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學翔 廖廣京
(1.東莞市煙草專賣局,廣東 東莞 523000;2.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東 梅州 514000)
行政執(zhí)法機關對公安機關決定立案的案件,根據《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guī)定》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行政機關應當自接到立案通知書之日起3日內將涉案物品以及與案件有關的其他材料移交公安機關。但在傳統(tǒng)模式中,公安機關因為自身倉儲條件有限,對于煙草專賣品多委托煙草部門進行保管,所以煙草部門對上述物品僅有保管的義務而無處理的權限。根據《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guī)定》第四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應當妥善保管涉案的證據,不得擅自毀滅。在傳統(tǒng)模式中,涉案物資作為刑事案件的證據,多為公安機關根據法院等判決文書委托煙草部門處理。但即使案件偵辦順利,往往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同時,在實踐中,還存在相當數量的無主刑事案件①此處的無主刑事案件是指案發(fā)時無當事人,偵辦過程中也難以確定調查對象的案件.,此類案件大概率無法進行到審判階段,進而導致涉案物資無法處理,常年積壓,影響其他物資的存放,并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甚至安全隱患。
隨著煙草專賣執(zhí)法工作的不斷深入,無論是從刑事案件依法辦理的角度,還是減輕庫存壓力的角度,妥善處理涉刑案件物資,特別是無主刑事案件物資顯得尤為重要且急迫。
對于刑事案件涉案物資而言,可以分為三類,即違禁物、供違法犯罪行為所用之物及違法所得[1]。首先,煙草專賣品不屬于違禁物。在法律上,違禁物并無明確的定義,而是以列舉的方式規(guī)定于部門法之中,有學者認為,因違禁物自身應當具備相當程度的社會危險性,且與危害結果發(fā)生具有大概率關聯(lián)性[2],故依法禁止持有,一般指槍支、毒品等。煙草專賣品不具備上述特點,且法律未禁止單純的持有甚至自用假冒或偽劣的煙草專賣品。
其次,煙草專賣品可能屬于供違法犯罪行為所用之物。供違法犯罪行為所用之物一般指嫌疑人施行違法犯罪行為時所使用的物品,既包括用于犯罪的工具,如制假煙機、運輸假煙的車輛等,也包括犯罪行為組成之物,如非法經營罪中的國產真品卷煙、仍有使用價值的煙葉煙絲等。
最后,煙草專賣品也可能屬于違法所得。要明確的是,違法所得不僅僅是行為人通過犯罪行為所得之物與非法報酬,前者如搶劫而來的煙草專賣品,后者如銷售假煙獲得的贓款等,還應當包括犯罪行為所生之物[3],如自制的假煙等。因本文的目的在于降低庫存壓力,雖然個別犯罪的對象可能是煙草專賣品,如盜竊等,但是畢竟屬于特殊情況,且涉案物資多屬于第三人之物,審前會予以返還,所以這部分的物資處理問題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從上述分析可知,涉案的煙草專賣品作為刑事案件證據,可能屬于供違法犯罪行為所用之物或犯罪所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四條,應當予以沒收后上繳國庫或依法銷毀,具體而言,國產真品卷煙等仍然允許在市場流通的,具有價值的煙草專賣品,一般拍賣后上繳國庫,對于假煙或自制煙機等不允許在市場流通的煙草專賣品,應當依法銷毀。
筆者認為,在案件經過審判后,依據判決內容處理涉案物資是風險最小的方法,但在審判前處理涉案物資并非必然與法律抵觸。傳統(tǒng)實踐中,審前物資處理多為返還,行政機關在執(zhí)法過程中提取到的證據經過審查后可以作為刑事證據使用。但從兼顧效率的角度出發(fā),應當注意到以下兩點。
第一,并非所有刑事案件都會經歷審判甚至公訴階段,如無主刑事案件。涉煙刑事犯罪一般為經濟類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及《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對犯罪嫌疑人未采取強制措施,自立案之日起二年以內,仍然不能移送審查起訴或者依法作其他處理的,應當及時撤銷案件,查封扣押的物資應當依法處理。
