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葉明茜
融合發(fā)展讓各大媒體開始重視信息可視化和用戶反饋,H5新聞產品憑借高交互、跨平臺、低成本的特質,在新媒體產品里成功“出圈”,成為主題新聞報道的新選擇。
但是隨著H5新聞產品的高頻次出現(xiàn),用戶開始產生視覺疲勞。如何制作高質量的H5,讓新媒體產品持續(xù)“保鮮”,成為我們必須不斷思考的命題。近年來,鹿城區(qū)融媒體中心圍繞區(qū)兩會、鄉(xiāng)村振興、疫情防控等熱點話題,運用圖文、視頻、動畫等形式,精心策劃推出了50余件H5新聞產品,實現(xiàn)多維度、多平臺、高點擊量的傳播效果。
主題報道內容豐富,記憶點很多,H5選題策劃要嘗試跳出既定范圍去關注更多的元素,在準確把握宏觀政策前提下進行多元化組合,打破傳統(tǒng)新聞制作思想的局限性,從小口子切入,多維度地去呈現(xiàn)主題。
2015年,我們參加溫州市首屆“網(wǎng)民看水鄉(xiāng)——五水共治微新聞大賽”主題活動,現(xiàn)場采風并制作新媒體產品。前期我們在現(xiàn)場捕捉了較為豐富的素材,包括人物采訪、攝影圖片、視頻等,在后期頭腦風暴中,也嘗試了不同風格的H5,但是總覺得差強人意。偶然的一次素材瀏覽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張清水流淌在石間的照片很具有視覺沖擊力,水中倒影著斑斕的群山,似畫板上混合的油彩,于是便著手在這張圖上下功夫。H5《治水,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以這張畫面為開屏首頁,配之流水潺潺聲,清音入耳,靜享萬物聲,仿佛一股江南水鄉(xiāng)氣息撲面而來。移步換景,以治水為切入點,用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引出“五水共治”在甌越大地上波瀾壯闊的進程,七色象征七種不同的情懷,人們的生活也隨之悄然改變?!吨嗡?,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最終拿下了首屆“網(wǎng)民看水鄉(xiāng)——五水共治微新聞大賽”主題活動一等獎。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制訂了立體化的報道計劃,其中H5新聞產品在此次新聞報道中擔當了重任。主題有了,具體效果怎么呈現(xiàn)呢?相比報紙動輒一個版面的專題報道而言,H5文案可謂是“毛毛雨”。我們必須從海量的信息中進行文本重構,提煉有含金量的文字來呈現(xiàn)主題?!陡母飵Ыo鹿城一家人的變化》以普通市民劉老伯一家的變化為視角,通過人物間的對話,展現(xiàn)改革開放40年的壯闊歷程。在視覺傳達設計方面,我們把漫畫元素搬到H5的舞臺上,通過簡筆畫的形式勾勒出人物形態(tài)、場景布置,模仿電影膠片的色調處理畫面,給人以一種厚重、堅實、飽和的感覺。該H5在鹿城新聞網(wǎng)和“鹿城發(fā)布”微信公號上同步推送,不到一天時間,就收獲許多網(wǎng)友的點贊和轉發(fā)。
當下,類似于《全景看XX》《聚焦XX兩會》這樣的創(chuàng)意互動類新聞產品“撞稿率”較高,一旦有重大事件就常用這些形式來進行新媒體產品創(chuàng)作,但長此以往新聞報道就失去了新鮮感,作品質量會停滯不前。要想H5新聞產品出彩,就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打破行業(yè)間同質化的壁壘。作為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在“下沉”中尋求突破口,在選題策劃上下功夫,創(chuàng)新報道形式,與省級、市級媒體形成差異化新聞報道。
