據(jù),如百合科、蘭科、天南星科、石蒜科等某些藥用植物的地下部分,寄生藥用植物的寄主,蕨類藥用植物應采集地下部分、營養(yǎng)葉、孢子葉及具有孢子囊群和孢子的植株[6]。
表1 不同類別的植物的采集及實時記錄
清洗植物時主要洗去植物根部的泥沙和葉子上的蟲卵等雜物,清洗時動作要輕柔,防止葉子、花、果實的部位脫落,根部泥沙難以清洗時可用刷子輕輕將泥沙刷掉,清洗完畢后用吸水紙將植株上殘留的水分吸干。修剪的原則是保留植株的主要辨認特征,并且使之美觀,植物的大小可根據(jù)臺紙的大小進行修剪,葉子較多可根據(jù)實際情況修剪去一部分葉子,花、果實等的修剪亦是如此。
標本壓制的一般步驟為:(1)在標本夾上鋪上一層瓦楞板和3~4層吸水紙后,將標本平鋪在吸水紙上展開。(2)標本的葉子應確保有正反兩面,一般只需反2~4片葉子即可。(3)壓制時盡量將根、葉子、花、果實等展開壓制,盡量不要重疊,以免影響鑒定。若是某一部位太高,可用硬紙板將植株整體墊高。(4)如果植株過大,可以折成“N”形或“V”形,也可以剪成上、中、下三段,然后進行拼接,但不能破壞植株的主要辨認特征[7]。一份標本壓制完畢后,在其上方鋪3~4張吸水紙,重復以上操作,最后蓋上瓦楞板和標本夾,用繩子綁緊。
壓制時應根據(jù)植物不同器官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壓制方法。如植物葉片的質地包括革質、紙質、草質、膜質和肉質,其中革質和紙質葉片質地較硬,需要用硬紙板先將葉片固定,再鋪3~4層吸水紙,防止葉片干燥后失水翹起,容易損壞和影響美觀;草質、膜質葉片質地較柔軟,無需用硬紙板壓制,可直接鋪上吸水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肉質葉片含水量較高,其壓制和干燥必須單獨進行,以免其自身水分干燥不完全而損壞其他標本。但對于含水量較多的果實、種子等,應做好標記后與標本分開干燥,以免干燥不完全,植物不同器官的壓制方法見表2,不同質地的植物葉片壓制方法見表3。
表2 不同種類植物器官的壓制
表3 不同質地的植物葉片的壓制
目前改良的標本干燥保色方法有電熨斗熨燙快速干燥保色法、微波干燥保色法、烘箱干燥保色法、低溫脫水干燥保色法、硫酸銅試劑法等。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烘箱干燥法,該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而言操作簡單,可同時干燥多份標本,且可以控制溫度和時間;但由于不同質地的葉片干燥的時間和溫度不同,需要分批烘干,一般使用的溫度是45 ℃,20~26 h;此方法對革質和肉質葉片的保色效果較差。目前保色效果較好的是硫酸銅試劑法,葉綠體卟啉環(huán)中的鎂原子可被銅離子、鋅離子等金屬離子置換,若銅離子置換葉綠素中鎂離子,則使葉片內形成性質穩(wěn)定的深綠色,這是硫酸銅試劑法的主要原理[8],該方法保色效果較明顯,適用于革質、紙質葉片的保色,但是不適用于膜質、草質葉片的保色,因為葉片經(jīng)浸泡煮制后變軟,像苧麻等表面有柔毛的葉片,撈出后葉片還會緊貼在一起,很難再將其展開;另外,該方法保色速度慢,適用于實驗室或者數(shù)目較小的標本保色,不適于大量標本的保色。不同植物標本干燥保色方法比較研究。孫立嬌[9]等通過對紫花藥用植物臘葉標本的保色研究,提出經(jīng)保色處理后的植物標本有利于長期保存。本研究也嘗試過不同方法處理植物,比較不同方法的保色優(yōu)缺點。如表4。
表4 常用的植物標本干燥保色法
標本上臺紙前必須進行修剪,盡量將植物的各個器官平展,修剪大小以適應臺紙大小,且邊緣留約1 cm。將標本置于臺紙(40 cm×30 cm)的光滑面,調整到適當位置,左上角和右下角應留有空余的地方以便貼上記錄簽(13 cm×9 cm)和鑒定簽(10 cm×7.5 cm),粘貼時在鑒定簽的右下角和記錄簽的左上角涂上適量白乳膠,與臺紙的右下角和左上角相應邊角對齊后進行粘貼,不可超出臺紙,左下角和右上角分別蓋上省章和縣章??p制標本時一般采用膠粘裝訂法(白乳膠)和細線裝訂法(細棉線),標本的根莖用棉線固定,一般采用三針固定,根、莖、花各一針,枝條多的標本也可以多固定幾針,盡量用植物的根莖將針孔遮住,以保證標本的美觀[10];葉片、花、果實等可用白乳膠固定,需將整個葉片或花瓣涂滿一層白乳膠,防止葉緣和花瓣邊緣翹起,但需特別注意的是,膠水不可涂太厚,否則會導致臺紙彎曲;葉片盡量不要相互遮擋,影響鑒定;標本粘貼完畢后在枝條上綁上掛簽(如圖1所示);另外,烘干或容易掉落的果實、種子可用密封袋保存,固定于該標本右側。