第二,對于涉案的煙草制品而言,如果環(huán)境允許確實可以存放一定時間,但絕不是無限期的。如果是國產真品卷煙,當存放時間過長時便可能霉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假煙無法二次送檢,所以可能實質已經霉變但無法取得鑒定結論,導致處理更無依據。
基于上述兩點實際情況,煙草制品應當屬于不便保存的實物證據。對于審判可能性小的無主刑案,可以采用留樣取證、拍照錄像等方式進行證據形態(tài)轉化,余下的涉案物資可由刑事立案機關委托煙草部門拍賣或銷毀。
物資的圖片或其他復制品等證據雖然可以作為定案依據,但案件情況多種多樣,一項證據可能需要證明數個內容,所以就證明力而言,與原始證據相比還是存在不足。對于庭審可能性大的案件,基于原始證據優(yōu)先原則,不建議對涉案物資進行審前處理。對于撤案可能性大的案件,如無主刑案,可以采取上述方式進行物資處理,但也應當從證明事項的角度出發(fā)進行風險評估,以免損害證明力。銷毀涉案物資實物對下列的證據可能存在影響,分別是《先行登記保存通知書》、鑒定報告及《涉案煙草專賣品核價表》,三者分別證明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
第一是《先行登記保存通知書》,側重于證明案發(fā)現場的涉案物資種類與數量,因執(zhí)法過程有見證人予以見證,物資情況有現場照片、執(zhí)法視頻及勘驗筆錄等其他證據進行作證,所以銷毀涉案物資對案發(fā)現場的物資情況影響不大。
第二是鑒定報告,顧名思義,鑒定報告是用于證明物品的真?zhèn)?、性質。根據《煙草產品鑒別檢驗管理辦法》,煙草質檢部門對送樣進行檢測。在司法實踐中不排除有當事人對卷煙性質提出異議,表示案發(fā)現場卷煙真假不一。為規(guī)避此風險,有條件的,執(zhí)法人員在抽樣時可以請見證人在場見證,現場無見證人的應當全程拍攝視頻,且對于多個案發(fā)場所,或者初步判斷有真有假的案件,應當分別進行抽樣,確保樣品的代表性。至于重新檢測,因為復檢時用的是初檢時的留樣,并非重新抽樣,所以重新檢測的風險較小。
第三是《涉案煙草專賣品核價表》,主要用于證明煙草專賣品的價格。在實踐中,確有審判機關認為,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是法定價格鑒定機構,其核價有法律效力,公安機關考慮到實物已經銷毀會影響再次定價,可能不予委托銷毀。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生產、銷售煙草專賣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在無法查清相關價格時,應當依據省級煙草部門出具的價格為準。
根據前文,并非所有案件都適合采取部分留樣的方式進行物資處理,可以對案件進行評估,結合公安機關的意見,將案件區(qū)分為審判可能性大的案件和審判可能性小的案件,對于前者,因為犯罪嫌疑人指向明確,線索清晰,偵辦難度較小,大概率可以完成刑事訴訟流程,因此建議做法如下:
第一,密切關注相關信息。可以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等網站了解案件審判情況,獲取案件信息,進而與審判機關取得聯(lián)系,及時商討物資的處理。如果上述網站無法找到相關信息,且案件能夠確定審判機關的話,也可以登錄對應法院的官網或通過相關小程序查詢開庭信息。
第二,建立臺賬,保持聯(lián)系??梢葬槍Υ祟惏讣⒂嗅槍π缘呐_賬,除案件的基本信息外還應當備注立案機關及其聯(lián)系方式,定期更新,及時跟進。
對于審判可能性小的案件,因其線索不清、事實不明,起訴標準難達到,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涉案物資長期積壓,占用庫存,所以建議梳理歷年刑事案件,與立案公安機關進行溝通。立案部門如果認為撤案后需移送煙草部門立案處理的,可以進行案件回移;如果認為無須煙草部門立案處理,或還不符合撤案條件的,可以采取留樣或委托留樣的方式進行證據固定,再委托煙草部門將剩余物資銷毀,具體留樣的標準與證據固定方式可由立案機關確定。
綜上,辦案機關可以根據個案情況,選擇合法依規(guī)、合理高效的方式進行處理,在保證了案件依法處理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庫存煙草專賣品的處理效率,為打假打私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