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民
據(jù)《三國志》記載,曹操第二任正妻乃是卞夫人。這位卞夫人是山東臨沂人,歌伎出身,但她品德高尚、才智過人,深得曹操寵信。在第一任正妻丁夫人因養(yǎng)子曹昂之死與曹操決裂后,卞夫人便成了曹操的正妻。曹操那時已位居大將軍,地位顯赫,為什么選擇一位風(fēng)塵女子為正妻呢?
顯然,這個卞夫人有過人之處。曹操有一句評價她的話很中肯:“怒不變?nèi)?,喜不失?jié),故是最為難?!睉嵟臅r候面不改色,高興的時候不失節(jié)度,卞夫人的氣度的確不一般?!度龂尽窙]有記載卞夫人的容貌,但記載了這樣幾件事:一、董卓作亂時,曹操穿著老百姓的衣服逃跑避難,袁術(shù)傳來曹操死訊,洛陽曹操的近臣紛紛想跑回家。卞夫人制止道,曹操是兇是吉還不知道,你們跑回去,曹操還活著,你們有什么臉面再相見。即使真有禍患,也要和曹操生死與共。大家聽從了卞夫人的話。從中可見,卞夫人有膽有識,在危難關(guān)頭有掌控局勢的能力。曹操為此稱贊了她。二、曹操兒子中失去母親的,曹操都讓卞夫人撫養(yǎng)他們,可見是個寬容慈愛的女子,有母儀之德。三、她生下四個兒子,長子曹丕被立為太子時,人們很高興,女官向卞夫人祝賀,并希望她拿出府庫的財寶賞賜眾人。但卞夫人說,我只是慶幸自己免去了教導(dǎo)不善的過失,有什么理由賞賜手下人!可見,她為人低調(diào),不事張揚。而這些素質(zhì)都是極為可貴的。
三國時士庶門第觀念盛行,士族不與庶民通婚,庶民以聯(lián)姻士族為榮幸?!度龂萘x》在寫諸葛亮的妻子黃氏時,是在寫他們的兒子諸葛瞻時提到一句:“其母黃氏,即黃承彥之女也,母貌甚陋?!敝T葛亮的妻子雖然相貌不美,但非常有才華,又是名門之后,這大概就是諸葛亮娶黃氏的原因吧。到南北朝時門第風(fēng)氣更甚,北朝和平四年下詔書如下:“皇族、師傅、百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與百工、伎巧、卑姓為婚,犯者加罪。”這是從制度上規(guī)范了婚姻的門第要求。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寫到:“魏、齊之時,婚假多以財幣相尚?!薄胺不榧逕o不以財幣為事,爭多競少,恬不為怪也?!痹陂T第婚姻觀念彌漫的氛圍下,曹操視講究出身的婚姻觀念為糞土,他敢選歌伎為正妻是需要非凡勇氣的。
從古至今,有各種各樣的婚姻觀。有的看重長相,有的看重性格、人品,有的看重職業(yè),有的看重能力,有的看重家庭出身,講究門當戶對。在古代社會有指腹為婚之說,實際上看重的就是門當戶對。在三國時普遍講究家庭出身的社會氛圍中, 選正妻看重人品、能力,重視個人條件,這無疑是對當時婚姻上重視家庭出身的社會風(fēng)氣的挑戰(zhàn)。這也與他的個性密不可分,他是具有浪漫情懷的人。毛澤東在評價曹操的文才時說:“曹操的文章詩詞,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yīng)該學(xué)習(xí)?!辈懿僭诨橐鲇^上又何嘗不是“本色”“豁達”呢!不受當時社會觀念束縛,勇于追求真我。這與他的用人觀一脈相承,他不看出身貴賤,唯才是舉。
當然,我們不能不看到曹操在婚姻觀上丑陋的一面。他選擇正妻和選妾上觀念也并不一樣。正妻要主持家務(wù),看的是德行。而他選妾則只看重美貌。從中可見他婚姻觀的復(fù)雜性。他在宛城強搶張繡嬸娘鄒氏,則是一種強盜行為,當然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此外,他不斷把何進的兒媳尹氏、呂布部將秦宜祿的妻子杜氏、袁紹的小妾劉氏等納為妾,貪圖的都是美色,這也反映了他聲色犬馬和霸道的一面。
編輯/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