圖1 藥用植物蠟葉標本圖
標本上臺紙后需進行鑒定、核對學名,對其進行分科、分屬、分種,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關乎該植物標本的準確性,參照中國植物志、廣東植物志等植物工具書,由具有植物學專業(yè)的老師進行鑒定,每份標本至少經(jīng)不同人鑒定2次。除對照實物標本外,必要時需結合采集時拍的植物圖片,認真核對每一種植物的信息,鑒定完畢后打印出鑒定簽(10 cm×7.5 cm),在鑒定簽的右側涂上白乳膠貼于標本右下角。此處不能完全貼住,以防止標本鑒別有誤,可再次鑒定后補更正后的鑒定簽,與鑒定簽對齊,從右往左對齊。為了保護標本的完整,一般鑒定后需放置一層硫酸紙以減少標本與外界環(huán)境的接觸:在硫酸紙左邊邊緣位置涂上適量白乳膠粘于臺紙背面,再將硫酸紙折回臺紙正面,可對標本起保護作用。
蠟葉標本的電子信息存儲對科研、教師、學生的的隨時檢索、查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因此,所有蠟葉標本的制作完成后對標本的及時拍照亦十分重要。臘葉標本進行拍照前,需檢查該標本是否合格:檢查有無采集簽、鑒定簽、掛簽、縣章、省章和標本是否完整等。拍照時需特別注意:(1)在標本左側放標尺,將標本擺放平整,盡量不留下陰影,掛簽不可擋住標本。(2)臘葉標本充滿畫面,多余的區(qū)域裁掉。(3)燈光明暗一致,可使用燈管四面打光。(4)照片邊緣整齊,標本清晰。(5)相機像素為1 000萬。拍照完成后進行后期處理:將照片上的陰影、斑點和雜質去除以及將照片多余區(qū)域裁掉。
臘葉標本制作完畢后,需對其進行一系列措施用以防止蟲蛀和發(fā)霉,這也是標本保色中至關重要的一步,空氣中的水分、氧氣、還有光線等因素都會加速葉片變色的速度。將標本置于密封袋中,放入干燥劑和樟腦丸防潮防蟲,后擠出密封袋中的空氣,但不可用真空機防止標本變形,在密封箱中加入變色硅膠或鋪一層生石灰,蓋上瓦楞板后將密封袋放入密封箱中,密封后在空調低溫下保存。將制作好的標本進行整理,按植物分類等級進行排列,本研究中的臘葉標本按照恩格勒系統(tǒng)排序置于箱中有序保存,外箱側面貼上所存標本目錄,如圖1。溫帶娣[11],李志奇[12]等用氰化鉀、臭氧熏或低溫儲藏方式僅適用于少量標本短期內存放,除此之外,需隔一段時間開箱檢查變色硅膠或生石灰是否需要更換和標本是否蟲蛀發(fā)霉。
臘葉標本的制作研究過程仍需每一位普查隊員和專業(yè)人士的改進,以便標本的長期保存,為其研究、教學提供極大幫助。如膜質、草質葉片和植物的花沾水容易皺縮,果實、種子等沾水后不易干燥,甚至容易發(fā)生霉變,故清洗時盡量避開這些器官。壓制標本時需要時刻壓緊,以免葉片發(fā)生重疊。通過硫酸銅試劑法進行標本保色過程中,可用溫度計維持溶液的溫度,并隨時觀察葉片顏色變化,避免加熱用烘箱干燥標本時,應注意干燥時間和溫度,避免標本過度失水或者干燥不完全,可采用計時開關控制干燥時間,定時檢查標本干燥程度。標本制作完畢后,若發(fā)現(xiàn)標本霉變,可用酒精輕輕擦拭。在蠟葉標本拍照過程中,若出現(xiàn)光線不均的現(xiàn)象,在翻拍臺上置一塊透明的玻璃,可基本去除陰影,大大的提高拍照的效率。
蠟葉標本的規(guī)范化制作是一項細致的工作,要求所有參與過的人員都必須耐心、細致,處理好每一個過程。一份完美的蠟葉標本也體現(xiàn)了團隊的合作精神和專業(yè)化水平。本研究是基于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隊梅江區(qū)、梅縣區(qū)和大埔區(qū)資源調查過程中對植物臘葉標本的主要研究內容,臘葉標本制作過程的每一步都要細細把關,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才能保證最終標本的美觀和完整。采集盡量保證植株的完整,盡量采集處于花期果期的植物;清洗修剪要耐心,將泥沙和蟲卵全部清除,保證標本美觀及完整性;壓制需注意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壓制方法,并及時做好記錄;確保標本完全干燥后,才能上臺紙;標本制作完成后,需要密封保存,并經(jīng)常查看有無發(fā)霉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