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騰騰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祁各莊鎮(zhèn)田各莊學校,河北 廊坊 065300)
構建主義教學觀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有了全新活力,相關教師更關注語文課堂學生學習方式,正在積極突出語文學習的開發(fā)性和探究性,對學生學好語文知識有重要指導意義。值得一提的是,構建主義與新課程標準有許多相通之處,也從側面印證了構建主義的合理性、先進性,為后續(xù)小學語文教學優(yōu)化埋下了伏筆。
構建主義是論述知識和學習的理論,提倡和突出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原有經驗生成意義、構建理解的過程,與過往教學觀念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教師和學生定位及地位方面,肯定課堂師生互動的意義,同時,認為教學過程為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是創(chuàng)造人生體驗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動過程。
構建主義的學習環(huán)境要素包括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構建四方面,在學習環(huán)境構建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教師也要將精力放在對學生的引導上,切實讓學生更高效學習、更專注學習,提倡采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虛擬且逼真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學習感受、學習體會加強,自此構建屬于學生的意義世界。
可以明確的是,構建主義教學觀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緊抓情境、協作、會話、意義構建四大要素,將有力改變教科書一統(tǒng)課堂的局面,教師將做全新定位、師生互動也將更加頻繁,學生可以依靠著相互合作而構建出世界的多種意義,好處顯而易見。
在滲透構建主義初期,小學語文教師可率先從糾正課堂地位和調整教學作用兩方面入手,該舉措符合構建主義觀,可為接下來構建主義快速、全面滲透奠定堅實基礎。
學生方面,教師要認清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fā)自內心地去尊重,更要做好教學設計與安排,擴寬彰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途徑,做到賦予學生自主學習權利和自由,在對學生一視同仁基礎上,圍繞學生學習需求和基本能力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從被動學習的學習局面中跳脫出來。也要在此基礎上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達成平等互動,讓學生感受到被關心、被尊重,讓學生形成學習主人翁意識。
教師方面,要積極認清自己的教學作用,從而于課堂中發(fā)揮引導作用,切勿直接將知識教授,要多啟發(fā)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索真相,除了要為學生保留較多的探索機會和思考時間,還要補充足夠豐富的學習資料,為學生更好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當學生思考陷入困局時,教師要善于點撥、啟發(fā)、引導和幫助,掌握尺寸、激活語言、調動情感,切實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習方面,教師要主動將學習過程交還給學生,結合構建主義教學觀,善于使用多媒體及其他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參與課堂提供可能,更真切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和價值,切實為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不斷努力。
構建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間存在相互影響關系,教師需要做的便是尊重學生原有認知水平,要積極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和原有知識結構,有助于落實更合理、更科學教學行動,如若學生學習脫離現實生活,必然會增加學生學習難度,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谶@項考量,還需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旨在拉近課堂與生活、學生與學科間的距離,就可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列舉生活案例的方式構建生活化情境。例如在《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學習中,可以為學生營造上學情境,讓學生倍感熟悉、倍感親切,才可帶著感情投身學習中,可讓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此外,還要關注情境創(chuàng)設質量,只采用單純的語言和文字創(chuàng)設情境,顯然存在較大難度,為此,還需小學語文教師借助多媒體優(yōu)勢,創(chuàng)設更逼真、更震撼的教學情境,強化學生課上學習專注度、加快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當然,在創(chuàng)設情境過程中要做到圖片、文字、音頻的巧妙穿插和設計,讓學生沉浸于情境中。
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事先搜集有關于西沙群島的相關資料,包括圖片資料、視頻資料等等,借助多媒體展示在學生面前,達到輔助教學功效,可適當增添背景音樂,強化強勁的感染力、滲透力,讓學生加深對西沙群島的認識和了解,便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便于調動學生情感并與書本內容產生共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感性認知、陶冶學生情操,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