政府工作報告是歷年兩會的“重頭戲”,也是新媒體產品創(chuàng)意與新意比拼的大擂臺。2019年鹿城區(qū)政府的賬本記錄了哪些內容?2020年鹿城區(qū)兩會期間,我們推出H5《請翻閱!一起看看鹿城“政府賬本”》,通過點擊打印機按鈕,將政府賬本以賬單條目的形式呈現(xiàn)。每一頁賬單對應不同的主題,其中涉及到重點數(shù)據(jù)的部分,我們巧借圖解類信息制圖的方式,通過立體圖表和形象化圖標組合的形式展現(xiàn)數(shù)據(jù)之間的變化趨勢,在視覺上更顯張力,版面上有輕重之分,也讓受眾能更直觀地獲取信息。
先進技術能夠為受眾帶來酷炫感、科技感,更加形象地呈現(xiàn)H5作品內容,更好地傳播新聞。我們要保持對新技術的敏感性,搭乘技術紅利的快車,嘗試讓不同的技術相融合。2020年11月,鹿城區(qū)獲評“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qū)”,我們在采寫新聞報道的同時,第一時間策劃推出H5《叮!一封來自幸福城市鹿城的邀請函》,力求多角度宣傳報道這一熱點新聞。該H5借助一鏡到底的特效,通過模仿鏡頭拉伸,透過一團團云霧,將不同的畫面元素陸續(xù)呈現(xiàn)在受眾眼前,展現(xiàn)甌越文化的歷史脈絡和鹿城浪漫而富有朝氣的生活氣息。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將場景中的每個元素設置位移屬性,形成自發(fā)的動態(tài)效果,在視覺上更具表現(xiàn)力。鏡頭的盡頭緩緩出現(xiàn)“解鎖鹿城幸福密碼——親啟”交互按鈕,在H5頁面不剪、畫面不切的情況下,做到整個動畫效果一氣呵成,讓一封扁平的邀請函“躍動”指尖。
滑屏時代,視頻新聞從橫屏到豎屏演變,隨著“豎屏意識”的覺醒,各家媒體都在思考如何將自制的新聞內容通過豎屏更好地表達出來,而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將H5場景旋轉90度,橫屏講新聞。相比豎屏,橫屏H5的視野相對更開闊,空間層次感強,同一場景里展現(xiàn)的元素更加豐富,在表達新聞內容的方式上有更多的余地。
2020年5月,我們策劃推出H5長圖《用腳步追尋鹿城的文化脈搏》。整個長圖場景由PS繪制而成,前期我們精心挑選20張鹿城風景圖作為場景底圖,這其中有聞名遐邇的五馬街、歷經(jīng)朝代更迭保存至今的東西雙塔,也有為紀念溫州人文始祖而建的東甌王廟、為紀念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而建的池上樓、溫州民謠《叮叮當》里唱到的妙果寺等。進入首屏,首先提示將頁面旋轉90度,左滑開始啟程,以一個跑動的小人為交互按鈕,沿著跑道軌跡帶領受眾暢游歷史文化街區(qū),漫步江心嶼,擁抱美麗鄉(xiāng)村,體驗月光經(jīng)濟點亮的夜生活,追尋鹿城的文化脈搏。橫向滑動配合交互按鈕的動態(tài)變化,展示了與眾不同的動畫效果。動畫元素由換圖的方式形成動態(tài)效果,再根據(jù)滑動距離的坐標適時插入不同的人文景觀圖,讓作品更顯立體感,更具可讀性。該作品獲得了“你好,長三角!炫酷融媒賽”H5組二等獎。
感官類、生活類的H5新聞產品側重互動和視覺設計,讓受眾在游戲中獲得樂趣。朋友圈曬的成績單或者分享挑戰(zhàn)能激起勝負心,趣味H5游戲產品更能增加年輕受眾對時事資訊的興趣,這種讓讀者變成玩家的游戲新聞也正在成為一種風潮。
技術發(fā)展為新聞的呈現(xiàn)帶來更多想象和發(fā)揮的空間,新手段、新語態(tài)、新表達為主題報道平添新色。歷經(jīng)7年,H5從邊緣創(chuàng)新,到主流應用,再到回歸常態(tài),技術發(fā)展的腳步不會停滯不前,HTML技術也必將在不久的將來升級換代。作為縣級融媒體,我們要時刻緊盯技術發(fā)展的走向,立足本土,實現(xiàn)新技術與新聞作品的完美融合,讓H5新聞產品在未來的傳媒舞臺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