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河北省容城縣小里中學,河北 容城 071700)
美感是人類對自己所生活環(huán)境中萬事萬物進行觀察時所產生的一種肯定,心態(tài)上產生一種滿足感、愉悅感以及對它愛惜的情感。在語文課程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具有人文色彩的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不僅要認識到語文學習的基礎內容,不僅僅是語言文字,更應該看到文字背后所表現(xiàn)的美好生活、善良情感,因此,語文教學必須要超越語文的工具性也就是其實用性,而達到人文性,即對美的教育這樣的教育高度,為人的發(fā)展提供語文學科的作用,領會語文中所蘊含的豐富底蘊。從這個角度來說,民發(fā)掘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美的教育是教學當中的重要導向。筆者認為,要開展語文中的美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教育就是通過一定的情境培養(yǎng)人的素質,因此,情境在教育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為了一定的教學目標,設置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教學場景,從而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教材內容,掌握目標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意境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能夠有感而發(fā),從而產生美的體驗。創(chuàng)設情境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可以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為輔助,通過多媒體聲音、圖像、視頻等立體、生動的手段,為課堂開展提供刺激感官的環(huán)境。語文教材中有著很多文章文質兼美,意境悠遠,充滿了詩情畫意之美,這種意境十分令人向往,卻往往可意會不可言傳,難以用語言表達出這些文字之美。這時就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再現(xiàn)這種美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出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具體場景,讓學生感同身受,產生內在的對美的驅動力,使學生能夠產生向往文章美的動力,在這種愉悅當中培養(yǎng)出學生的美感,不斷滌凈自己的身心,體驗到美之為美的緣由,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語言是表現(xiàn)文學之美的工具。文學之美是一種藝術的呈現(xiàn),是人文化的展示,其情感是極其豐富的。但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當中以理性的、割裂的分析來取代語言的感受。通過字詞解讀、劃分段落、中心思想等步驟,將一篇整體性非常強的文字進行了“肢解”,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只看到了其中技術層面的內容,而忽略文章是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呈現(xiàn)出來的文章與情感表達,這樣理解的文章是一篇沒有生命力的文章。文章的氣、文章的美、作者的情感全都被一點點支離掉了,學生的思想、情感共鳴也就無從談起。要讓學生能夠真正全面深刻理解文本,深入探究文本的內涵,讓學生代入到作品當中去,就需要教師加強自身的語言魅力。語言是將文章的表象與情感共同展現(xiàn)出來最好的工具。教師的課堂語言美,引人入勝,如入夜春風,無聲中化為春雨,學生在接收時則會如沐春風,自然而然的就會收獲許多知識。要讓學生學會與文章當中的人物對話、與文章中的景物對話,增強課堂的語言魅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濃厚的文化底蘊,這也就是所謂的要給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教師在授課時要將知識系統(tǒng)化,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創(chuàng)新性的對教材進行合理整合,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產生對人生、社會、自然的新認知。課堂充滿語言的智慧,這既需要教師對作品有深刻的認識,對人生的深刻的感悟,有真知灼見、創(chuàng)新見解,對事物充滿激情。對事物充滿激情,才會對事物進行深入的探究,情感是我們追求真理動力,也是教學中的靈魂所在。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要投入激情,這樣才能夠感染學生,讓他們跟 隨著教師的激情代入到對文章的豐富情感之中,去主動接近美、擁抱美。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當中新其師、信其道。語文教師的語言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的領會人物形象美、環(huán)境風物美、情感的豐富美,從而進一步揭示人生的真諦,自然的奧秘。傳授知識與接受美的教育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yǎng)。
我們不要把課堂廣義化,即課堂延伸到課外,將學校、家庭、社區(qū)、自然環(huán)境等空間全都當成學習的課堂,充分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廣闊、自由、愉悅的氛圍中去感受美。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讀一篇文章,然后找出他最感興趣的段落,將自己的體會仔細說出來,這樣既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把表演引入課堂,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此外,辯論會、朗誦比賽、成語接龍等教學形式,也是學生樂于參與,積極主動感受語言之美的重要途徑。
閱讀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閱讀的方式有朗讀、誦讀、默讀、品讀等多種形式,在讀當中學生能夠通過語言的情感深入體會作品語言之美,進而與作者的思想相接,感受到情感之美,從而在情感上與作者實現(xiàn)共鳴,在享受語言之美的同時,還可以接受美的情感熏陶。
總而言之,人的天性都是熱愛美的,每個人都有一顆向往藝術的心,他們無論在什么地方,都在試圖追尋美,最終去創(chuàng)造美。語文學科本身既是欣賞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那就更應該通過語文的學科特性,發(fā)揮語文專長,尤其是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