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之師,十年之蓄積殫;一戰(zhàn)之費,累代之功盡。(《管子·參患》)
【釋義】軍隊出征一次,十年的蓄積就會用完;一場戰(zhàn)爭的費用,幾代人的積累就會耗盡。
器濫惡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士不可用者,以其將予人也;將不知兵者,以其主予人也;主不積務(wù)于兵者,以其國予人也。(《管子·參患》)
【釋義】兵器粗制濫造不精良的,是把自己的士卒送給敵人;士卒上了戰(zhàn)場卻不能打仗的,是把自己的將領(lǐng)送給敵人;將領(lǐng)不懂得如何用兵打仗的,是把自己的國君送給敵人;國君平時不重視戰(zhàn)備的,是把自己的國家送給敵人。
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yán)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荀子·議兵》)
【釋義】堅甲利兵不足以用來克敵制勝,高城深池不足以鞏固防守,嚴(yán)令繁刑不足以用來威嚇民眾:做事遵循道義就行得通,不遵循道義就行不通。
計勝怒則強(qiáng),怒勝計則亡。(《荀子·哀公》)
【釋義】計策謀略勝過感情用事會變得強(qiáng)大,感情用事勝過計謀策略會導(dǎo)致滅亡。
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若用藥者然,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藥則殺人,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呂氏春秋·蕩兵》)
【釋義】戰(zhàn)爭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水火一樣,善于運用它就可以造福國家,不善于運用它就會禍害人民。就像用藥一樣,得到良藥就可以把人救活,使用劣藥就會把人殺死,所以正義之師其實是治理天下的一劑良藥。
兵茍義,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不義,攻伐不可,救守不可。(《呂氏春秋·禁塞》)
【釋義】戰(zhàn)爭如果是正義的,那么前去攻打自己的敵人是可以的,前去援救防守的盟友也是可以的。戰(zhàn)爭如果是非正義的,那么前去攻打自己的敵人是不可以的,前去援救防守的盟友也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