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博士
有一位妻子心情不好,跟丈夫吐槽,因為自己工作郵件晚發(fā)10分鐘,領導整整批評了她半小時。
沒想到丈夫皺著眉頭說:“這件事還是你做得不對,要是你早點兒去單位寫郵件,怎么可能會晚,不怪你的領導批評你……”話還沒說完,妻子的臉已經(jīng)黑了。
這位先生說得沒錯,就是有一點不對:沒有搞明白老婆訴苦的原因。她想要的是愛人理解她、安慰她,比如說一句:“親愛的,沒關系,這件事不用放在心上,那個領導的確討厭,惹我老婆生氣,我教訓他!”
婚姻中,我不需要你告訴我很多道理,只需要你站在我這一邊,對我說句“沒關系”。有人會說,我之所以那樣說都是為了你好啊。從小到大,我們真是聽了太多“為你好”:罵你是為你好,揍你是為你好,懲罰你是為你好……可是,既然為我好,是不是需要先聽聽我想要的是哪些“好”?
伴侶做錯事,我們當然可以表達,但說話的方式最重要。對路人我們尚能口氣溫和,更何況是自己的愛人。
很多時候,孩子都比我們懂得怎么和所愛的人相處。朋友做錯事,她5歲的女兒只是嘟著小嘴說:“媽媽,你今天這樣做可不對,懲罰你沒有親親?!贝蟮览碚l都懂,書本可以告訴我,社會可以教會我,真的不需要枕邊人再來教訓。
當我決定與你一生相伴時,就是想在你面前,可以毫無戒備袒露自己。不管是陰暗的一面,還是軟弱的一面,你都可以坦然接受。你的一舉一動都可以春風化雨般卸去我心頭的重擔,讓我有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
婚姻中最怕的就是:我只想讓你好好聽我說話,誰知你卻做了我的差評師。
夫妻之間當然可以吵架,但目的不是為了輸贏,而是為了讓你知道我的心。周星馳的電影《大內(nèi)密探零零發(fā)》,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妙的夫妻吵架范本。
妻子:你怎么知道我每次都躲在桌子下面?
丈夫:因為你每次都躲在桌子下面。拜托你再找?guī)讉€新的地方躲,好讓我有點兒新鮮感。
妻子:可是我不躲在桌子下面,怕你找不到我。
丈夫:我真受不了你,拜托你不要這樣。
妻子:我只是個血肉之軀。你每次都這樣罵我,我不知道哪一天就忍不下去了。
丈夫:忍不下去,那你走。
妻子:你會不會肚子餓啊,我下碗面給你吃。
丈夫抱住妻子,哽咽地向她道歉。
這才是夫妻吵架的正確打開模式。不慪氣,不冷戰(zhàn),有事說事,就事論事。你無理取鬧,我就給你下碗面吃;你覺得自己沒用,我就說你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那些人不喜歡你,只是他們不懂欣賞罷了。
吵完架,我們依然是彼此最愛的人。
沒有人喜歡被說教,沒有人喜歡被控制。因為當我們想要改變對方時,無論出發(fā)點多好,道理多么正確,其實都傳遞出一種信息:我不喜歡你現(xiàn)在的樣子,你應該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而當我們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評價,只是單純觀察伴侶當下的樣子,關注他當下的感受,并愿意和這個真實的人在一起時,才是真正的陪伴。
要想親密關系好,就給對方多一些關懷、理解、看見、鼓勵,不當婚姻的差評師,你打的差評越多,伴侶的表現(xiàn)越差。
好好說話,慢慢變老,最終成為彼此在世界上最適合的那個人。
編輯/倪萌