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毅
(宣漢縣雙河中學,四川 達州 636151)
從20 世紀末至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美術的重要性,但在素質教育下我國的農村初中美術教育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如過多地注重美術知識與技能;一定程度上偏離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對學習與創(chuàng)作缺乏興趣,沒有考慮到城鄉(xiāng)、地區(qū)差異。在農村初中美術課中,學校的美術教學工作的目的不在于培養(yǎng)“美術大師”,不能只注重于技法的練習,還要借助美術學科的獨特性養(yǎng)育學生的情感、獨特的個性和對于美的想象力[1]。
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時候,必須要關注因材施教,農村初中美術課程以學生所經歷的現實基礎上相結合,將初中美術教學內容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把學生的現實經驗以及掌握的美術知識作為基礎,幫助學生從不同的出發(fā)點去實現對生活的觀察,觀察生活中的美,將對生活的靈感反映到對美術的創(chuàng)作中。應該充分使用相關的理論,且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展示他們的個人魅力,農村初中的美術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現實生活的經驗和他們對美術魅力的感受,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以藝術的形式學會表達自己的生活經驗。例如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以多媒體形式來表現生活的線條,使學生覺得這些線條存在于任何地方。通過使學生回顧自身對生活里關注的線條,如果學生暫時想不起來,老師可以以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想一想生活中本身存在的和人為創(chuàng)造的線條,從而去感受:這些線條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對直線、曲線的感受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在這種方式下,即使有對美術不感興趣的學生,通過這種教學形式也會積極地參與其中。在感知和尋找線條的活動過程中形成了學生的審美品味??傊?,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感受生活中存在的美,從而融入到美術的學習內容中,以初中美術教育來講,不能使每個學生變?yōu)樗囆g家,但可以使得各個學生可以學會探尋美和感知美,進而促使農村初中學生想象力的提升[2]。
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有一定的作用,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農村初中教師教學中利用廣播、網絡、視頻等技術,擴展學生美術學習的渠道。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把美術課堂教學工作和現代多媒體實現有效的連接,從而使教與學的美術教學活動變得更為豐富與生動,使學生在課堂中思維更為活躍,引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從而不斷地提高對學生的想象力的培養(yǎng)。網絡信息的飛速發(fā)為美術學科提供了服務,通過網絡信息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對那些有條件的學生進行鼓勵,促使其能夠合理積極地使用網絡,進而能夠得到關于美術的資信,提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通過學習與實踐結合運用到作品創(chuàng)作中。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學生之間或與老師之間交流美術作品,或是組織學校間、區(qū)域間或是省之間的學生美術作品展,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收獲不一樣的成果。
美術作品可以美化校園,營造藝術氛圍,豐富校園生活;還可以促進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欣賞。教師通過充分利用校園環(huán)境,在走廊、教室等地方展示學生的各種美術作品,如課堂作業(yè)展示、手工制作的作品展覽、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展等,通過從平面作品到立體作品的視覺的變化,讓學生參與和體驗美術展的過程,增強學生對活動的參與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與作品評判的能力[3]。
例如各地的民宅等。在美術課程內容所涉及的,教師根據教學需求利用資源,尤其是當地的一些、民間美術等資源,開展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展實踐教學,經過專業(yè)人士的介紹能夠使學生積極加入,使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和理解相關的文化,開闊學生眼界,增強學生對美術的進一步認識。充分利用現實資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實想象力。提高學生想象力的基礎是實踐教學,美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農村初中生美術教育要與學生的生活與經驗相聯系,在教學中才能促使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提升,才能發(fā)揮培養(yǎng)想象力的作用。實現想象力的養(yǎng)育,需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去捕捉題材內容。因此,生活經驗積累對初中生來說是尤為重要。
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經過里,想象力的養(yǎng)育是極其重要的,可以很好地促使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成長,應該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痹谵r村初中美術教學中,應該對學生展開想象力的養(yǎng)育。所以,在美術教育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自由、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學生練就一雙想象的翅膀,促使想象力能夠較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