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印
(河北省故城縣里老鄉(xiāng)小馬坊小學,河北 故城 253800)
班主任作為學校、學生和家長三方關系的連接樞紐,其對小學生的全面性與整體性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班級管理是一項集綜合性與復雜性于一體的工作,這不僅需要班主任樹立崇高的責任意識,更要從細節(jié)著手,將班級管理中的每一件小事處理好。強化自身的奉獻精神,在實際的工作中勇于將自身的私人時間風險到教育事業(yè)當中去,進而讓我國小學農村教育能夠與時俱進,走上正規(guī)化與系統化的道路。
(一)班主任管理觀念滯后在現實中,許多小學班主任自身素質低下,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自身的班級管理觀念和班級管理能力及其欠缺。這一現象在農村偏遠地區(qū)格外明顯,部分教師特別是老教師沒有跟著時代前沿不斷學習最新的班級管理相關知識,而是固步自封,自己那一套陳詞濫調一用就是幾十年。還有部分教師是非教育方向出身,沒有具備班級管理的相關背景知識和技巧,自身也沒有主動學習的這種意識。
(二)班主任忽視與家長合作溝通的橋梁十分重要,教師與學生家長及時有效地就學生現階段確確實實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和問題的解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班主任與家長進行合作,多方面地對學生進行觀察和心理溝通,會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實際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許多班主任沒有這樣的意識,不愿意在私下與家長聯系。這種缺乏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的理念對班級管理的阻礙極大。許多班主任認為他的職責僅僅是在學校管理好班級和班上的學生,學生私下的表現與自己無關。因此,他們不愿意花費自己私人的時間去和學生家長就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這一點也是班主任對班級進行管理的缺陷和漏洞,班主任需要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理念。
(三)班集體管理制度缺乏一個班級的管理離不開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的條條框框的規(guī)則與制度。這些規(guī)則與制度對學生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班級制度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但許多班主任還是沒有在自己的班級中制定出切實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或者是沒有把班級規(guī)范執(zhí)行到位。班主任在班級建立之初,就應該與本班學生就學習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各類班級規(guī)則。只有每個人都遵守了班級管理規(guī)則,班級的班風、學習氛圍才能好起來。[1]
(一)開展分層管理每個班級體都是由幾十位家庭環(huán)境、教育背景以及性格特點不同的學生組成,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也正是這些不同才增添了班級生活的多樣性和趣味性。班主任如果按照一刀切的簡單粗暴的方式,班級管理的效果一定不會太好。這時,班主任應該采用分層管理的方法,將班上的學生按照學習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點等因素分為幾個層次的學生,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班級管理方法和技巧。比如,每個班上都會存在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內心比較敏感,對待周圍人的一言一行想得比較多,也更容易受傷。對于這一部分的學生,班主任就需要花時間多與他們進行交流,而且要多多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溝通。
(二)進行個性輔導根據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氣質類型,學生大致可以被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這四大類型。膽汁質的學生大多樂于助人、爽快直接但是容易沖動,有時做事欠缺考慮。多血質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這類學生穩(wěn)定性較差。粘液質的學生比較穩(wěn)重踏實、但有時容易錯失機會。抑郁質的學生比較脆弱、抗打擊能力比較差。面對不同性格特質的學生,班主任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態(tài)度。面對膽汁質和多血質的學生,教師應該直接對他們的錯誤和問題進行批評,不要繞彎子過于斟酌自己言語的表達;面對粘液質的學生,班主任平時給予充分的關心,對他們的錯誤加以提醒就可以幫助他們改正;而面對抑郁質的學生,班主任不能過于嚴厲,而是應該耐心談心,經常鼓勵。只有這樣,不同特點的學生才能夠改正自己存在的問題,班級管理才能有效且快速。比如,張同學脾氣火爆,馬馬虎虎,經常犯一些低級的錯誤,他就屬于典型的膽汁質學生。面對他的問題,我每次都會毫不猶豫地指出,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接受完我的批評,他也能改正自己的錯誤,不斷進步。
(三)注重班干部的管理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對班級干部的選拔和管理。班干部是老師管理班級的得力幫手,合適的班干部會班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級,這樣班主任就能省下不少的心思和精力。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品質挑選適合擔任班級干部的學生。做好了這一步的工作,班主任在日后的班級管理中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舉個例子,班上的李同學成績并不屬于最好的,但是這位學生班級榮譽感極強,樂于助人,很有責任心,而他的這些良好品質非常適合班長這一職位。于是,我就任命李同學為我們班級的班長。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沒有問題,他是一個管理班級的小能手,為我?guī)土瞬簧俚拿Α?/p>
(四)以關愛促教育,增加對學生的引導
小學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其在班級中的日常表現都與自身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若要讓不同的學生能夠嚴格遵守班級的紀律與守則,不能僅僅依靠硬性制度進行。班主任與其他教師的任務不同,其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日常班級行為舉止,還要關注學生的內心活動。通過對“問題學生”進行內心的疏導和交流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要以父母的身份對學生進行關愛教育,讓學生能夠逐漸在班主任的關懷下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課堂行為。此外,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一定要尊重小學生的自尊心,小學生往往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注與關懷。
對于班主任來講,班級管理是一項需要花費巨大時間精力的大工程,如何將這項工作做好也需要我們多多思考實踐。筆者希望,本文提出的舉措可以幫助到大家獲取一些班級管理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