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凡 張璐 王懷錦
(江蘇大學,江蘇 鎮(zhèn)江 212001)
家庭教育作為兒童最早的啟蒙教育,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培養(yǎng)健康的一代,父母作為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父母長期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兒童心理發(fā)生很大變化,從而導致這些留守兒童無法同父母進行交流和思想交換,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勵,形成無助、自卑、怨恨、暴躁等情緒,也同樣因為留守兒童缺乏這種家庭教育,同時也因為由于監(jiān)護人教育水平、精力、體力等限制,不能對留守兒童實行家庭教育,造成孩子行為發(fā)生偏差。以我本人為例,小時候父母都外出打工,自己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當時我成績十分不好,不愛與人交往,總認為別人看不起自己,心理上自卑,行動上自閉。班級活動中總是自己在一旁,表現(xiàn)低沉。上課時安靜低頭,課下也不愿和其他學生玩耍,身上缺少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長時間的這樣一來,我自卑的心理就在心靈上產(chǎn)生了障礙,使我的交流能力和學習能力大大不如其他同學。
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重視不夠,甚至有些學校根本沒有留意到留守兒童的這種心理需求。學校對留守兒童關注力度不夠,表現(xiàn)在辦學條件的制約,由于學校的師資力量、硬件設備不齊全,造成教育方法缺乏針對性。有些學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短缺的現(xiàn)狀,導致教學過程中耗盡教師精力,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留守兒童,影響教學質(zhì)量,造成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大部分生活在我國廣大農(nóng)村,農(nóng)村的治安狀況比較差,這部分兒童大都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而社會對違法打擊力度遠遠不夠,導致傷害留守兒童的案件時有發(fā)生。
在堅強的外表下,他們有一顆脆弱的心,他們極易受到傷害,情緒不穩(wěn)定。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呵護,渴望得到父母的教育,渴望自己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與父母交流,但是沒有。而老人們的教育方式,要么溺愛,要么無暇顧及。所以,他們更多的對老師有一種心理依戀。平時生活中的解不開的疙瘩,同學中的小矛盾,都愿意告訴老師。下課時愿意到老師的辦公室去坐坐。有時也會抱住老師的胳膊撒嬌。他們喜歡熱鬧,不喜歡獨處,希望能從同學相處中得到快樂。而一旦看到別的父母來看望自己的孩子時,他們那顆脆弱、敏感、易碎的心,馬上有了反應,傷心流淚、情緒低落、急躁易怒,甚至厭學、仇恨父母。這類孩子的學習大多不夠穩(wěn)定,時好時壞,受情緒影響很大。
這類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為主。他們的家庭相對于其他家庭來說較富裕。因而這些孩子的零花錢大多比較充裕,這便使他們養(yǎng)成了好吃懶做、亂花錢的毛病。小賣部中的食品、玩具是他們的最愛。他們上半周當大款大吃大喝,下半周便節(jié)衣縮食,甚至連生病、買作業(yè)本的錢都沒有,于是就靠借債過日子。這些孩子胸無大志,學習更是一團糟。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天高皇帝遠”你想管也“鞭長莫及”。于是他們便更加肆無忌憚,反正老師也不能把他怎么樣,打不得,罵不得,一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架勢,指一指,轉(zhuǎn)一轉(zhuǎn),一旦老師稍有放松,便當起了“坐家”,把學校當成自己的“養(yǎng)老院”,吃飽、喝足、混天黑。
這類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時間較短,靠出賣苦力或做小生意為生。他們的父母用勤勞和汗水換來還不算錯的收入,積攢著辛苦換來的每一分錢。為的是能讓孩子上好的學校,不走自己沒有文化的老路。這些孩子大多保留著農(nóng)村孩子的淳樸和節(jié)儉,從不亂花錢,因為他們深知父母掙錢不易,所以,他們的成績一直不錯。不過,這樣的孩子大多比較內(nèi)向,不喜歡與人交往,喜靜不喜鬧,有的甚至還有點不合群。
首先,父母應加強同孩子之間的交流,讓孩子充分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其次,采用多種溝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電話的同時輔以書信的方式,強化同孩子之間的交流,孩子也能通過書信的方式,將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再次,強化同監(jiān)護人的溝通。父母應該及時同孩子的監(jiān)護人溝通交流,獲取孩子的學習、生活、心理信息,進而采取有效溝通,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疏導解決。最后,溝通內(nèi)容應寬泛。溝通過程中,不應該僅僅注重孩子的生活、學習問題,也應當注重孩子的健康問題,涵蓋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變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
學校應建立健全留守兒童的心理檔案。學校應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多參加學校舉辦的關于心理方面的活動,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提高監(jiān)護人、家長的心理輔助能力,推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學校也應該為教師提供培訓,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兒童的心理特征,可通過心理機構(gòu)培訓的方式,提高教師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和心理咨詢室。學??梢远ㄆ趯⒓议L或者看護人請到學校,指導他們?nèi)绾喂芙毯⒆幼屗麄冝D(zhuǎn)變教育觀念。要求父母們要多拿出時間了解孩子、關心孩子,與孩子多多溝通,疏導他們的心理障礙。在平時生活中,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教會家長們學會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去指導教育孩子,使他們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
應加強對游戲廳、網(wǎng)吧等公共場所的監(jiān)管,加強農(nóng)村治安,加大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建立健全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對于大眾傳媒來說,應引導社會關注留守兒童問題,集合社會力量,鼓勵愛心活動,關注留守兒童。進而幫助留守兒童自強、自信、自立,徹底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新生代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當前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是目前家長、學校、社會不可忽視的重點。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能夠融入每一天的日常教學中,用愛和關心去輔導每一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多配合。最終,我相信通過多方努力,一定會給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一個陽光健康的心理,讓學生快樂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位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