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杰 崔瑞亭 徐玉振 于潤源 司偉岳 樊令甲 劉忠煊
摘要:帕金森?。≒D)是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變性疾病,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VP)是由于腦血管病變引起的帕金森類相關的癥狀,二者在臨床癥狀中的表現(xiàn)往往十分相似,但發(fā)病機制不同,治療方式也各有其特點,因此早期鑒別,對診斷及預后有較為重要的意義。本文就二者血清生化指標、影像學特點等方面的鑒別研究進行綜述。
關鍵詞: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血清生化指標;影像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G4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我國現(xiàn)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與年齡相關疾病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帕金森(PD),血管性帕金森(VP)等的發(fā)病人數(shù)在逐年上漲[1]同時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對我國勞動人口造成嚴重損失,導致我國勞動生產(chǎn)力的下降,長遠來看會對我國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對于二者的及時鑒別至關重要,但兩種疾病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經(jīng)常會對疾病鑒別和診斷造成一定的困難,并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VP患者占所有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的4.4~12%[2]。本文就PD與VP在生化指標、影像學等方面的不同及鑒別診斷做出綜述,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依據(jù)。
1血清生化指標
研究發(fā)現(xiàn)三葉因子3(TFF3)、膽堿酯酶(ChE)活性、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葉酸水平在PD患者和VP患者中血清中有明顯不同。
1.1 TFF3水平
TFF3是在胃腸道及不同大腦區(qū)域分泌的一種神經(jīng)肽類物質,研究發(fā)現(xiàn)TFF3因子參與上皮細胞修復及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修復[3-4],VP主要為血管病變引起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在ZOU[5]等人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VP患者TFF3水平低于PD患者,其機制可能為TFF3耗竭似乎部分損害了血管功能[6]增加了腦血管疾病的概率,促進了VP的發(fā)生。
1.2. ChE活性
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腦脊液中主要含有特異的乙酞膽堿酯酶,它能專一性水解乙酞膽堿,與神經(jīng)遞質代謝有關。在腦梗死等病理條件下,其活性均顯著下降,提示患者腦中膽堿能神經(jīng)元減少或膽堿代謝紊亂,研究發(fā)現(xiàn)VP組患者ChE活性要顯著低于PD組患者,這可能與VP患者血管病變引起繼發(fā)性腦損傷較重有關【5-7】。
1.3. Hcy,葉酸
在VP患者中,Hcy高于PD患者,葉酸水平低于PD患者,有研究證實高Hcy與體內多種炎癥有關[9],通過多種途徑造成腦炎,視網(wǎng)膜炎等,是造成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高Hcy可促進細胞氧化應激,先前研究證實高Hcy通過活化血小板、損傷動脈血管內皮、氧化應激等機制導致活性氧類物質不能及時清除,從而啟動和促進腦部深穿支小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進展,導致腦白質髓鞘變性脫失和微小梗死等血管病變[9-10]最終使黑質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受損,從而出現(xiàn)PD類似癥狀研究發(fā)現(xiàn),是VP的重要發(fā)病機制。
對高Hcy患者補充葉酸,可有效降調患者體內Hcy水平,其機制為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代謝密切相關,能參與促進Hcy合成蛋氨酸來減低體內Hcy水平,同時可通過對特定編碼Hcy的基因的修飾來抑制體內Hcy水平[11]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并通過降低Hcy水平,促進載脂蛋白A-I合成,降低LDL-C的自身氧化,促進HDL-C對外周TC的逆向轉運作用,調節(jié)血脂水平。研究證實,高劑量葉酸干預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能夠顯著降低Hcy和血脂水平[12]。補充葉酸可維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抑制神經(jīng)細胞過度凋亡和細胞DNA的破壞。然而有研究證實,葉酸對Hcy的抑制程度根據(jù)個體基因型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治療效果因人而異[13]有研究提示體內葉酸水平可能與疾病的進展相關[14]。
以上研究表明,VD患者年血清中TFF3水平、ChE活性、葉酸水平明顯低于一般PD患者,Hcy明顯高于一般PD患者。
2影像學特點
在兩種疾病的輔助檢查中,主要手段還是通過影像學CT、MBI、SPECT、超聲等結合具體情況加以協(xié)助診斷及鑒別,兩者在腦微出血(CMBs)數(shù)量部位、腦小血管(CSVD)各亞型病變程度,黑質紋狀體突觸前膜的示蹤劑攝取能力,“燕尾征”評分,腦損害程度,頭頸部動脈狹窄程度等影像學表現(xiàn)存在差異。
2.1. ?CMBs,CSVD
CMBs是VP患者發(fā)病原因中的重要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VP患者出現(xiàn)CMBs的可能更高,原因為 VP 患者多合并高血壓病及腦小血管病等基礎性疾病。在PD中,幕下或深部CMBs 比腦葉CMBs 更常見,與VP的分布存在明顯不同。這就說明在有CMBs的VP和PD中,CMBs的位置和數(shù)量存在顯著差異,在VP患者中腦微出血的數(shù)量大于一般PD患者,且在出現(xiàn)位置多于PD患者[15],在影像學上[16],PD可以合并CSVD亞型,但每個亞型的程度較輕,而VP中CSVD病變較重且數(shù)量多于PD。
2.2黑質紋狀體突觸前膜的示蹤劑攝取能力
多巴胺轉運體單光子發(fā)射斷層掃描(SPECT)常被用于鑒別一些非典型帕金森綜合征,有研究發(fā)現(xiàn)PD患者的SPECT多巴胺轉運體顯像提示黑質紋狀體突觸前膜的示蹤劑攝取顯著下降,而VP患者一般顯示正常,因此對于臨床診斷困難的VP患者可以借助SPECT結合MRI技術進行鑒別[17]。
2.3“燕尾征”評分,腦白質損害程度、部位
“燕尾征”是中腦黑質核團Nigrosomel區(qū),位于黑質的后1/3。在SWI序列上呈線狀、逗號或楔形的高信號,前面和外側的黑質致密部以及內側的內側丘系都表現(xiàn)為低信號,即為SWI序列“燕尾征”存在。張[18]等人通過影像學“燕尾征”的單雙側有無進行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PD組“燕尾征”單側或雙側消失的例數(shù)高于VP組,同時也發(fā)現(xiàn)VP組腦深部白質病變明顯重于PD組,但周圍白質無明顯差別,通過二者腦室周圍白質病變及深部白質改變的影像學表現(xiàn),可以確定VP在腦深部白質病變更重于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