除了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外,還可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活動情境等等,其中,問題情境有助于學生實現深入性學習、高效性學習,可以避免學習過程中出現枯燥感,可強化知識與技能融合、內容與現實融合。而活動情境,則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得課堂教學與學習具備多重可能性,讓課堂教學倍受期待。
構建主義教學觀認為,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并非知識的被動接收者,也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和輔助定位,強調學生與周邊環(huán)境的互動性,旨在讓學生更有效學習,為了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引導作用并完成多元的對話,還需小學語文教師精心策劃小學協作活動。
協作活動需要以明確的問題思考為前提,為學生間協作提供支持。當然,這里的協作不僅僅存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還存在于學生與教師之間,協作中需要營造和諧氛圍,體現語文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要過多的干涉和阻撓協作活動的開展,要主動觀察學生,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引導和啟發(fā),為學生提供加深問題認知和思考的助力,并鼓勵學生、勉勵學生,讓學生重拾學習信心,培養(yǎng)百折不撓品質。適當的鼓勵和壓力,會成為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的推動力,也正因如此,教師才不可越俎代庖,這樣一來,學習便會有趣起來、興趣才能培養(yǎng)起來,即可保證學生收獲知識之余、收獲快樂。建議協作小組合理劃分,每個小組人數相等且不宜超過6 人,設計的問題和安排的任務不可過難、不可過于枯燥,方可保障協作活動達成既定成效。
在整個協作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促成多元會話,只因構建主義認為高級心理過程的發(fā)展需要經過社會協商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正因如此,會話成為必要環(huán)節(jié)。為促成多元會話,除了要傳授學生協作技巧外,還要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表述觀點、大膽與他人交換意見和看法,從而在溝通與交流中激活思維與想象,誘發(fā)創(chuàng)造力,形成獨到性見解。當然,教師與學生的會話也要積極實現,主要體現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過程中,為學生協作方法、思考方向、探討成果提供保障。除了師生會話、生生會話,還可促成生本會話和組組會話,讓學生學到更多、了解更多、掌握更多。
構建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構建的過程,需要學生帶著理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知識框架架構情況受學生理解能力直接影響,在相互幫助與合作的前提下完成知識學習,才可稱得上有意義的學習。不置可否的是,學生與學生間的生活經歷不同,所以,構建出的知識世界也有較大區(qū)別,小組協作模式,可以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和學習主人翁定位,學生學習過程不僅受自身思維活動影響,還會受到其他學生思維的影響,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表述觀點同時,做到聆聽和尊重他人觀點,進行意義的重新整合,方可得到新的建構,這便是建構知識過程,也是學生自主認知水平提升的過程,教師要做到兩手抓。例如在《大自然的聲音》課文學習后,教師可帶領學生來一次戶外體驗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大自然,可在活動結束后,讓學生說出活動中的個人感受和體會,為學生寫作打下基礎。此外,還可讓學生以小組的模式相互討論,讓思維綻放、讓靈感迸發(fā),相互間可以互補,共同提高語文知識素養(yǎng)。
毋庸置疑的是,構建主義教學觀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深刻指導意義,但是并非所有教師都可以做到正確認知構建主義和順利滲透構建主義,構建主義教學觀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成效還需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保障構建主義教學觀滲透的理想與順暢,這里提出兩點建議,以供參考。
其一,構建主義教學觀下的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遵循必要原則,包括原創(chuàng)性和非唯一性原則、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原則、方法性和特殊性原則、開放性和生活性原則、過程貫穿性和內容多樣性原則。其中,原創(chuàng)性和非唯一性原則主要強調情境創(chuàng)設要合情合理,內容和形式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而定,最終實現因材施教。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原則主要指情境要輕松、主題鮮明、時效性強,便可更好引起學生興趣和共鳴,掌握難度系數,即可讓學生更具思考和探究意識。
其二,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因為構建主義學習理論非常關注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只有具備濃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才可以轉變?yōu)閷W習動力,最終主動、積極參與學習中并成為學習主人。不難發(fā)現,過去守舊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需求,為此,還需小學語文教師做好興趣培養(yǎng)方面的部署和安排,切實為構建主義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體現與滲透做好準備。
綜上所述,構建主義教學觀下,各個小學語文課堂將迎來新的變革,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好萬全準備,切實保證構建主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滲透和體現。除了要正確認知其在教學中的特殊性并將其應用周到,還要將情境發(fā)揮應有作用,讓學生成為最終受益者,語文教學方可輕松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